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童童
摘 要:為促進出租汽車與互聯網融合發展,2015-10-10,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關于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征求意見稿,擬將“專車”等新業態納入出租車汽車行業管理,實行分類管理、差異化服務的制度設計。
關鍵詞:網絡預約;專車;出租汽車;征求意見稿
中圖分類號:U49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24.037
1 《意見》和《辦法》的相關規定
《意見》提出,出租汽車分為巡游出租車和預約出租車兩種,并明確規定巡游出租車可在道路上巡游攬客、站點候客,也可通過電信、互聯網等方式提供預約運營服務;預約出租車包括網絡預約出租車和電話預約出租車等形式,具有預約出租汽車專用標識,不得巡游攬客,只能通過預約方式提供運營服務?!掇k法》則指出,網絡預約出租汽車(俗稱“專車”)是指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構建服務平臺,接入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通過整合供需信息,提供非巡游的預約出租汽車服務。網絡預約出租汽車是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由互聯網技術與出租汽車行業融合發展產生的新型跨界服務模式,因此,需要加強部門溝通與協調配合,形成監管合力,共同促進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規范發展。
在座談會上,針對此次出租汽車《意見》和《辦法》對行業改革中的爭議焦點、關鍵突破點,與會人員就如何處理經營權、網約車車輛準入條件、運價管理、順風車與共享經濟等焦點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和建議。與會代表普遍認為,《意見》和《辦法》的征求意見稿在推動“互聯網+”、新業態發展方面具有積極意義,應該站在發展的角度肯定這兩個《征求意見稿》出臺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同時,代表們認為,出租汽車行業要加大改革力度,要以為人民群眾的便捷出行提供優質的服務為導向,用發展的眼光制訂出具有前瞻性、適應性的辦法,跳出行業看行業,使征求意見稿真正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2 征求意見稿修改的意義
對尚處于征求意見階段的專車新規,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傅蔚岡、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政策經濟所副總工程師何霞和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金勇軍等12位專家在2015-10-24聯名發表了“關于暫緩制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的建議”,他們認為專車新規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處。這些專家認為,網絡預約車的興起,給傳統出租汽車行業的監管框架和監管方式帶來了極大挑戰,交通運輸部草擬征求意見稿,是為了規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行為,但是,由于其仍然用監管傳統出租車行業的思維監管網絡約租車,使得該征求意見稿存在重大缺陷,存在大量違法設定權力的內容,而這種缺陷將會嚴重阻礙網絡約租車這種新型業態的發展。如果征求意見稿按照目前內容出臺成為部門規章,不僅將面臨因規章大量條文違反上位法而不適用于人民法院的尷尬境地,還因監管思路的方向性偏差遏制新興互聯網交通信息服務行業的發展。除非對征求意見稿進行系統性重大修改,否則不應出臺。
自網絡專車業務開展以來,暴力沖突一再上演。2015-06-15,武漢漢陽區運管部門對一名專車司機進行查處并扣車,引發了上百名專車司機的武力對抗,最終特警出動才維持住秩序;而在2015-06-12,杭州兩名當地出租車司機疑似“釣魚”專車司機,引發了大量專車司機的圍攻,場面一度失控,最終杭州西湖警方出警才平息了事端;再往前推,2015-06-10,廣州也發生了疑似交委“釣魚執法”專車的事件,引來了上百名專車司機的聲援和抗議,最終以專車的勝利而收場。而結束暴力沖突的重任似乎落在了即將出臺的全國性約租車管理辦法上——專車到底合不合法、是取締還是規范,大家都需要一個權威答案。
自2015年以來,出租車罷運事件在長春、南京、濟南、成都等多地時有發生。頻繁罷運背后是出租車司機迫切的危機感,這種危機感主要來自專車沖擊導致的收入下降:專車收費低、車況好、服務佳,出租車從過去人人追逐的香餑餑變成了如今人人嫌棄的丑小鴨;而對于出租車牌照擁有者來說,專車盛行也導致了牌照價值的持續走低。于是,通過罷運呼吁規范專車,甚至走極端路線——“釣魚”專車司機成為了很多城市出租車司機的做法。同時,專車司機的數量也出現了爆發式增長,面對出租車的排擠,他們也學會了“抱團取暖”。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130多萬輛出租車,粗略計算,出租車司機群體總量或將超過200萬人。而根據滴滴快的總裁柳青的預計,截至2015年年底,專車司機人數或將超過100萬。發生在這兩大百萬級規模群體之間的利益糾葛,如果得不到及時、合理的調解,武力對峙或將成為常態。
在這種矛盾升級的緊急情況下,出租車管理意見和辦法征求意見迅速出臺。交通部部長楊傳堂曾經公開表示,在專車問題上要鼓勵創新、規范管理。但在正式的法律條文形成之前,各地的實際做法卻不盡相同。目前,大部分專車被運管部門查扣時的罪名和黑車一樣,依據的是國務院行政法規《道路運輸管理條例》第63條,“沒有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均屬于違法運營”。專車需要名分,而在正式擁有名分之前,專車還得繼續背負“黑車”的罪名,并承受管理部門上下看法不一造成的壓力。
3 結論
對于上述支持暫緩辦法的專家的觀點,雖然有理可依,但仍不能成為專車暫緩出臺規范化政策的理由。因為無論利益如何驅使,管理仍是第一位的。不管是在緩解道路擁堵壓力上,還是在民眾出行安全等問題上,沒有統一、規范的管理辦法,將無法給百姓帶來切實有效的保障。在鼓勵創新方面,相信專車將會有條件合法。屆時,專車平臺、租賃公司、車輛和司機都將“持證上崗”,車輛檔次將高于出租車,定價方面或許會由政府指導。結果很可能像2014年剛問世時一樣,專車回到對中高端人群的服務上,而目前主攻低端市場的快車、人民優步很可能消失。在規范管理方面,專車平臺將在安全和服務上承擔更多責任,比如,提供更有保障的保險產品、加強對司機的背景調查和資質考核、依法納稅等。近期,專車安全事件時有發生,這也為專車規范管理敲響了警鐘。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新規出臺,專車之爭將翻開新的篇章。期待《征求意見稿》能更快更好地作出修正并出臺新規,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加便利的新型出行方式。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