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鑄忠
(浙江大唐烏沙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寧波315722)
近年來,我國沿海各大容量、高參數火力發電機組持續投產,極大支撐和保證了沿海地域的經濟發展;同時,由于安裝質量、部件材質和結構設計等原因產生的循環水泵葉輪開裂等缺陷,造成機組限負荷甚至非正常停機的現象也在逐年增多,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機組運行的可靠性,甚至影響著電網供電的穩定性。
沿海電廠循環水泵目前較為常見的是采用典型的88LKXB-19型立式單級單吸導葉式、內體可抽出式斜流泵,冬季一用一備,夏季同時開啟,提供充足循環水量,保證機組的安全可靠和經濟穩定運行。筆者通過該類型循環水泵運行狀況和解體現象的論證分析,歸納葉輪開裂的主要原因,總結消除葉輪開裂的具體措施。
循環水泵的作用是向凝汽器、閉式循環冷卻水熱交換器和水環機械真空泵冷卻器供給冷卻水,其工作特點是冷卻水量大、壓力低,故要求循環水泵具有大流量、低揚程的特性,屬高比轉速泵[1]。88LKXB-19型立式單級單吸導葉式、內體可抽出式斜流泵(見圖1)有以下特點:(1)體積小、質量輕,水泵占地面積小,啟動前無需灌水;(2)效率高,泵效率可達到83%~90%;(3)水泵為單支座布置,水泵與電機直連,安裝在同一基礎上,泵體安裝在濕式泵坑內;(4)水泵轉動部件為可抽芯式,且具有互換性,在維護或更換轉動部件時無需拆卸水泵外殼;(5)汽蝕性能好,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鑒于以上特點,當前沿海較多電廠選用該類型循環水泵。

圖1 88LKXB-19型立式單級單吸導葉式、內體可抽出式斜流泵簡圖
某電廠機組投產后,陸續有循環水泵表現出振動大、泵內有異常噪聲等問題,先后對現象異常的循環水泵進行解體檢查,發現泵的葉輪出現不同程度開裂,同時伴有軸承支架全部損壞、內接管斷裂、泵軸不同程度彎曲、軸套偏磨等現象,見圖2和圖3。

圖2 軸套偏磨嚴重

圖3 葉輪葉片開裂
結合解體后設備出現缺陷的現象和相關數據,分析葉輪出現裂紋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安裝設計方面:設備安裝質量差,在運行過程中增加了泵振動的不穩定性,從而加快了葉輪的劣化速率。聯軸器與軸承配合處的嚴重偏磨,最大處偏差可達到0.18mm,分析水泵安裝時導軸承中心與泵軸中心偏差較大,甚至出現外筒體偏斜,臺板澆注不符合規定等問題,造成泵振動大,從而引發葉輪開裂。
(2)部件材質方面:①經查閱技術資料及金屬材質光譜分析,該類型循環水泵葉輪材質均為ZG0Cr18Ni12Mo2Ti。此材料為國產合金鑄鋼件,屬于不銹耐酸鋼整體鑄造成型件。由于鑄件晶粒粗大,組織疏松,含氣孔、夾雜等缺陷的現象較多,容易由于材質劣化而引起葉輪開裂。②葉輪由于海水長時間腐蝕,局部形成表面龜裂紋,經打磨后無法徹底消除,為葉輪劣化留下隱患。由于海水中可溶性鹽垢吸收水后成為了電解質,對葉輪造成電化學腐蝕,當腐蝕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疲勞裂紋源,最終導致葉輪斷裂。③零部件材料不匹配造成導葉體等腐蝕,使得振動增大,加速葉輪開裂,其中吸入喇叭管、葉輪、導葉體、內外接管、軸承支架、內彎板和固定件等,所用材料(見表1)耐腐蝕性能差別很大,形成電位差,引起電化學腐蝕。

