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騰飛,叢向元,張 會
(中國石油大慶鉆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一公司,黑龍江大慶163357)
外推井網密度對油田開發區儲層反演預測效果的影響分析
趙騰飛,叢向元,張 會
(中國石油大慶鉆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一公司,黑龍江大慶163357)
地震反演是儲層橫向預測的核心技術,它隨著地震技術在油田勘探開發過程中的不斷深入應用而快速發展。在實際工作中,地震資料品質、反演參數選擇、地層格架模型建立及外推控制的井網密度等因素都影響著反演預測結果,因此反演的多解性一直困擾著地質工作人員。針對性分析了外推約束控制的井網密度對反演精度的影響,對老油田密井網開發區儲層反演預測工作中的井控程度給出了定量指標,其在確保工作效率的同時也保證了反演預測精度
地震反演;井網密度;反演預測
現今老油田已逐步進入開發中后期,新增儲量目標已轉向更為復雜的巖性圈閉,這對儲層預測的精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其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震資料品質、反演參數選擇、地層格架模型建立及外推控制的井網密度等方面。老油田開發區井網密度高,例如在大慶長垣與三肇凹陷銜接部位,面積300km2左右的工區開發井數目就達到1500余口,將所有井均參與到儲層反演預測工作中工作量非常大,如果按某一密度均勻抽稀后也能達到相同的反演精度,那么應用所有井進行井控就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及時間。因此本文以大慶油田某一開發區為例,在對葡萄花油層進行細分的基礎上,采用縱向分辨率較高、砂體橫向變化自然、分辨砂泥巖薄互層能力強的StatMod MC地質統計學反演技術對4號主力產油砂層進行預測,對外推過程中不同井網密度的反演精度進行分析,并給出了井控定量指標。
研究區位于大慶長垣東南部的某開發區,葡萄花油層主要是受北部沉積體系控制的三角洲前緣沉積,砂泥巖薄互層發育,單層砂巖較薄,一般在3m以下,因此對儲層反演預測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地震信息在儲層橫向預測上具有明顯優勢,而鉆井資料的縱向分辨率較高,兩者互相印證,通過層序地層學、沉積學等地質理論指導,能夠有效減少多解性,提高砂體預測精度。

圖1 4號產油砂層合成地震記錄精細標定
2.1 4號主要產油砂層精細標定
由于葡萄花油層4號產油砂層地層較薄(5m左右),在地震上無法分辨,因此本次采用“精細層位-儲層標定”兩步走的標定思路對其標定,首先利用高精度合成地震記錄對葡萄花油層頂、底進行標定,然后依據儲層主要表現為2個反射波組的剖面特征,將油層細分為上、下2個砂巖組,其中上部砂巖組對應PI1-6砂巖組,下部對應PI7-11砂巖組,即依據地震分辨率將油層細分,完成全區各砂巖組頂、底面的追蹤對比,在此基礎上,利用4號油層頂、底(PI4、PI4底)的分層深度及地層沉積厚度變化規律完成地震無法分辨的4號砂巖頂、底的追蹤對比(圖1)。
2.2 4號砂層河道砂體刻畫
隨著地震勘探技術的飛速發展,儲層預測技術在勘探生產中的應用廣度和深度得到極大的提升。地震屬性分析技術作為地震儲層預測主要技術手段,以其忠實地震信息、較高的橫向分辨率及快速高效運算能力等優勢在油田勘探開發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3]。

圖2 外推井網密度對反演效果的影響
地震屬性包括剖面屬性、層位屬性及體屬性,目前層屬性最為常用和具有實際意義[4]。剖面屬性提取就是在地震剖面沿目的層拾取各種地震信息,主要通過特殊處理來完成;層位屬性就是沿目的層的層面并根據界面開一定長度的時窗提取各種地震信息。提取的方式有:瞬時提取、單道時窗提取和多道時窗提;體屬性提取方法與層位屬性相同,只是用時間切片代替層位。
本次研究對象是基于層位的屬性,具體做法是沿目的層反射界面或等時界面提取數據體的某種地震信息(通常包括振幅、能量、頻率、相位等),這些信息從不同角度反映儲層參數變化,但靈敏度各不相同。基于層位的屬性提取選擇合理的時窗很重要,時窗過大,包含了不必要的信息;時窗過小,會丟失有效成分。時窗選取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當目的層厚度較大時,準確追蹤頂底界面,并以頂底界面限定時窗,提取層間各種屬性,也可以內插層位進行屬性提取;
(2)當目的層為薄層時,應該以目的層頂界面為時窗上限,時窗長度盡可能的小,因為目的層各種地質信息基本集中反映在目的層頂界面的地震響應中。
由于4號砂層厚度較薄,因此整個砂層厚度的地震屬性與上、下部地層的區別能體現出河道的變遷,就說明該地震屬性能夠將4號砂層的砂體區分出來,同時結合本區的區域沉積背景資料及鉆井巖性資料的標定,對多屬性進行優選,最終得到能反映本區目標河道砂體的地震屬性,以便于指導儲層反演的平面屬性,進而優選出適合本區的地震反演方法。
2.3 儲層反演外推控制的井網密度對反演效果的影響
通過前期的測井曲線預處理,對各巖石物理參數進行交會分析,得到對本區砂巖最敏感的儲層反演參數,并進行反演實驗,優選效果最佳的地震反演方法。
在測井約束反演預測外推過程中,測井資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油田開發區井網密度非常高,在保證工作效率及反演精度的前提下,選擇合理的外推控制的井網密度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通過各井網密度的反演實驗發現,在井控密度在小于1km時,反演效果相差很小,如圖2所示A井和E井是參與井控的井(相距約1.5km),B、C和D井為未參與反演外推控制的井,從4口井的連井反演剖面來看,A井4號層未發育砂巖,地震屬性上砂巖也不發育,通過井控,反演結果未發育砂巖,與實際情況相符;B井4號層發育0.6m、0.7m兩個薄砂層,地震屬性與反演平面屬性均表現砂巖不發育(綠值區);C井和D井4號層分別發育2m、2.9m的砂巖,地震屬性與反演平面屬性上均表現砂巖發育(紅值區),反演剖面上也反映砂巖較發育。從實際效果來看,外推井網密度在1.5km左右時,在外推過程中即使未使用所有井進行約束控制,反演效果仍然較真實地反映出砂巖的發育情況。
針對井網密度較高的老油田開發區儲層反演工作,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對井網進行適當抽稀。通過反演實驗,當外推控制中的井距在1.5km左右時,依據地震數據體和抽稀后的井資料約束,反演結果仍能表現出較好的效果。
[1]杜金虎,趙邦六,王喜雙,等.中國石油物探技術攻關成效及成功做法[J].中國石油勘探,2011,16(5-6):1-7.
[2]陳學海,盧雙舫,薛海濤,等.地震屬性技術在北烏斯丘爾特盆地侏羅系泥巖預測中的應用[J].中國石油勘探,2011,16 (2):67-71.
[3]鄭多明,李志華,趙寬志,等.塔里木油田奧陶系碳酸鹽巖縫洞儲層的定量地震描述[J].中國石油勘探,2011,16(5-6): 57-62.
[4]王玉梅,季玉新,李東波,等.應用地層屬性技術預測A地區儲層[J].石油物探,2001,40(4):69-76.
P631
A
1004-5716(2015)12-0068-03
2014-12-22
2014-12-22
趙騰飛(1983-),男(漢族),黑龍江肇東人,工程師,現從事松遼盆地三維地震資料解釋及綜合方法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