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內蒙古財經大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010051)
ZHANG Li-jua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ohhot 010051, China)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內蒙古旅游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旅游業已逐漸成為內蒙古第三產業中的收入大戶,對內蒙古經濟的影響日益增加。同時,隨著西部大開發及內蒙古相關旅游政策的出臺,越來越多的旅游景區被人們所關注,在旅游業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相應的物流活動。
現代物流業和旅游業同屬于第三產業,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不僅帶動了旅游業的發展,同時旅游業的興起也促進了物流業的進步。旅游業可借助于物流業,整合旅游交通工具和供應環節,減少旅游成本;物流業在旅游業的帶動作用下,形成一定的規模化和形象化,提升效益,從而使二者形成共贏模式。
1.1.1 依托要素相似性。對于物流來講,其主要目的就是完成貨物和產品的流動轉移,而旅游同樣也是屬于人群的位移。因此,首先是運輸工具要素的同質:不論是游客的運輸還是產品的運輸,都要借助于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其次是基礎設施使用的相似性:旅游業和物流業的開展都離不開公路、鐵路、航線等基礎設施要素。
1.1.2 發展要素相似性。現代物流業和旅游業的發展都必須依靠客流、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如圖1)。
1.1.3 過程要素相似性。現代物流業和旅游業在實物和人群運轉中都是運用交通工具把運輸對象從出發地運往目的地,完成空間位移。旅游主要是將人轉運到目的地,而物流是將貨物按照同樣的方式轉移到相應的地點。但從地理位置的轉移來講,兩者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共性和相似之處。

圖1 物流業與旅游業發展要素模型
1.2.1 服務方式的不同。對于旅游業來說,旅游者因素占據的比例要大一些,旅游者貫穿于旅游的整個過程,由于旅游者文化習俗的不同,使得旅游的要求和重點也存在著差異。而對于物流業來講,人為因素占據的比例小一些,服務的方式也局限于時間的準則。因此,兩者的服務水平和方式有著明顯的區別。旅游業注重服務的軟實力,物流業注重服務的硬實力。
1.2.2 “存儲”的要求不同。物流產品存儲主要是倉庫,存儲盡可能地使用最經濟快捷的方式;旅游游客“存儲”主要是酒店,這就決定其影響因子復雜的多,除了經濟快捷外,還要考慮游客舒適度等因素。
1.2.3 運輸方式決策的差異。現代旅游業運輸需求必須根據旅游者的動機、經濟條件和時間及大多數旅游者的偏好進行綜合考慮,對于運輸方式的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而對于物流來講,追求的是最經濟、最具有效益的運輸方式。旅游業對于運輸方式的需求比物流業要高一些。
現代物流業與區域經濟是相互依存的統一體,區域經濟是現代物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會給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隨著內蒙古自治區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政府對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視,現代物流業在推動旅游業及區域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旅游離不開交通,物流完善的運輸網絡有利于旅游業的持續發展。物流運輸網絡體系、信息網絡體系的完善有利于旅游業的持續發展。陸、空、海等運輸系統的路網密度、連接率、通達率、路環指數不僅將更好地完善物流運輸網絡體系,而且交通方便,使游客“進得來、出得去、散得開”,才能以較低的成本保障旅游所需的旅游商品、酒店物資等暢通供應,從而有效推動旅游業健康快速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有序發展將使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環節相互銜接,順利進行,使有限的購物潛力得到充分發揮。
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旅游消費已成為我國居民的主要休閑消費方式,旅游活動更加大眾化、社會化,這為內蒙古旅游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但物流業在內蒙古旅游物流發展中存在以下問題,影響了其旅游服務水平的提升。
