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對女兒的愛或許不善表達,但總是飽含深情。
《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
作者:[法] 馬克·萊維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6月
《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是法國作家馬克·李維的又一部經典著作。馬克·李維大家都很熟悉,從《偷影子的人》開始,這個男人就進入了中國讀者的視線,到后來的《伊斯坦布爾假期》、《如果一切重來》、《比恐懼更強烈的情感》、《第一日》、《第一夜》、《幸福的另一個含義》等,這個男人迅速成為中國讀者眼里的熱門作家。
《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這本小說帶給了我情感的觸動和共鳴,讓我想起了我老爸和我之間的過往。本書講述的是結婚前夕朱莉亞收到了她父親過世的消息,下葬的時間和她結婚的時間相同。朱莉亞不得不取消婚禮,處理喪事。而在喪事結束后的隔天,她居然收到了一個和父親一模一樣的“機器人”,對方稱有6天的時間可以和她相處。
朱莉亞下意識地排斥“機器人”。父親一直在她生活中缺席,她早已習慣。不過渴望親情的她最后還是選擇了和這個“冒牌父親”共處,并在他的帶領下,重新認識了自己,還找回了初戀情人,收獲了真正的愛情。
在一路找尋的過程中,她和“冒牌父親”的互動以及對初戀情人的回憶,是本書的重點。雖然有些情節看起來如此瘋狂,可恰恰是這種瘋狂才能讓難得的現實生活不會留下遺憾。后來,朱莉亞才知道,原來“冒牌父親”就是父親。父親偽造了自己的葬禮,扮演成機器人來到她身邊,不過是想讓她知道,他希望她獲得幸福,并想修復與她多年來冷漠的父女關系。
他爸爸如是說:“你想象一下,要擁有多深的愛才能學會把你當成生活的中心。”
“你責備我經常不在你身邊,可是你知不知道孩子離開父母的那一天,我們的內心有多么痛苦?你有沒有想象過那種分離的滋味?”
“當大門關上的時候,我們要開始重新學習。重新布置空出的房間,不要再去等待腳步聲,要忘掉那些以前你晚歸時在樓梯上發出的腳步聲,因為它能讓我們安心入睡。”
父母對于子女的付出永遠沒有苛求過回報。朱莉亞爸爸的話,讓我重新審視了我和我爸爸之間的感情。那個脾氣暴躁,看到我用左手寫字,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打,直到我換手為止的老爸;那個總是強迫我記住藥名,記錯了就一陣罵的老爸……在我而立之年重新回憶時,我才知道他只是希望我能在人生的路上少受些罪——雖然他不善表達,奉行“棒子底下出人才”,可他那句“累了就回家吧,我養你”,足以冰釋我對他所有的埋怨。
《百元之戀》
導演:武正晴
上映時間:2014年
一子的人生非常失敗,已過而立之年,她還靠給百元便利店打零工為生。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一名同樣落魄的拳擊手,從此走上了拳擊之路。她渴望在自己失敗的人生中贏那么一次,雖然一次次被人打臉,但有目標的生活讓她感受到精神上的富足。
《貝利葉一家》
導演:艾里克·拉緹戈
上映時間:2014年
農場主貝利葉夫婦和他們的兒子都是聽障,日常工作和生活都要依靠女兒寶拉充當手語翻譯。音樂老師發現寶拉的歌唱天賦,鼓勵她參加法國電臺的歌唱比賽。對于寶拉來說,一邊是夢想,另一邊是家庭的責任。當家庭的溫情和想飛的欲望面對面時,選擇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愛的那點性事》
導演:約什·勞森
上映時間:2014年
這是一部將愛情、性欲等元素糅合在一起的詼諧之作。一個聾啞插畫師打電話給專為聾啞人提供幫助的視頻熱線,用手語表達自己召妓的需要,并拜托女接線員幫自己打電話叫妓女。在這一段啼笑皆非的尷尬里,畫師和女接線員逐漸產生了微妙的純愛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