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資訊4則
2015年2月28日,工信部發布《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 年至 2016 年)》提出,3D 打印的發展目標為到 2016 年,我國將初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增材制造(俗稱“3D 打印”)產業體系,整體技術水平保持與國際同步。5月 19日《中國制造 2025》方案出臺,作為一項前沿性的基礎性制造技術,3D 打印在醫療方面的應用也被涵蓋入中國官方未來 10 年大力推動的重點領域之中。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來實現的。常在模具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漸用于一些產品的直接制造,已經有使用這種技術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該技術在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信息系統、土木工程、槍支以及其他領域都有所應用。目前全球 3D 打印產業鏈構建完成,幾乎每隔兩到三年就能看到材料、技術或產品上的重大突破,行業所需要等待的只是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根據相關數據分析,未來 3D 打印行業仍將保持高速增長,2018 年全球 3D 打印銷售總收入將突破 100 億美元,2020 年總收入將達到 214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 32%。當前 3D 打印技術、材料均已步入成熟,隨著行業并購的持續和更完美產品的誕生,相比減材制造的優勢會更加顯著,年均30% 的收入增速完全能夠做到。
中國是基礎專利到期最大贏家。受益海外專利到期,國內設備制造進程大幅加快,桌面級市場迅速爆發。憑借多年制造業大國積累的工業基礎,中國已成為 3D 打印發展大潮中最具潛力的競爭者。股市運作邏輯之一就是對行業未來的預期,如果預期是美好的,未來想象空間是巨大的,那么股價的上行空間也是值得預期的,因而,3D 打印相關的個股值得深度發掘和適當布局。
來源:天信投資
由步森集團、浙江旭峰建材集團聯合投資的浙江益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正式掛牌上市,成為全國預拌砂漿行業上市“第一股”。
“益森科技”是全省預拌砂漿行業龍頭企業,近年來一直致力于預拌砂漿研發、生產和銷售,是 全省首家通過清潔生產考核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企業創立的全國首家省級預拌砂漿研究中心更是成為我省預拌砂漿行業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高層次學術交 流的重要基地,累計為全國預拌砂漿行業培訓技術和應用人才逾千名。企業承擔全省產業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的研究和開發重任,其研究采用的現代化機械泵 送、噴涂工藝替代傳統建筑施工的“機器換人”方式,推動了預拌砂漿產業高質量、高速度、高效益發展。近 年來,“益森科技”立足創新驅動發展,實行創新項目 20多項,其中 7 項列入省新產品試制計劃,3 項列入市、區科技計劃項目,2 項列入循環經濟發展計劃,1 項列入省示范推廣項目計劃。企業開發的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先后獲得 12項科技成果、20 多項國家專利,產值、利潤連續三年增長超過 100%,并于 2014 年榮獲全國預拌砂漿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榮譽。
“益森科技”成功登陸新三板是越城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生動體現,對越城區其他領 域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上市后,“益森科技”進一步完善科學合理的法人治理結構,借助資本市場的力 量,在研發創新、市場開拓等方面有效提高運作管理水平,為減少城市建筑揚塵、提高建筑施工質量、改善施工環境、創建生態宜居城市作出新的貢獻。
來源:中國干混砂漿網
2015年1~4月份,全國共出口水泥 282.43 萬噸,同比下滑4.68%,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為 0.44%,出口熟料 176.86萬噸,同比增長 35.15%;共進口水泥 3.73萬噸,同比下滑60.61%,進口熟料 0.02 萬噸,同比下滑 99.72%。
來源:中國混凝土機械網
從發改委處獲悉,繼“七大工程包”和“六大領域消費工程”后,發改委第三批投資儲備項目即將公布,其中涉及軌道交通和新興產業。
從發改委方面了解到,第三批戰略重大項目重點涉及“一帶一路”交通走廊、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
而為了配合工程包快速落地,決策層不但推出了有助于拓寬融資渠道的多項政策,而且還派出督查組前往各地督查,推動重大穩增長工程盡快落地。
穩投資再發力
近期,發改委可謂激情澎湃,穩增長政策一波接著一波。在地方,包括陜西、遼寧、云南、吉林、廣西、江西、湖北等多省份,也隨之相繼發布“地方版”穩增長項目。
