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牛叉叉
手游消費315,充值那些事兒
文 牛叉叉
被定義為新一代快消品的手游,如今也成了巨大的可贏利市場,但這個市場的商品是有了,商品附帶的客戶權益卻并沒有多少。不管是充值丟失、充值退款還是最近爆出來的“《神武》手游小黑屋事件”,都可以看出玩家拿錢之前就是爺,拿錢之后沒人管,甚至只能管開發商叫爺爺的尷尬。


最近《神武》手游的部份玩家有些郁悶,因為他們采用了蘋果公司以外的網購平臺充值,結果遭遇了《神武》手游官方的大面積封號。玩家代表告訴媒體,當時他的游戲賬號突然彈出公告,通知說該賬號因利用外匯價值差異牟利而進行處罰,隨后關閉了該賬號的所有發言頻道,刪除了玩家的全部好友,并將該賬號游戲角色移到封閉空間。對于如何走出“小黑屋”,該玩家說只有再次充值,將游戲廠商所制定的“差價”還清,才能正常游戲。
而眾所周知,玩家通過排淘寶等其他網購平臺為自己的手游充值并非是新鮮事,這些網購平臺之所以能夠提供比官方充值渠道更為優厚的價格,憑借的就是匯率差。昔日一度流行的“黑卡充值”反而因為風險太大而逐漸被淘汰?,F如今,不少手游的官方卻認為,連利用匯率差充值都成了玩家“非法牟利”行為,不少早已習慣了這種充值渠道的玩家難免會不適應。雖然對于蘋果公司而言,這種渠道雖然是打了個擦邊球,但從規則上卻并非不合法,可封停玩家游戲賬號的權力在手游開發商而不是蘋果手中,對于處于弱勢方的玩家而言,能夠找到媒體吐槽幾句,就已經算是幸運的了。
這也讓玩家很想不通:咱們都是在規則之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為什么我給你送了錢,你卻還要做我大爺呢?
無獨有偶,近期《天天酷跑》也遭遇了類似的質疑。它在推出“充值50元就送熊隊長寵物”活動中,有不少玩家宣稱自己通過淘寶某些商鋪充值9元就獲得了熊隊長,但在其他玩家與騰訊客服的通話記錄中,騰訊官方出面否認了這一傳聞的真實性。并明確表態“淘寶充值我們是不受理的,如果是非法充值,系統會封號或者清空數據”。也就是說,一旦你通過非官方途徑對游戲進行充值,你的任何權益就只能是手游開發商與代理商們說了算。
這看起來很合理,但是問題來了——現如今游戲充值業務已經成為了許多網購平臺的明星業務。絕大多數玩家都有過在第三方平臺充值的經驗,現在官方卻突然說這些都是不合法的,并可能會封停這些游戲賬號,那么許多賬號被封停的玩家心中肯定會有疑問——為什么同樣是充值,游戲官方卻只封了我的號,別人還在“逍遙法外”?對于這樣的雙重標準,游戲官方應該作何解釋?身為玩家,很難說自己具備辨別是否是“非法充值”,也就是說,玩家同樣可以說自己是“非法充值”的受害者,受害者緣何要為難受害者,而不是去首先找非法充值渠道的麻煩?另外,對于某些玩家,可能不得不因為種種原因而需要求助于第三方充值平臺,他們的權益是不是注定得不到保障?
而這種種的疑問,對于玩家而言,無論游戲官方會不會出面作出詳細解釋,擺出怎樣的姿態,他們都不會因此而心滿意足。

如何才能讓玩家的權益有所保障?首要的一點,就是玩家權益不能讓手游官方一家說了算,但同時,也不能讓游戲官方完全撒手不管放任自流,等到玩家將在第三方平臺充值視為習慣的時候,突然收網——這就難免有“釣魚執法”之嫌了。
所以隨著未來手游市場的進一步規范化,筆者認為,游戲官方完全可以嘗試和某些第三方充值平臺進行深度合作,進行官方授權,指定這些平臺為合法銷售平臺。鼓勵玩家通過這些渠道進行充值。再比如前段時間中國臺灣地區Google Play就開始了規范化,直接封殺了某類第三方支付渠道。
其次相應的監管部門應該加強對于手游充值市場的監管,提出相應的法規,對所謂的“非法充值”進行定義,而不能事到臨頭,還讓游戲官方一家說了算,讓玩家在維權過程中有法可依,而不是只能通過媒體發聲。
最后,身為玩家自己不應該存有僥幸心理,對一些明顯涉嫌非法充值的充值平臺施以青眼,鉆官方的空子。比如這一次的“熊隊長事件”,花9元錢獲得原來需要50元錢才能獲得的道具,玩家非要說這是“合法”的,關鍵是誰信?
寫在最后
手游消費市場在經過了三年的成長之后,已經漸成規模,越來越多的玩家也開始將IAP視為理所當然,養成了相當的付費習慣,但是玩家的權益卻并沒有因此得到更多的保障。而想要真正和游戲官方談權益,首先就要讓游戲官方分權,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只有這樣玩家才能在一個公平的舞臺上獲得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