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思 (新疆財經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830012)
ZHANG Guang-si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Urumqi 830012, China)
近年來,關于合作關系的研究越來越引起學者重視,多數學者通過研究給出了影響合作關系的因素,但對于因素間的定量研究較少,因此本文旨在通過定量分析,研究得到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并找到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和最關鍵的原因因素。從1966 年起,就有學者開始研究合作關系的影響因素,通過運用文獻法對前人研究的結論進行歸納得出影響合作關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如表1 所示)。
之前學者研究的影響合作關系的因素大多是停留在陳列出各影響因素,而對于哪些因素是影響合作關系最關鍵和最重要的因素以及這些因素之間是否會相互影響并沒有做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在總結前人文獻的基礎上,選取這11 個影響因素作為本文研究的對象,即利潤分配(A1)、專用性資產(A2)、機會成本(A3)、信任程度(A4)、溝通有效性(A5)、組織間依賴程度(A6)、突發事件的預防及控制能力(A7)、質量控制能力(A8)、企業文化(A9)、高層的合作態度和意愿(A10)、信息共享程度(A11),運用基于模糊集理論的DEMATEL 方法找出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關系最主要的原因因素,通過控制這個因素來維持合作關系持續穩定的發展。
DEMATEL(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全稱為“決策試驗與評價實驗法”,是由美國學者為了解決現實世界中復雜、困難的問題提出的一種運用圖論和矩陣工具通過對要素之間的關系有無影響進行判斷并對其強弱程度進行評價的一種方法。由于這種方法可以非常有效地分析復雜系統諸多因素間相互影響程度,并依據直接影響矩陣等確定因素間的主次關系,因此該方法在諸多研究領域已成為研究復雜系統各個因素間相互關系的常用方法(Lin 和Wu,2008)。
運用DEMATEL 方法研究復雜系統中因素間相互關系的步驟如下:
Step1:根據對文獻的歸納總結,確定系統中含有的影響因素,可將這些影響因素記為A1,A2,A3,…,An。組織一個專家群體,由各位專家各自對系統中各因素間的影響程度進行打分,生成初始n階矩陣A=(aij)n×n,定義aij為專家給出的因素Ai對因素Aj的影響程度的打分。

表1 合作關系的影響因素歸納
Step2:通過公式:

將直接影響矩陣A轉換為標準化影響矩陣B。
Step3:根據標準化后的直接影響矩陣求綜合影響矩陣M,其中I為單位矩陣。

Step4:計算矩陣M各行及各列元素之和表示各要素的影響度、被影響度。

M各行元素之和:為各行對應因素對所有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值,稱為影響度;
M各列元素之和:為各列對應因素受到所有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值,稱為被影響度。
Step5:計算各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

因素Ai中心度為表示該要素在評價指標體系中的位置及其所起作用的大小;因素Ai原因度為Ri=Ml如果原因度Ri>0,表示該因素對其他因素影響大,稱為原因因素;如果原因度Ri<0,表示該因素對其他因素影響小,稱為結果因素。
本文運用模糊理論來處理專家的主觀判斷,它是一個處理專家主觀判斷很好的方法。專家根據以往的經驗和學識來給出判斷,他們的語言也常常是模棱兩可的,將各個專家決策的動機、意見、表達整合起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將語言描述轉化為模糊數值。因此,群體決策問題需要使用模糊邏輯。在本文中,利用三角模糊數來量化專家群體的主觀判斷,并采用Chi-Jen Lin 和Wei-wen Wu(2008) 模糊數轉化成準確數值的方法(Converting Fuzzy data into Crisp Scores,CFCS),假設其中1≤k≤n,表示第k個專家評定的因素Ai對因素Aj的影響值,依照CFCS 方法進行三角模糊數的去模糊化處理的計算格式和相應的路徑。具體步驟如下:
Step1:三角模糊數標準化處理。將每位專家的三角模糊數按照式(7)、式(8) 和式(9) 進行計算,標準化處理能夠降低專家間較大的主觀差異性。