6月 1日,湖州市 63 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 269 億元,涉及先進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每個項目投資額均在1億元以上。
此前的 5月 28日~30日,海南省副省長毛超峰率隊赴儋州、海口、瓊中、瓊海等地,并召開中央投資未開工項目督辦會,承諾按時間表、路線圖準時開工。“為督促中央投資項目盡快開工,由省領導帶隊上門服務,約談 19 個市縣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并簽下責任狀。”海南省發改委一位官員透露,此次會議要求各市縣直接匯報每個項目未開工的具體原因。
5月 25日,遼寧省代省長陳求發提出,要把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調結構戰略布局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而廣西提出的投資目標更為具體,其包括二季度完成投資 4635 億元,上半年累計投資 7090 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 46%;三季度完成投資 3390 億元,前三季度累計 10480 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68%,四季度完成投資 4930 億元,確保全面完成全年 15410億元的目標。
云南也提出重點項目上半年完成投資 1000 億元,全年完成投資 2600 億元;湖北則提出,力爭全省全年在建億元以上重大項目不低于 9000 個,完成投資超過 1.5 萬億元。
相比之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被各地方視為提振經濟的不二之選。再加上發改委不到一周時間內先后批復的 4 個鐵路項目、5 個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共計 4587.68 億元的投資,交通軌道已成為此輪穩增長的投資主力。
為了盡快落實這些項目,吉林省提出,要積極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加快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廣西則提出要創新投融資模式,在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市政等基礎設施和公共領域開展特許經營,吸引和擴大社會有效投資。
“從今年開始就沒有再通過地方融資平臺融資了,現在都是通過 PPP 的方式在做。”6月 2日,四川省一位不具姓名官員透露。此外,發行地方債券也是一個重要的融資途徑。目前,已有江蘇、天津、河北、山東、重慶、安徽、貴州等多個省市公布了 2015 年首批一般債券發行額度及期限。
督查項目盡快落地
而為了保證項目盡快落地,國務院近期發出通知,將派督查組到各地督查。根據國務院規定,5月 31日前,各地區、各部門開展自查并向國務院上報自查報告;6月 1日至 6月 15日,國務院派出 11 個督查組赴有關部門和部分省(區、市)進行實地督查;6月 25日前,將督查結果上報國務院。
“此次督查采取全面自查、實地督查等方式,目的也是穩增長。”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張漢亞表示。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 5月的一次簡政放權會議上指出,穩增長必須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而當前投資仍處于下行狀態,像重大水利工程、中西部鐵路、棚戶區改造、城市基礎設施等,有的項目批了,中央投資也到位了,但就是遲遲開不了工,錢也花不出去。其中,“有不作為的問題,但確實還有審批慢、審批難、環節多的問題,影響了投資進度。”與此同時,目前各省市也都在派督查組,對各地的投資項目及各個穩增長的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調研。
近日陜西發改委調查中央投資項目情況時發現,很多項目進展慢。截至 2015 年 4月底,抽查 2014 年中央投資項目113 個,34 個項目未開工,開工率為 69%,西安市開工率僅僅 42.9%、渭南市僅僅 50%。甚至 2013 年及以前年度未開工的 410 個項目中,迄今仍有 174 個未開工。
“盡管很多項目中央資金早已下發,但各地的配套資金籌備不足,致使中央投資長期閑置賬上,未能發揮效益。”陜西省發改委相關官員向記者坦言,目前陜西已派出人大、市政府等多個部門的相關人士,帶頭協調各個項目的進展情況,解決投資進度慢的問題。
事實上,這種情況不止陜西,全國其他各地也均有發生。
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劉慧勇建議,下一步應該繼續放松對投資規模的控制。劉慧勇認為,目前地方投資慢,還需要解決預算法修改、資本金比例和發債比例等問題。
來源:中國水泥網

2015年5月份全國部分城市商品混凝土市場價格元/m3

注:上述價格來源于各地混凝土協會、通訊員及企業綜合報價,價格可能與市場價格有一些誤差,此價格僅供參考,不作為預算計價部門使用。另該價格為不含混凝土的泵送費及特殊施工費用(包含部分運費,運費視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