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鵬舉
互聯網+在中國發展得如火如荼,互聯網對餐飲業的改造從未停止過腳步。近期美味不用等創始人兼CEO謝新法在美味不用等主辦并發起的中國餐飲行業創新發展峰會上就目前餐飲行業互聯網化發展進行了深入剖析,呼喚餐飲行業生態各方開放心態,并首次發布美味不用等餐廳“路由器”戰略,美味不用等將以全開放心態作為互聯互通組織的先鋒,與合作伙伴共同促進餐飲行業互聯網化的高速健康發展。
餐飲業的互聯網化改造到了越來越深、越來越重的階段。謝新法認為餐廳的互聯網化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真正實現餐廳的互聯網化還有待時日:
第一階段:餐廳點評、優惠券、團購,可以說非常成熟了。
第二階段:為餐廳提供手機排隊,訂位,支付等服務。通過相對獨立設備,互聯網已進到店內,但目前涉入的層面尚淺。
第三階段:手機點菜,會員管理。業內也有在推廣,但目前發展得并不理想,涉及到餐廳內部運營,也要考慮成本因素。
餐廳電子信息化革命發生自90年代,曾經大大提升了餐廳的效率,但直到今天并沒有本質的變化和革新,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已經跟不上步伐。餐廳不能完全互聯網化,容易造成信息斷層,在很多地方本可以自動完成,卻停滯在手工階段。比如客人在手機點菜下單,但因為沒有與互聯網打通,服務員需要再手工轉錄一次,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為什么店內局域網和店外互聯網遲遲不能打通?究其原因,餐飲行業店內系統這個局域網缺乏行業標準,并且玩家眾多,對接成本巨大。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1000家以上的餐飲軟件商,而每一家的份額都不到1%,餐廳店內系統是一個超級碎片化的市場。
美味不用等發布的餐廳“路由器”戰略目的就是解決平臺商與餐廳系統服務商互不連通的癥結,基于標準平臺的方式,通過云服務鏈接到餐廳內部終端,打通平臺商與餐飲系統服務商,連接餐廳內外部,真正實現餐廳互聯網化。

美味不用等一方面相繼與大眾點評、百度、支付寶等互聯網平臺建立了深度的戰略合作關系,另一方面與天財商龍、石川、辰森世紀等餐飲系統服務商也相繼打通。在這樣的開放互通框架下,想象不遠的將來,店內系統商接入餐廳路由器,餐廳即可享受各大互聯網平臺帶來的流量,互聯網平臺商接入進來,餐位管理、支付、點菜和會員管理四大服務即刻觸達千萬餐廳。
美味不用等正式推出“路由器”戰略,是開放互通思路指導下的具體表現。謝新法說:“餐廳路由器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每個插孔代表某一種服務,任何一方,不管是互聯網平臺,還是店內系統商,按照服務接口標準接入進來,即可享受全互聯網化的服務。未來的路由器肯定不會是美味不用等一家,任何認可“互通合作組”原則的伙伴都可加入進來,建立路由器和路由器的連接,覆蓋越來越多的商家”。
基于互通合作組織的平臺,互聯網公司只需和互通平臺對接一次,即可與所有餐飲系統商打通,餐飲系統商也僅需和互通平臺對接一次,即可接入所有互聯網平臺的流量。
餐廳“路由器”戰略作為美味不用等的重要發展戰略,以保證餐廳利益為落腳點。對此,謝新法提出了幾點戰略原則,與業內人士探討。
1、自愿加入原則:本著自愿加入原則參與互通組織,加入后要遵守組織約定,盡相應義務。
2、開放共享原則:你鋪得路,無條件開放給別人,別人鋪的路,也無條件開放給你。
3、平等互利原則:加入公約組織的成員之間是平等的,有公司大小之分,沒有高低之分。
4、利益交換原則:你索取了別人的數據,你也要給予你自己的數據。比如你拿到了餐廳的菜單信息,那你也要留下用戶的會員信息。
5、餐廳利益至上原則:餐廳是最終的使用者,控制閥門的權利掌握在餐廳手里。拿路由器通俗的講,餐廳可以有拔網線的權利。
謝新法表示,餐廳“路由器”戰略發布僅僅是美味不用等未來發展的一個新開始,未來的兩到三年,“美味”會在“餐廳路由器”做持續投入和摸索。在互聯網+餐飲的大環境下,美味不用等需要與更多相同理念的成員共建餐飲互聯網化未來。他期待建立一個真正對行業有利的合作組織,共同推動行業向全互聯網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