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經濟行情短文 4 則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國際合作交流處處長張小玲近日表示,“被動式房屋”是未來建筑的發展方向和必然趨勢,符合各方利益,再難也要做下去。
“被動式房屋”是指在制冷和采暖在最大程度地避免使用傳統化石能源,僅靠建筑自身產生的能量以及合理利用再生能源,就可滿足室內氣候環境要求的舒適度的一種房屋,主要是通過高隔熱隔音、密封性強的建筑外墻和可再生能源實現。
被動式房屋 1991 年源于德國法蘭克福,作為低能耗和極高舒適度的節能建筑,被動式房屋已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德國得到了迅速推廣和廣泛應用。一般而言,被動式房屋比普通建筑可節省高達 90% 的能耗,理論上可將采暖和供熱能耗降低到零或接近零的水平。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竣工的建筑面積約占世界 50%以上,目前我國既有建筑面積已達 460 多億平方米,這些房屋存在大量的非節能建筑,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
在出席森鷹 PASSIVE 系列超級節能窗會議上,張小玲說,建設被動式房屋,對緩解能源緊張、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大氣污染將起到重要作用。她認為,建設被動式房屋符合各方利益。
首先是符合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住在房子里不受霧霾影響,舒適;因房屋造價和附加值較高,開發商也可以獲得更大的利潤;對國家而言,也有了性能更優越的產品應用,采暖和公共費用支出會減少;對人類而言,可以促進減排溫室氣體、減少霧霾和城市熱島,把能源和資源留給后代。為此,中國的房屋建設必須從粗放式施工轉向精細施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被動式房屋建設高度重視,已將其列為“十二五”期間建設領域節能低碳發展的重要內容。住建部與德國能源署自 2009 年起展開合作,目前已在哈爾濱和秦皇島建設了兩棟被動式房屋。
“十二五”期間我國要實現節約能源 6.7 億噸標準煤的目標。據張小玲測算,北方居住建筑的采暖能耗目前是 2 億噸標準煤,如果從現在起北方新建建筑全部按被動房標準執行,同時將現有北方居住建筑進行改造,到 2050 年,有望給國家節省 70 億噸標準煤,節能效果非常可觀。
來源:中國商品混凝土網微信公眾平臺
2014 年四季度中經裝備制造業景氣指數為 94.8,與上季度基本持平,指數全年基本維持在 95 至 96 的區間內。縱觀全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保持領先全國工業2個百分點,對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支撐經濟發展轉型的作用依然突出。
2014 年,在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逐步趨緩的形勢下,全年行業主要增長指標保持上年水平,其中營業收入維持在 10%水平,利潤增速達到 10% 以上。裝備價格總趨勢維持下降,雖然營收規模保持增長,但利潤增速繼續下降,全年庫存壓力增加顯著。截至四季度末,裝備制造業產成品資金為 1.3 萬億元,同比增長 18.3%,增速依然遠高于主營業務收入 8.9%的水平。
裝備制造業的結構調整主要是產品結構調整,2014 年以來結構調整已經從關鍵技術攻關、國內產業生態鏈的搭建上升到了國際市場突破階段,成為中國制造具備國際頂級競爭力的優勢產業。2014 年以高端裝備制造的拳頭行業諸如以高鐵技術為核心的軌道交通裝備、以核電技術突破為典型代表的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備,伴隨我國內政外交中的一系列活動,成為我國引領制造業升級、擴大國際經貿合作、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中的亮點和熱點。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15 年我國將繼續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重點實施 “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國家發改委在 2014 年初就提出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絡工程、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工程等 7 個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意義的工程包,尤其是進入四季度,一批鐵路、機場等交通基建項目被集中批復,總投資達到萬億元以上,為裝備制造業帶來巨大的市場增量,拉動效果將在今年顯現。
此外,工信部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發布了 《關于加大重大技術裝備融資支持力度的若干意見》,從研發及創新能力建設、技術改造和產業化、進口及技術引進、產品出口及企業“走出去”、企業兼并重組等產業鏈環節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我國裝備制造業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基礎性保障,會更加有力和有效,國際市場開拓有望進入新階段。
