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良種試驗林及良種良法造林試驗效益分析
王志良
(福建省華安西陂國有林場,福建 漳州 363807)
摘要:指出了福建省華安西陂國有林場新建工區13班5小班,選用不同的良種良法進行了杉木造林實驗,對福建省華安西陂國有林場新建工區13班5小班的實驗進行了分析,對杉木良種良法造林效益結果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造林基地1的杉木生長情況要優于造林地基2,洋口2.5代良種杉木的樹高和地徑生長情況優于其他良種,在造林基地1中采用洋口2.5代良種杉木具有較高的效益。
關鍵詞:杉木;造林;良種良法;效益;分析
收稿日期:2015-05-25
作者簡介:王志良(1963—),男,云南安溪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林場營林生產工作。
中圖分類號:S791.27
文章編號:1674-9944(2015)07-0045-02
杉木屬于杉木喬科,分布面積廣,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杉木生長速度快,有著較高的經濟價值,適宜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下生長,比較喜歡陽光,不適應寒冷的氣候,不耐旱。杉木生長對土壤的要求較高,肥沃濕潤的酸性土壤適宜杉木的生長。杉木有較發達的側根和須根,再生能力非常強。我國在很早就對杉木進行良種培育,通過選擇優樹、收集優良的基因、選擇良種等一系列工作,促進我國杉木造林效益的提高。在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建立有杉木良種基地,尤其是福建地區。為提高杉木造林效益,福建省華安西陂國有林場新建工區對杉木進行良種良法造林試驗,采用不同的良種,觀察杉木生長狀況,對杉木造林經濟效益進行分析。
2.1試驗基地概況
本文主要研究福建省華安西陂國有林場新建工區13班5小班進行的杉木良種良法造林試驗,試驗地林區位于福建省華安北部,九龍江北溪上游。地理坐標為:東經117°31′39″。北緯25°07′49″,海拔在300~391m之間,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具有冬短夏長,雨量充沛、溫緩濕潤等特點,極端高溫為36℃,極端低溫為-2.8℃。坡度22°西坡下部,土層厚度100cm,立地等級為較肥沃級,土壤較濕潤肥沃,呈酸性,適宜杉木的生長。
2.2試驗材料
福建省華安西陂國有林場新建工區13班5小班進行的杉木良種良法造林試驗選用的良種主要是2.5代杉木良種和3代杉木良種,2.5代良種有洋口2.5代和官莊2.5代,3代良種有尤溪3代和洋口3代。
2.3試驗設計
福建省華安西陂國有林場新建工區13班5小班對2.5代和3代良種設置兩個造林基地,即造林基地1和造林基地2。
2.4試驗實施
該實驗對杉木進行造林時間為2013年3月22日,對良種造林進行測定時間為2014年1月8日,對2.5代和3代良種栽培出來的杉木的樹高和地徑進行分析整理。
3.1洋口2.5代良種與官莊2.5代良種的造林情況
對福建省華安西陂國有林場新建工區13班5小班進行的杉木良種良法造林試驗中對同一個造林基地中的不同良種杉木選取10棵進行測定分析,良種杉木生長情況如表1。

表1 洋口良種杉木與官莊良種杉木的生長情況
根據表1,對造林基地1中進行洋口2.5代杉木良種生長情況和官莊2.5代杉木良種生長情況進行對比,發現洋口2.5代良種杉木的樹高和地徑生長情況明顯要優于官莊2.5代良種杉木,在造林基地1中,對洋口2.5代良種抽取10棵杉木的樹高平均為152.44cm,地徑平均為2.77cm。而官莊2.5代良種抽取10棵杉木的樹高平均為97.50cm,地徑平均為1.19cm。對造林基地2中進行洋口2.5代杉木良種生長情況和官莊2.5代杉木良種生長情況進行對比,發現洋口2.5代良種杉木的樹高和地徑生長情況仍然要優于官莊2.5代良種杉木,在造林基地2中,對洋口2.5代良種抽取10棵杉木的樹高平均為106.30cm,地徑平均為1.88cm。而官莊2.5代良種抽取10棵杉木的樹高平均為92.22cm,地徑平均為1.02cm。這說明在同一造林基地,洋口2.5代良種杉木的生長情況要比官莊2.5代良種杉木的生長情況好,洋口2.5代良種比官莊2.5代良種的效益高。造林基地1的杉木生長情況要優于造林基地2。
3.2尤溪3代良種、洋口3代良種的造林情況
福建省華安西陂國有林場新建工區13班5小班進行的杉木良種良法造林試驗中對尤溪3代良種、洋口3代良種分別選取10棵進行測定,如表2。

表2 2種3代良種杉木的生長情況
根據表2,可以發現洋口3代良種杉木的生長情況要優于尤溪3代良種杉木的生長情況,造林基地1的杉木生長情況要優于造林基地2的杉木生長情況。其中在造林基地1中,抽取10棵尤溪3代良種杉木進行測定,樹高平均為131.70cm,地徑平均為2.54cm。抽取10棵洋口3代良種杉木進行測定,樹高平均為147.40cm,地徑平均為2.39cm。在造林基地2中,抽取10棵尤溪3代良種杉木進行測定,樹高平均為117.00cm,地徑平均為2.33cm。抽取10棵洋口3代良種杉木進行測定,樹高平均為77.57cm,地徑平均為1.31cm。
3.3洋口3代良種與洋口2.5代良種杉木的生長情況
福建省華安西陂國有林場新建工區13班5小班進行的杉木良種良法造林試驗中對洋口2.5代良種、洋口3代良種分別選取10棵進行測定,如表3。
對表3進行分析,在造林基地1中,抽取10棵洋口2.5代良種杉木,樹高平均為152.44cm,地徑平均為2.77cm。抽取10棵洋口3代良種杉木進行測定,樹高平均為147.40cm,地徑平均為2.39cm。在造林基地2中,抽取10棵洋口2.5代良種杉木,樹高平均為106.30cm,地徑平均為1.88cm。抽取10棵洋口3代良種杉木進行測定,樹高平均為77.57cm,地徑平均為1.31cm。說明洋口2.5代良種杉木的生長情況優于洋口3代良種杉木的生長情況,造林基地1的杉木生長情況要優于造林基地2的杉木生長情況。
福建省華安西陂國有林場新建工區13班5小班經過對杉木良種良法的造林試驗結果進行測定,發現洋口2.5代良種杉木的生長情況最好,造林基地1的杉木生長情況最好,洋口2.5代良種杉木在造林基地1中的生長情況非常樂觀,杉木的樹高和地徑生長情況符合杉木的經濟用途,具有較高的效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建章,游昌順,馮建國,等.杉木良種良法造林試驗效益研究[J].浙江林業科技,2011,6(1):40~42.
[2] 鄭仁華,施季森.福建省杉木良種繁育現狀與對策[J].林業科技開發,2014(2):3~7.
[3] 鄭德良.杉木良種推廣造林效益分析[J].浙江林業科技,2014,4(2):55~59.
[4] 陳金輝.杉木采伐跡地更新營造2.5代杉木良種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19(3):16~18.
[5] 譚子勤.杉木良種推廣造林增產效益研究[J].湖南林業科技,2010,4(4):27~29.
[6] 來家學.淺談廣西杉木造林良種化的途徑和方法[J].廣西林業科技,2012,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