文 巨俠
漸入狂熱的粉絲經濟
文 巨俠
相比于去年,今年拿下重頭IP的都是一些巨頭手游公司,并非名不見經傳且一直奔走于毀童年大道上的小團隊,而對于這樣的“誠意”之作,用戶也用自己的錢包表現出了誠意。可以說,粉絲經濟如今已經成為了無數人氣手游的制勝法寶。


一個好IP的價值有多巨大,從這些年的各大廠商對于IP的狂熱追捧就可以看出。從一開始的小型開發商盯著金庸、三大漫畫(“火影”、“海賊”、“死神”)和四大名著可勁兒地往上蹭,甚至被版權方公然打臉也矢志不渝就可以看出,一個好的IP給開發商帶來的是真金白銀的收入。而隨著整個手游市場版權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手游開發商開始花大價錢去購買IP甚至炒作IP。這也讓像起點文學網這樣的“熱門IP銀行”狠狠地賺了一筆,不少人氣IP賣出了百萬元人民幣的價格,甚至像《不敗王座》這樣在拍賣時作品連個影子都沒有的IP,都能靠著作者的名字賣出800多萬元人民幣的天價,而這種狂熱也導致了一個最直接的結果——不少中小型開發商根本無力支付虛高的IP授權費。不少有實力有現金的開發商開始紛紛上位入場。
毫無疑問,對于處于創業起步階段的中小開發商而言,這樣的市場環境是非常不友善的,但是高售價同時也帶來了另外一個讓粉絲愿意看到的結果——好IP來之不易,開發商對其態度會更加慎重。
在日本,最近有一款早就已經推出了一年多的中國卡牌手游突然在網上爆紅,而爆紅的原因就是其奇葩世界觀——什么關羽可以和鋼鐵俠大戰三百回合,奧尼爾的戰斗力秒殺關羽,Lady Gaga和墨索里尼可以湊一起打麻將……。可以想見,如果開發商是向IP所有方花大價錢購買了這些IP,那么他是真沒膽子這么亂來的。
因此,如果在以前,好IP還不能和好手游劃上等號,那么在現在,好IP加上不差錢的開發商,即便游戲質量還要打上一個問號,但至少市場信心已經得到了提升。玩家顯然更樂意為一款看起來更靠譜的游戲買單。

經過了2014年的IP狂熱后,優秀的IP似乎已經紛紛被圈占完畢。但其實只要細心挖掘,你就會發現市場從來不缺少好IP,缺少的只是發現它的慧眼。
比如前一段時間樂逗游戲推出的手游《奔跑吧兄弟:跑男來了》,其實看起來只是一部類似于像《爸爸去哪兒》的借力綜藝節目IP的普通手游,但實際上它卻圈下了韓國正版的《Running man》以及《奔跑吧兄弟》兩大人氣綜藝節目的粉絲,考慮到《Running man》在韓國播出時,在國內就頗有市場,這種“花一份錢,圈兩頭粉絲”的做法,讓人不能不感慨樂逗游戲的市場敏銳度。
再比如巨人移動的《大主宰》,借力了天蠶土豆正在連載中的人氣作品。盡管目前網文改編手游作品層出不窮,但卻并沒有幾個手游開發商能有底氣拿下像天蠶土豆這樣一線網絡寫手的IP,再加上天蠶土豆對于手游本身也全力支持,甚至在自己作品中為其叫賣,因此其成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另外還有像《NBA英雄》這樣的手游,不僅將NBA元素一網打盡,吸引了不少球迷的視線,還加入了雖然早已被其他手游玩爛,但是卻依舊頗具市場的三國元素。不說游戲質量,就是看到這種兩大人氣IP的詭異結合,就讓人不由想去探究這手游到底想怎么玩了。
從以上三個游戲我們就能看出,所謂的黃金IP其實市場并不缺乏,而且還是一種可再生資源。關鍵在于拿到了它之后,開發商會將其以什么方式植入自己的游戲中。
在過去,很多開發商本末倒置,以為有了好IP,自己的游戲就有了好銷量。但其實IP與游戲本身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好IP固然能為游戲加分,但同時一個游戲要從玩法上切合IP,才能讓IP成為好IP。
據某最新報告顯示,2014年下載量排名前100的手機游戲,擁有IP的手游比例從一季度的33%猛升至四季度的52%。以前段時間上線的跑酷手游《喜羊羊快跑》為例,該作在iOS和Android雙平臺公測首日下載量近300萬,當日收入破100萬,可以說是2015年IP手游的“開門紅”。
可喜的是,現如今正是因為一個IP的授權費已經成為了手游研發成本中的重要一環,越來越多的手游開發商是在“為IP做游戲”,而不是“為游戲找IP”,因此未來的手游市場,那種“三五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湊到一個公司,連西游記都沒讀過就開始給它做手游”的事情會越來越少。
寫在最后
手游需要IP,說到底就是希望通過IP來吸引這些IP背后的粉絲成為手游的深度玩家,但首先,手游開發商應該拿出自己的誠意來,獲得這些準深度玩家的認可,即便改編也應該言之有理,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打好“粉絲經濟”這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