來源:中華機械網
3 月 28 日,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及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這將為正處于低位徘徊的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帶來重要的新機遇。
在“一帶一路”規劃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該規劃建設的優先領域:“在尊重相關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沿線國家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接,共同推進國際骨干通道建設,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
安證券分析師楊濤表示,三部委聯合發布的上述規劃,“一帶一路”路線圖要求推進國際骨干通道、口岸、港口、航空、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跨境光纜等基礎設施建設,這類公司最先受益。
機械行業分析師劉榮也表示,對于國際化布局較早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來說,上述國家戰略是中長期利好。“中國將同鄰國的鐵路和公路項目做優先部署,這會帶動工程機械的出口。”
此外,由于亞投行、絲路基金、金磚銀行、本外幣債券等多層次的金融機構合作,也會為今后的項目建設融資來源帶來重要的資金保障。這對于中國機械企業的集體“出海”將是較大的利好。
目前,國內三大機械公司都在海外有生產基地及分支機構,它們各自在海外的業務經驗也可助“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落地。
中聯重科在海外也有多年的積累,該企業在近 80 個國家有自己的銷售和服務平臺,去年也完成了對德國 M-TEC 公司、荷蘭 Raxtar 施工升降機技術及奇瑞重工的并購,并成立印尼子公司和財務公司。
該公司高級總裁張建國就對記者表示,對于“一帶一路”,不少地區確實有機會,如印尼、土耳其等,不過海外的項目應是“積少成多”,企業可聚焦重點區域。“國內現在的工業類產能有點過剩,特別是建筑產能較大,‘一帶一路’可以為整個中國的產能帶來釋放。”
另一位中聯重科管理層則表示,目前中聯重科暫時還沒有成立專門的業務部門,將看項目的推進情況,未來會有更多布局。2014 年上半年,中聯重科境內和境外的收入分別是 124 億、13.9 億元,占比為 88.5% 和 9.94%,毛利潤率為30.23% 和 18.27%。張建國也表示:“從金融方面看,不僅國家有較好的政策支持,我們自己的財務公司也可以做借貸、金融租賃和發債等,這對公司構建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會有益。”
另一家國內大型機械企業——徐工機械目前在荷蘭、德國也擁有自己的零部件產地,而在波蘭和伊朗也有主機生產廠,印度及巴西的基地正在籌劃中。此外,其在烏魯木齊的基地也符合“一帶一路”的戰略布局。徐工機械在中亞地區也有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 SKD 組裝廠,旗下的 51家一級經銷商和 135 家服務網絡等可為拓展國際市場而做準備。不過,由于海外經濟放緩等原因,徐工機械海外的收入占比從 2012 年峰值的 22% 下降到 2014 年中期的 13%,但海外的毛利率要高于境內市場 20.12% 的毛利率。
三一重工同樣也有海外出擊的優勢。該公司目前在海外擁有印度、美國等四大制造研發基地,并且在亞太、拉美、中東等有 6 個銷售大區,海外區域已實現盈虧平衡。不過瑞銀報告指出,三一重工海外的毛利率也小于國內毛利率,一方面是海外廠的規模小,另外供應鏈也沒有完全建成,成本較高,未來隨著產量提升,其毛利率會逐步上揚。
瑞銀證券也認為,在國家政策和國內工程機械性價比的雙重優勢下,海外市場將帶動工程機械新一輪的增長,其預計出口額將從目前的 190 億美元,增長到 2020 年的 540 億美元,出口帶動的行業收入也會增長至 1050 億美元,海外出口額比重在 5 年內或占整個行業比重的 50%,遠超目前的28%。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中國建材公布 2014 年度業績,收入錄得 1220.11 億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加 3.7%。純利 59.2 億元,增長 2.7%,每股盈利 1.1 元。末期息 16.5 分,上年同期派 16 分。
年內,毛利 332.78 億元,增長 10.4%;整體毛利率由25.6%,升至 27.3%。2014 年止,水泥產能 1.17 億噸,商品混凝土產能 800 萬立方米。
來源:中國建材集團

2015 年 3 月份全國部分城市商品混凝土市場價格元/m3

注:上述價格來源于各地混凝土協會、通訊員及企業綜合報價,價格可能與市場價格有一些誤差,此價格僅供參考,不作為預算計價部門使用。另該價格為不含混凝土的泵送費及特殊施工費用(包含部分運費,運費視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