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禮明
(旺蒼縣雙匯水務管理站,618200)
筆者工作的地點位于四川北部山區,河床比降較大,又處在米倉山暴雨區,河水陡漲陡落,沖刷力強。為了完善堤防建設,提高堤防的防險抗災能力,堤防護岸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從河道堤防護岸中常遇到的問題出發,提出了一些河道堤防護岸的建議。
河道堤防遭受的自然災害主要受坡度、土壤、降雨和風的多重因素相互影響。主要表現為:河道的邊坡是否穩定,主要是看土體內部的剪切力和土體的抗剪強度孰強孰弱。如果土體內部的剪切力超過了土體本身的抗剪強度,就會引起土體大面積滑落現象。而且坡面越是陡峭的地方,雨水的徑流速度就越快,這就會加速土壤的侵蝕;土壤若多為沙質土壤,其粘聚力就會很弱,植被的生長也就很困難,造成大面積的表土裸露;四川北部山區降雨多發,而且雨量較大,大范圍的暴雨帶走了表層土壤,水土流失嚴重;河道堤防比周圍地面要高,風蝕作用對堤防的破壞是比較嚴重的,特別是在冬季和春節,比較干旱,土壤含水量較少,風蝕作用更是加速了堤防的損壞程度。
1、護坡工程中常出現漿砌石填筑砂漿不足問題。
漿砌石的石塊之間應有足量的砂漿填筑,石塊之間不得挨靠,這樣可以保證漿砌堤防整體的強度。在施工中應先在墊層上鋪筑砂漿后再砌石,但是很多項目為例圖方便,并沒有按這些施工程序進行施工。常常是當階段驗收時才發現砂漿填筑量不足或是干脆就沒有放入砂漿。漿砌石實際上變成了干砌石施工,施工質量面臨挑戰,造成返工現象較多。
2、人工攪拌砂漿現象時有發生
眾所周知,人工攪拌砂漿有很多弊端。主要體現在人工攪拌出來的砂漿常常不均勻,砂漿配合比難以控制,這嚴重影響了砂漿的質量,堤防建設的強度就不能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所以施工中必須用機械攪拌砂漿,提高堤防整體強度。
3、對驗收現場沒有加以保護,造成驗收中的工程遭到破壞。
在對模袋砼墊層基礎進行施工驗收時,一般按 100米分為一段進行驗收,施工完一段驗收一段。但是在實際施工中,某些堤段常一次就驗收幾百米,這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由于模袋砼墊層基礎施工速度比較慢,如果沒有對其加以保護,人員和機械的來回活動會對驗收現場造成一定的破壞。
1、施工程序:土方基礎開挖、修邊坡→混凝土澆筑→土方回填→反濾層鋪設→混凝土塊鋪裝

混凝土護岸圖例:
2、土方基礎開挖、修邊坡
河道護岸工作開始前,應先進行河道的清淤工作,土方基礎開挖要依據施工圖紙的內容進行施工,特別是測量好的軸線、高程、邊線、坡度要控制好。護岸清基要做到坡面平整,沒有碎石、雜草、樹枝等雜物。在修坡的施工中,除滿足設計的要求外,還應注意保護環境,不要大面積的翻動坡面的植被,可以減少水土流失。
3、混凝土澆筑
護岸采用C20砼作為底座基礎。外墻溝、蓋板也都采用C20砼澆筑。蓋板尺寸一般為寬度500mm,厚度250mm。伸縮縫的間隔一般15m設置一道,用油浸夾板填筑,外觀上要求上下一致,垂直貫通。另外前面提到過的,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混凝土必須采用機械振搗,以保證其承載力一致。為了使澆筑后的混凝土顏色一致,沒有色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一是盡量使用同一產地的水泥、同一的配料比、相同的坍落度;還有就是拆模后及時修飾,用白水泥與普通水泥(結構物用水泥)按照 1:3摻和均勻后再用厚海綿塊將水泥沿同一個方向均勻涂刷,修飾后及時用塑料薄膜覆蓋,利用水化時砼表面散發的水蒸氣將水泥與結構物粘結在一起,所有的結構物都統一進行修飾,以求顏色一致。
4、土方回填
岸坡的土方回填質量關系到工程的整體質量,所以回填時應嚴格按照堤防工程回填土標準進行。采用分層回填夯實的方法,每層的回填按照厚度一般在300mm以內,壓實度不小于0.90的標準進行回填壓實。否則有可能發生不均勻的沉降。另外回填土不得采用有淤泥、植被根莖和垃圾廢物的土進行回填。
5、混凝土塊鋪裝
鋪裝的技術要求很高,護岸底部采用C20混凝土護腳,頂部用同樣標號的混凝土壓頂,且每隔5m需要設置一道切割縫,縫寬通常為10mm。鋪裝是要按照施工技術圖紙實施,還要不定時的檢查鋪裝后的混凝土塊是否縱向垂直和橫向是否水平。以保證鋪裝的美觀和整體質量。
漿砌塊石砂漿使用攪拌機進行拌合。鋪筑漿砌塊石時采用鋪漿法和分層砌筑法。鋪漿厚度控制在 30-50mm,上下應該錯縫,內外搭砌穩定,相鄰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不得超過1m。每層都要找平,分段位置選在沉降縫或伸縮縫處。在鋪筑砂漿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是將塊石灑水保持濕潤,讓其表面充分吸水,但又不留殘水,水平縫寬度不大于25mm,垂直縫寬度不大于40mm,如果空縫比較大,應用碎石進行填筑。平砌石工程的砌體底部墊穩填實,避免漿砌石架空,并不得疊砌和浮塞。為了保證施工的質量,最好選用石料堅硬、不易風化、沒有裂紋和大小均勻的石塊。
河道堤防生物防護方法作為新型的護岸防護方法,因其既能夠保護環境又能夠保證岸坡強度的雙重優勢,已成為現代堤防防護方法中的一種潮流和趨勢。下面列舉了在采用河道堤防生物防護方法中應該注意的兩個問題:
1、岸坡的防護措施
在對岸坡進行防護的過程中,要盡量保持岸坡的原本形態,不破壞岸坡的原生植物。對于部分不穩定的岸坡可以采用某種工程措施加以穩固。應避免大面積的削坡,破壞整個堤段的坡面統一性。在施工中,盡量不要單單用漿砌石、干砌石、混凝土塊一種方法護岸。工程措施和植物護岸相結合的岸坡防護方法較為理想。在岸坡處種植適宜的植物,可以做到防沖固坡,減少水土流失。
2、選擇適宜的堤型
在對堤型進行選擇的時候,應結合當地和周圍的環境綜合考慮,制定不同的方案然后進行綜合比較。選擇的堤型除滿足工程滲透穩定和滑動穩定等條件外,還應格外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技術的要求。盡可能的追求生態環保材料和緩坡施工,可以讓植物有很好的生長環境。盡量不要選用鋼筋混凝土和漿砌石堤型,因為這些堤型和周圍環境很難協調起來,也會給后期的修補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綜上可以看出,河道堤防護岸采用工程防護和生物防護完美結合的方法,是一種新型的護岸模式。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又起到了加固堤防的作用,在以后的河道堤防建設中值得借鑒。
[1]王兆忠.堤防護岸工程施工技術應用分析[J].科技與生活,2012,(10).
[2]董哲仁.河流治理生態工程學的發展沿革與趨勢[J].水利水電技術,2008.4.
[3]李林.對堤防及護岸工程施工技術的探討[J].現代企業文化,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