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3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聽取關于巡視55家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有關情況的專題報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認為,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使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上的輝煌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精準扶貧,開創了扶貧開發事業新局面。
會議指出,扶貧開發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增進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我國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也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擴大國內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會議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堅持扶貧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堅持精準幫扶和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開發緊密結合,堅持扶貧開發和生態保護并重,堅持扶貧開發和社會保障有效銜接,咬定青山不放松,采取超常規舉措,拿出過硬辦法,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會議要求,到2020年通過產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教育支持、醫療救助等措施解決5000萬人左右貧困人口脫貧,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2000多萬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制度覆蓋范圍,實行社保政策兜底脫貧。要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破除發展瓶頸制約,重點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要強化政策保障,健全脫貧攻堅支撐體系,加大財政扶貧投入力度,確保政府扶貧投入力度與脫貧攻堅任務相適應。要加大金融扶貧力度,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扶貧開發的金融支持。要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合力推進脫貧攻堅,健全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定點扶貧機制和社會力量參與機制。要振奮貧困地區廣大干部群眾精神,堅定改變貧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決心。
會議強調,必須切實加強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障。實行中央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領導體制和片區為重點、精準到村到戶的工作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特別是貧困地區的黨委和政府,要逐級立下軍令狀,層層落實脫貧攻堅責任。中央各部門必須步調一致、協同作戰、履職盡責。實行最嚴格的考核督查問責,確保中央制定的脫貧攻堅政策盡快落地。要加強財政監督檢查和審計、稽查等工作,建立扶貧資金違規使用責任追究制度。紀檢監察機關對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貪污挪用、揮霍浪費等違法違規問題,堅決從嚴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