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森
摘 要:建立和升級電廠燃料管理系統是改善電廠經營情況、提升企業效益的必然手段和根本途徑。通過對當前電廠燃料管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套系統設計方案,以期為電廠燃料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電廠;燃料管理系統;燃料供應;設計方案
中圖分類號:TM621.2;TP3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24.050
1 需求概述
燃料供應是電廠運營的基礎。據統計,在我國火力發電廠的平均發電總成本中,燃料成本高達75%以上,因此,降低燃料成本是降低電廠發電成本的必然手段,也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燃料管理就是通過對燃料的管理控制,提高其使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對電力企業來說,燃料供應和管理工作是其正常運行的前提條件,高效的燃料管理是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的主要方法。因此,建設和改善燃料管理系統是電廠提高燃料效率、降低燃料成本、提升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措施。
2 系統總體設計
2.1 設計原則
電廠企業燃料管理系統的總體規劃必須從電廠的實際生產情況出發。通過分析電廠的實際需求,設計了一套科學的電廠燃料管理系統。該系統的運行具有實用性、經濟性、可靠性和先進性,能夠進一步推動企業經營和發展。系統構建的核心在于實用性,即在保證系統運營效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完成相關改建,構建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更新、升級平臺。
為了保證系統的有效運營,在構建信息管理平臺時,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①可靠性。系統運行穩定,故障率低。②方便性。系統維護方便,不影響生產全局。③先進性。系統數據管理和處理技術比較先進。④開放性與可拓展性。系統可更新性強,隨著企業的發展,系統可以不斷拓展其功能。⑤安全性和保密性。安全備份數據,同時,在系統運行過程中,要分級劃分管理權限,并對部分功能作權限調用。⑥規范性。系統設定和運行要符合行業規范。
2.2 設計框架
2.2.1 總體框架
以電廠的實際管理情況為基礎,將燃料管理系統分為4個子系統,即煤炭計劃子系統、收耗存管理子系統、報表管理子系統和系統管理子系統,并將每個子系統分為幾個小模塊。
2.2.2 模塊設計
2.2.2.1 煤炭計劃子系統
在制訂煤炭需求計劃時,必須依據計劃部門的供熱計劃和發電計劃計算出耗煤總量,然后編制煤炭需求報告書和采購計劃申請書,經過各級主管領導審批后,最終下達煤炭供應計劃完成采購任務。
2.2.2.2 收耗存管理子系統
由庫房管理煤炭的采購、接收工作和日常消耗。
2.2.2.3 報表管理子系統
依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將相關數據制成報表。
2.2.2.4 系統管理子系統
定期檢查、維護系統用戶管理和用戶權限,以確保信息的安全。
2.3 技術應用
由于系統運行數據比較復雜、信息量大、設備分布散,所以,僅憑人工管理燃料會出現管理滯后,無法有效指導生產,導致企業運營擁堵的情況。鑒于此,應用關鍵技術對煤炭的信息化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3.1 二次編碼
煤炭采樣后,將相關信息錄入系統,由系統隨機選擇一次碼,并對應供煤企業的信息。在制樣過程中,系統會依據一次碼生成一個二次碼。各崗位的員工只擁有自己工作權限內的系統隨機生成的條碼,無法了解其他流程中的信息,不能違規操作。運用二次編碼技術,不僅保證了燃料采購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還實現了燃料全過程的封閉管理。
2.3.2 內網技術
建立系統內網,構建防火墻,采用光電轉換模塊和光纖傳輸等數據傳輸技術實現相關工作流程和設備的聯網作業。將量熱儀、測硫儀、地中衡計量設備等連接起來,系統服務器能夠及時收集到化驗結果,并保存相關數據。
2.3.3 網絡安全技術
2.3.3.1 防火墻建設
為了確保系統的安全性,需要在燃料數據內網與外網之間建立防火墻,并構建“三層兩網”模式,將燃料內網和外部網絡隔離,以保證燃料專網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3.3.2 ACL訪問控制列表
訪問控制過濾規則、服務控制規則和使用端口控制規則可以形成內網的第一道防線,實現對各系統訪問間的控制和邏輯隔離。
2.3.3.3 VLAN虛擬局域網技術
將外網到內網的通信改為點到點的通信,對VLAN作隔離處理。VLAN間采用訪問控制策略提高網絡整體的安全性。
2.3.4 RAID技術
為了確保設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統采用的是具有RAID技術的服務器。RAID技術使用較多的小容量磁盤來滿足數據的大量存儲和處理需求,從而增強數據存儲的可靠性和冗余度,有效確保各類數據的安全性和數據庫的穩定性。
2.3.5 軟件專用平臺技術
采用高級編繪語言開發燃料管理系統平臺時,其程序界面直觀、可操作性強,可以滿足數據信息的錄入、管理、分析和報表生成等需求。
3 系統效果
燃料管理系統投入使用后,其經營管理具有高效性,數據傳輸和保存穩定、安全,能夠及時將燃料管理情況傳遞給企業相關部門,為電廠管理者的經營決策提供依據。有效的燃料管理不僅能達到減少電廠運行成本的目的,還能顯著提高電廠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4 結論
燃料系統采用先進的管理模式管理和控制煤炭從計劃到使用所經過的各個部門和各個流程,并完成燃料管理系統的信息化操作,進一步提高了電廠燃料管理的工作效率,使原來的燃料管理工作發生了質的變化。該管理系統實現了對燃料全過程計算機的管理,使各級管理人員調閱系統信息和數據時更加便捷,并通過系統的分析結果作出相應的決策,以保障決策的準確性。提高各部門的工作效率能夠為電廠實現節能減排和網絡化、智能化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燃料管理系統會根據企業的相關數據分析市場需求和企業計劃,提高采購供應工作的預見性。因此,燃料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對電廠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黃建勇.電廠燃料管理系統解決方案[J].自動化博覽,2012(5).
[2]楊寧.電廠燃料管理系統解決方案綜述[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12).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