Step2:計算左右標準值。標準化后的模糊數按照式(10) 和式(11) 進行轉化。

Step3:計算總的標準化值。

Step4:得到第k個專家給出的因素Ai對因素Aj量化的影響值。

Step5:利用式(14) 求出專家群體反應的因素Ai對因素Aj量化的影響值,完成整個模糊數據的量化過程。

利用模糊集理論可以有效地把專家的主觀打分客觀化,用這種方法來處理打分結果,可以使得整個結果更加客觀合理,有助于做進一步的分析。
本文運用基于模糊集理論的DEMATEL 方法研究影響制造企業與供應商合作關系的因素,具體步驟如下:
Step1:設計問卷及專家群體的評定。本文中根據Li(1999) 使用的語言刻度來處理專家打分結果。將影響程度分為5 個等級,如表2 所示。
作者邀請了不同規模的20 家制造企業中負責供應商相關業務的中高層領導共同構成專家群體,對所設計的問卷進行打分。各位專家均認可本文給定的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關系的這11 個因素,并且專家根據各自的知識和經驗對這11 個影響因素間的相互影響度進行打分,得到直接影響矩陣。
Step2:去模糊化處理專家的語言變量。根據表2 所給出的語言描述與語言值的對應關系,將每個專家的主觀判斷結果轉化成三角模糊數利用式(7) 至式(14)對專家打分的因素間相互的影響關系進行去模糊化處理,最終得到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關系因素之間相互影響的直接關系矩陣A(如表3 所示),其中A1,A2,A3,…,A11,代表11 個影響因素,如前文所述。Step3:利用DEMATEL 方法計算影響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通過式(1) 將直接影響矩陣轉換成標準影響矩陣B(如表4 所示)。

表2 語言描述與語言值的對應關系

表3 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關系因素的直接影響矩陣A

表4 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關系因素的標準影響矩陣B
根據已得出的標準影響矩陣,通過式(2) 可以求出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關系因素的綜合影響矩陣M(如表5 所示)。
根據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關系因素的綜合影響矩陣M,通過式(3) 至式(6) 可以計算得出各因素的影響度被影響度中心度Mi和原因度Ri(如表6 所示)。
2.2.1 原因因素分析

表5 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關系因素的綜合影響矩陣M
表6 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關系因素的Mi和Ri的求解值

表6 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關系因素的Mi和Ri的求解值
各指標影響因素影響度Ml ()i 被影響度Mr ()i 中心度Mi 原因度Ri A1 4.5183 4.0546 8.5729 0.4637 A2 4.0674 3.8709 7.9383 0.1965 A3 3.8176 3.4287 7.2463 0.3889 A4 4.6578 4.6971 9.3549 -0.0393 A5 4.4209 4.6720 9.0929 -0.2511 A6 4.6577 4.5556 9.2133 0.1021 A7 4.0484 4.1556 8.2040 -0.1072 A8 3.8026 3.9541 7.7567 -0.1515 A9 3.7395 4.1909 7.9304 -0.4514 A10 4.7921 5.2542 10.0463 -0.4621 A11 4.8961 4.5848 9.4809 0.3113
根據DEMATEL 方法可知,如果原因度Ri>0,表示該因素對其他因素影響大,稱為原因因素;如果原因度Ri<0,表示該因素對其他因素影響小,稱為結果因素。從圖1 中可以直觀看出因素利潤分配(A1)、專用性資產(A2)、機會成本(A3)、組織間依賴程度(A6)和信息共享程度(A11)是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的原因因素。
其中,利潤分配(A1)的原因度最大,因此,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之間能否很好地進行合作,關鍵在于利潤分配是否合理,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在進行合作時,首先是通過這種合作博弈使二者合作后的共同利潤要大于合作前二者各自的利潤和,其次,只有建立了一種公平合理的利潤分配方法,才能維持合作長期穩定地發展。
此外,專用性資產(A2)和機會成本(A3)同樣是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的關鍵因素,兩家企業在進行合作時,如果投入的專用性資產較多,企業則更愿意促進和維持合作的進行,相反,如果投入的專用性資產較少,或者沒有專用性資產的投入,如果企業有更好的合作機會,則會很輕易地放棄合作,企業間的合作關系較容易破裂;同樣,如果企業合作的機會成本較大,大于違約成本,則企業會通過違約放棄原有的合作關系,破壞合作關系的穩定性。

