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望鵬(海南科技職業學院,海南 海口 570100)
選取粉末的粘聚力作為表證中藥提取物粉末粘性的定量指標。中藥提取物粉末的粘性表現為粘附團聚的特征,本質上是粉末微粒間相互作用力—粘聚力的作用結果。根據粉體力學的有關原理,通過剪切試驗,根據中藥提取物粉末的破壞包絡線,求取粉末粘聚力。
使用ZJ型應變控制式直剪儀,選取400Kpa加固力作用5分鐘的預壓方式,分別在50kpa,100kpa,200kpa,300kpa,400kpa垂直壓力下進行直接剪切試驗,測量粉末的抗剪強度,進行直線回歸,求取粉體的粘聚力。每個壓力點下的剪切實驗,至少做三次,三次實驗結果的標準差,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測量后的粉體,及時測量含水率。含水率的測量按2005版中國藥典附錄ⅨH水份測定法之烘干法,從同一物料中抽取三份供試品,進行測定.

Linear model Poly1:(線性回歸直線方程)
f(x)=p1*x+p2
Coefficients(with 95%confidence bounds):(回歸系數)(95%置信區間)
p1=0.00429(0.003854,0.004726)
p2=0.03305(-0.07413,0.1402)
Goodness of fit:(擬合度)
SSE:0.004612 (最小誤差平方和)
R-square:0.997 (決定系數/復相關系數)
Adjusted R-square:0.9959(修正的決定系數/修正的復相關系數)
RMSE:0.03921(相對均方誤差)
C=0.003305x1.894kpa=0.06260kpa=62.60pa
3.1 中藥提取物粉末的制備
3.1.1 肺形狀草提取物粉末
將適量肺形草藥材,粉碎,加入70%乙醇,熱回流提取三次,合并醇提取液,旋轉蒸發至稠浸膏狀。60℃真空干燥后,粉碎即得。
3.1.2 中藥復方板藍大青顆粒提取物粉末
板蘭根、大青葉兩味(2:3),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煎煮至稠浸膏。60℃真空干燥后粉碎即得。
3.1.3 中藥復方強力寧片提取物粉末
刺五加,枸杞子二味(1:1),將刺五加粉碎成粗粉,再加入枸杞子一起粉
碎成粗粉,60%乙醇熱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8倍量溶劑,回流2小時;第二次,6倍量溶劑,回流2小時;第三次,6倍量溶劑,回流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回收乙醇,旋蒸至稠膏狀。60℃真空干燥后粉碎即得。
3.1.4 清熱止咳口服液提取物粉末(復方源于2005版《中國藥典》)
麻黃,苦杏仁(炒),石膏,甘草,黃芩,板藍根,北豆根七味,處方比例;麻黃,石膏加水煎煮30分鐘,再加入苦杏仁等五味,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加95%乙醇至40%含醇量,靜置24小時,回收乙醇,旋蒸至稠浸膏狀,60℃真空干燥得干浸膏,粉碎過80目篩,即得。
3.1.5 中藥復方粉末直接壓片處方配備
清熱止咳口服液提取物Eudragit-E100包衣料44.2%,PVPP10%,Cellactose-80乳糖9.8%,硬脂酸鎂1%,SMCC Pro?solv-50和Pearlitol-200SD 35%為基本處方,SMCC Prosolv-50和Pearlitol-200SD分別按1.5:1,1.3:1,0.8:1,0.3:1和0.1:1配比組成五組處方
實驗結果表明:不同藥材提取物粉末的粘性,存在差異。同一種中藥提取物粉末,含水率不同,粘性值差別很大,在一定的范圍內,其粘性有隨含水率增加而增大的趨勢。
結果顯示:五種不同配比的處方,粘性值各不相同,表明在基本處方不變
的條件下,通過改變相關輔料配比,可以改變處方的粘性。達到改善粉末直接壓片的成型性。
5.1 采用采用ZJ應變控制式直剪儀(輕便)測量中藥提取物粉末及其他藥用粉
末粘性的實驗方法,可以有效地區分不同提取物、不同前處理工藝生產的提取物、不同輔料以及同種輔料不同配比處方粉末粘性的大小,能滿足處方優化設計,輔料篩選,工藝選擇對粘性定量表征的要求。
5.2 對中藥提取物粉末粘性值的測量應特別注意含水率的影響,有的中藥提取物粉末,在含水率很小時,粘性值并不大。
[1]化學工程手冊編輯委員會,化學工程手冊.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89.
[2]M.E.Fayed,L.Otten,粉體工程手冊.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2.
[3]陸厚根編譯,粉體工程學概論.上海:同濟大學科學技術情報站,1987.
[4]張佑林,程輝,朱昆泉,粉體剪切試驗及其裝置.武漢工業大學學報,1995,17(3):79-83.
[5]高春生,單利,崔光華等,粉末直接壓片工藝主要輔料的流動性研究.科學技術與工程,2004,4(50):367-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