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成本高性能技術路線的開拓者—開拓-1衛星
KT-1 Satellite: Pioneer for Low Cost and High Performance
姜焱(深圳航天東方紅海特衛星有限公司)

開拓-1衛星是深圳航天東方紅海特衛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東方紅公司”)應新技術試驗需求,抓總研制的試驗衛星項目。該衛星的設計、總裝、測試和試驗等任務均在微小衛星研制中心獨立完成,是首顆“深圳制造”的科學試驗衛星。
開拓-1衛星由開拓-1A、1B兩顆衛星組成,前者是1顆質量為110kg的微小衛星,后者是1顆質量為2kg的立方體衛星。其目的是在軌試驗驗證新型有效載荷及低成本微小衛星平臺,豐富基于工業產品的微納衛星產品體系,為短周期航天任務提供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

開拓-1A衛星進行熱真空試驗
開拓-1衛星于2014年開始研制,歷時1年8個月,研制團隊克服了產品新、研制進度緊張等困難,加班加點連續奮戰,大力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順利完成了整星總裝、綜合測試、電磁兼容性(EMC)試驗、振動試驗和熱平衡熱真空試驗等工作。衛星各項功能和性能指標滿足任務要求,已于2015年9月20日在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征-6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開拓-1A衛星進行磁試驗
開拓-1衛星是深圳東方紅公司創新研制流程、高度集成設計并基于“商用貨架產品”(COTS)體系研制的低成本衛星平臺的首發星,是將先進工業技術與高可靠航天技術系統性結合的衛星項目。其具有以下特點:
采用低成本高性能技術路線研制的首顆衛星
1)創新研制流程和模式。開拓-1A衛星對微小衛星快速研制模式進行了探索和實踐,通過創新研制流程,縮短了衛星研制周期;推行了“小核心、大外圍”模式,優化了衛星項目的組織管理;采用了先進的仿真、分析技術以及自動化測試手段,降低了試驗測試成本。
2)基于“商用貨架產品”體系研制。將工業級太陽電池片、鋰離子蓄電池、工業級微型計算機、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導航接收機以及光纖陀螺等國產非宇航級整機產品應用于航天領域,促進了我國微小衛星研制模式以及制造技術的深刻變革,促進了先進工業技術向航天技術的快速轉化。
依托該衛星研制,深圳東方紅公司確立了基于“商用貨架產品”部組件的產品體系,通過了總劑量試驗,原子氧、紫外、電子等輻照試驗,溫度沖擊試驗,熱真空和熱循環試驗,振動試驗,光照試驗等試驗驗證,滿足了衛星研制所需。
深港澳合作的成功典范
開拓-1 B衛星由深圳東方紅公司自主設計制造,并與香港、澳門高校深度合作研制,是我國首顆符合國際通行規范的2U立方體衛星。其中,開拓-1B衛星的綜合試驗載荷、分離機構和結構由香港理工大學研制,LS天線由香港城市大學研制,數傳通信機由澳門大學研制。該衛星將對新型立方體衛星分離機構、微型控制部件及全磁控制算法、微型數傳裝置等可廣泛應用于微納衛星的技術與產品進行集中的在軌試驗驗證,同時針對帶電粒子等空間環境進行探測試驗。該衛星是深港澳三地在航天高科技領域合作的成功典范。

開拓-1B衛星
實施本地化戰略,打造深圳航天品牌
深圳東方紅公司突破傳統的衛星研制分工定點模式,充分利用深圳產業環境優勢,實施衛星研制本地化戰略,衛星組件大量采用了深圳本地企業的工業產品,包括拓日新能源的太陽電池片、比克電池生產的蓄電池、華達微波提供的射頻前端以及深圳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的衛星供配電系統。通過與深圳高新技術企業進行深入交流與合作,既為衛星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撐,又有力促進了深圳本土企業的技術升級及品牌價值提升,共同打造深圳航天品牌,推動《深圳市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