表1 88LKXB-19型水泵零部件材質
(3)結構設計方面:①采用滑動聯接軸套降低了軸系剛性。泵有4根軸,軸數較多,且兩軸之間采用聯接軸套進行聯接,造成轉子剛度不夠;同時,為了便于聯接軸套的拆卸和安裝,聯接套筒與泵軸之間采用的是間隙配合,不能保證聯接形成剛性軸系,降低了轉子的剛性,促發振動加大,引起葉輪開裂。②軸承位置不適當影響了轉子剛性。導葉體部位的1個軸承離葉輪較遠,擴大了轉子的懸臂比,而且軸承的長徑比太小,不能有效限制轉子運轉時產生的巨大的反動力,削弱了軸承支承力的作用;2個中間軸承離軸聯接套筒較遠,這樣2根軸聯接處沒有得到有效約束,不能有效約束轉子的晃動,使得振動加大,引發葉輪開裂。③內殼體結構缺陷造成機組損壞。該泵為抽芯式雙殼體結構,中間軸承支架通過大圓環與外筒體內壁進行配合,無法實現精確定位;同時,軸承支架大圓環與軸承中心力臂較大,在自身重力等作用下,使得軸承支架大圓環產生偏斜,導致軸承偏磨,振動加劇。
鑒于對葉輪劣化原因的分析,確定采取以下措施,減緩葉輪開裂的趨勢。
(1)泵軸:4根軸頸鍍鉻層由于發生電化學腐蝕及鍍鉻層超厚,形成應力集中剝落,采取打磨并重新鍍鉻。先將其軸頸削車加工直徑縮小1.5mm,然后鍍鉻,控制鍍鉻層厚度 0.07~0.08mm。
(2)泵聯軸器:選配新套筒聯軸器,按實際泵軸尺寸適配(H7/h6),材質為雙相鋼。
(3)軸套:選用新軸套,材質為雙相鋼;軸套固定螺釘,材質為雙相鋼;在軸配合的相應部位鉆制凹坑,螺釘旋入,螺釘沖全印防松。
(4)葉輪:條件允許下更換為新鍛造葉輪,若使用劣化葉輪則對斷裂處采用雙面補焊;同時對汽蝕及沖刷損壞區挖補后,磨平,焊后做滲透檢測(PT)、超聲波檢測(UT),在200r/min轉速下葉輪動平衡要求為100g。
(1)軸承支架與外筒體配合:重新車配,外接管在機床上以配合止口圓周、結合面與配合止口為基準,檢查軸承支架配合處跳動,并車圓;軸承支架焊縫做PT檢查,外筒體按H8/f9配合間隙;將軸承支架六個支點處挖去1.5~2mm、堆焊并以支架內孔為基準車床加工;軸承支架中心部套兩側端面對軸線跳動≤0.05mm;保持導流體在垂直狀態,導流體上部與外筒體配合H8/f9。
(2)內接管A/B/C/D/E:重新車配內接管法蘭端面及導軸承與軸線垂直度檢查,在專用芯軸上,兩端面對軸線跳動≤0.05mm。止口配合按H6/h5,內接管法蘭螺栓更換316材質螺栓。
(1)所有設備需防腐,要求表面去除銹跡見金屬光澤,采用厚漿型環氧煤瀝青防海生物防腐涂料,防腐層為四層,總體干膜厚度≥400μm。
(2)犧牲陽極:更換犧牲陽極保護塊,修理調試陰極保護裝置,保證保護裝置能隨機正常使用。
(1)導軸承:軸承材質優化為賽龍GM2401;基體采用316L材質;螺栓采用316L材質;最下端軸承將直線形冷卻水槽改為L形,在底部去除50mm,增加阻水邊。
(2)增加軸承沖洗水系統:從填料函處開孔,將內接管原軸承冷卻孔用相同材質封堵,增加管道泵、濾網,通入優質軸承沖洗水。
(1)注意安裝質量,確保子母口對接,調整軸系中心、外筒體中心、內接管中心的偏差≤0.05mm。
(2)確保填料函,二只軸承支架,下軸承中心在同一直線上后,外筒體法蘭及泵蓋,1∶50錐銷定位,防止相對位置發生變化。
(3)通過增減水平臺板墊片,調整外筒體垂直度和臺板水平度。
(4)校正測點,及時校驗泵組在線測振裝置,保證監督數據的代表性和準確性。
結合機組大修進行優化處理,并在處理過程中重點做好技術數據及檢修工藝管控,設置關鍵質量驗收點,實現了全過程質量管理。具體改造效果見表2。

表2 改造前后振動對比 mm
該類型水泵經過優化處理后,設備總體投運較為穩定,避免了由于循環水泵退出運行而影響機組負荷的隱患,極大提升了運行可靠性;同時,改造后明顯降低了檢修成本,據估算,機組每年可減少循環泵檢修兩次,節省檢修費用240余萬元,效果顯著。
通過葉輪開裂原因分析及處理優化的全過程管理,解決了沿海電廠斜流式循環水泵葉輪開裂問題,不但降低人力、物力開支,節約了設備檢修成本,而且進一步提高了機組的安全可靠運行。積極開展該類缺陷原因分析和處理措施探討,對同類機組的生產設計及改造優化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參考價值。
[1]郭立君,何川 .泵與風機[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