3.1 物流業在旅游業中基礎地位薄弱。旅游中涉及的服務都依賴交通運輸,據有關統計,在整個旅游費用中交通費用大約占三分之一。在內蒙古的旅游企業中,絕大多數都沒有將物流運輸對旅游的支撐和保障具體做到由第三方物流公司集中社會運輸資源為旅行社、旅游公司安排配載用車;運輸公司不能及時根據景區實際交通狀況和消費者的具體要求,優化設計旅游景區的配載路線。這就造成了旅游旺季景區的交通阻塞和淡季旅游車輛的閑置。
3.2 旅游商品物流化發展較為緩慢。內蒙古的很多旅游商品目前還存在著質量較差、缺乏特色、宣傳不足、品牌建設落后、物流不通暢等諸多問題。一些名貴或過重的物品,如瓷器、玉石、木雕等,因為不方便攜帶,旅游者可能就會放棄購買。目前內蒙古絕大部分景區沒有設置物流中心,沒有提供旅游商品的郵寄和配送服務,旅游商品的物流化發展較為緩慢。
3.3 旅游商品包裝污染和破壞了旅游景區環境。旅游商品一次性的包裝材料和包裝方式,不僅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嚴重污染旅游景區環境。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塑料袋、玻璃瓶等,不少包裝材料是不可降解的,它們遺留在自然界中,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大多數商品包裝是一次性使用,這些包裝材料不僅消耗了有限的自然資源,還是旅游景區垃圾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過度包裝或重復包裝,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3.4 旅游景區廢棄物處理方式單一。旅游景區廢棄物是景區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旅游景區中旅客隨手丟棄的物品,特別是一些物品的包裝袋是不可降解的。而在廢棄物的處理過程中,許多景區僅僅是簡單地將廢棄物堆放在某一地方,并未形成一種循環利用的機制,浪費大量可利用的資源。廢棄物對旅游景區效益的影響非常大,如果不回收,會對旅游景區產生較大負面影響,最后直接影響到游客的數量。
4.1 加強旅游物流基礎設施的保障。要改變落后的交通制約內蒙古旅游業發展的現狀,不僅要改善交通條件,加快高等級公路的建設,抓好旅游區配套設施建設,還應促使第三方物流公司集中社會運輸資源為旅行社、旅游公司安排配載用車。運輸公司可根據景區實際交通狀況和消費者具體要求,優化設計旅游景區的配載路線,從而緩解旺季景區的交通阻塞和淡季旅游車輛的閑置之間的矛盾。針對旅游旺季公共交通的短缺和旅游景區的阻塞問題,可以將景區所有用車完全外包給公共交通運輸業來做,限制所有非公共交通業車輛(即自駕車、政府用車等) 進出景區。
4.2 推動旅游商品物流化的發展。旅游企業可以建立和完善旅游購物中心,將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由其提供采購、存儲和配送業務,服務旅游商品的運輸,滿足旅游者購物需求,提高旅游商品流通效率,提高旅游者的滿意度,實現旅游者旅游全過程的體驗。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打造旅游商品品牌和旅游商品物流中心,建立專業旅游物流企業。
4.3 發展綠色物流技術。內蒙古旅游企業應該完善旅游物流的環保、生態等方面的技術。倡導綠色物流,將綠色技術應用到旅游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合理地處理廢棄物,通過對國外高新技術的引進,提高旅游企業的技術能力,降低成本,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實現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例如,可以在一些商品的包裝上使用可以降解的包裝材料,實現包裝材料的再回收。
4.4 科學管理旅游景區廢棄物。旅游景區的回收物流與廢棄物流同所有物流過程一樣,也是由存儲、運輸、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等環節組成。因此,內蒙古旅游企業應對景區環境內的廢棄物進行系統化管理,一定要堅持成本與效益相結合的原則,應從長遠利益出發,不能只追求短期利潤。
[1] 孫玉琴. 論現代物流業對旅游業發展的促進作用[J]. 企業經濟,2008(5):113-115.
[2] 賴斌,彭其淵,楊麗娟. 對旅游物流的再認識[J]. 生產力研究,2006(10):193-195.
[3] 白海霞. 加快旅游物流整合促進旅游產業發展[J]. 經濟研究導刊,2011(18):166-167.
[4] 李俊,夏爽. 新疆旅游發展中的旅游物流能力評價分析[J]. 物流技術,2014(21):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