圖1 各因素的原因度
最后,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的關鍵因素還有組織間依賴程度(A6)和信息共享程度(A11),組織間的依賴程度越大,就越能維持合作關系的穩定性;信息共享程度越深,同樣也越有利于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之間合作關系的穩定性,因為信息共享程度越深,說明雙方的信任程度也就越高,涉及到雙方的業務就越多,這樣就更加容易促進合作持續穩定的發展,合作關系輕易不會發生破裂。
2.2.2 結果因素分析
結果因素是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對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之間合作關系產生的影響,因此可以通過結果因素找到根源的原因因素加以控制,來促進合作關系的持續穩定進行。從圖1 可以看到,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之間合作關系的結果因素有信任程度(A4)、溝通有效性(A5)、突發事件的預防及控制能力(A7)、質量控制能力(A8)、企業文化(A9)和高層的合作態度和意愿(A10)。其中,信任程度、溝通有效性以及突發事件的預防及控制能力都受到信息共享程度的影響,質量控制能力、企業文化和高層的合作態度和意愿同樣是受到其他因素影響的結果因素。
2.2.3 各因素中心度分析
根據圖2 可以直觀看到各因素的中心度大小,其中高層的合作態度和意愿(A10)的中心度最大,證明它是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關系最重要的因素。因為在企業要作出是否建立合作關系的決策時,最重要的還是高層的合作態度和意愿,從結果因素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高層的合作態度和意愿是受到其他因素影響的,也就是說,高層在作出合作決策時,是根據其他因素綜合考慮的,所以高層的合作態度和意愿是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之間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信息共享程度和信任程度同樣是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關系的較重要的因素,信息的共享程度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從制造業的特點來說,供貨及時性可以降低庫存成本、增加客戶滿意度,而信息共享可以促進供貨方實時了解到制造企業的需求,因此可以根據需求來安排生產,這樣一是可以減少預測產生的庫存成本,另外可以及時滿足制造企業的需求。

圖2 各因素的中心度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關系的因素,并根據專家打分結果,運用基于模糊集理論的DEMATEL 方法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計算,通過分析發現,高層的合作態度和意愿是影響制造企業與供應商合作關系最重要的因素,而利潤分配是影響制造企業與其關鍵供應商合作關系最關鍵的原因因素,如何維持合作關系持續穩定的發展,關鍵在于要建立客觀合理的利潤分配方案。
[1] 馬士華,林勇,陳志祥. 供應鏈管理[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2] Richard C. Lamming, et al. Beyond vendor assessment[J].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 1996(4):203-208.
[3] 云虹. 分銷商對制造商關系承諾研究[D].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4] A Michael Kneneyer, et al. Logistics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s: customer perspectives[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003(1):77-109.
[5] Johnson M. Partner Selection in the Agile Environment[A] Creating the Agile Organization: Models, Metrics and Pilot[C]//4th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1995.
[6] Dong-Young Kim.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Emerald Articl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 Journal, 2010(3):187-195.
[7] 陳長彬,陳功玉. 供應鏈合作關系的形成與發展研究[J]. 工業技術經濟,2006(11):25-28.
[8] 錢麗萍. 關于企業間合作關系演進階段特征的實證分析[J]. 經濟管理,2004(20):36,42.
[9] Dickson G W. An Analysis of Selection systems and decision[J]. Journal of Purchasing, 1966(5):15.
[10] 張進發. 供應鏈伙伴關系影響因素研究[J]. 物流技術,2009(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