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就是一種美
知識面前,人人平等;公共福利面前,人人平等。當作為讀者的我們,都能尊重和平等看待更多乞丐和拾荒者,進入公共圖書館時,無論他們是來讀書還是來休息,那將是文明的體現。
杭州圖書館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因此就有乞丐和拾荒者進門閱覽。圖書館對他們的唯一要求就是先把手洗干凈再閱讀。有人無法接受,找到褚館長說,允許乞丐和拾荒者進館是對其他讀者的不尊重。褚館長回答:“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但您有權利選擇離開。”近日,這則故事在微博上傳播,溫暖了無數網友。網友們表示,杭州圖書館如此有愛,我們就應該為其點贊!

網友“洛菲菲”:我曾看到一些乞丐和拾荒者很認真地看《參考消息》和《光明日報》,他們也關注國內外大事,閱讀層次不見得比其他人低。在圖書館里,他們就和普通人一樣,不應視其為另類。
網友“禾刀”:乞丐處于社會底層,社會公共保障政策的堅實與公平,事關他們的基本生活質量。
網友“明王”:杭州圖書館這個“最溫暖圖書館”,它履行了公共機構的職責,讓大家感受到了平等帶來的陽光。
76歲的流浪漢章楷,每周去杭州圖書館兩三次,平時最愛看時政類書籍。盡管渾身污漬,但他每次看書前都會洗手,生怕把書弄臟了。杭州圖書館不僅允許流浪漢入館,還允許他們攜帶行李,這群流浪漢在這里安靜閱讀,直到閉館才肯離場。這樣的圖書館,溫暖!
乞丐需要的不僅僅是溫飽和一張回家的車票,他們和我們一樣也需要書籍和閱讀,當社會可以給他們提供這種平等的機會時,這是多么和諧的社會景象。其實這本就是屬于他們的權利,只是很多時侯他們的這種權利沒有得到體現,沒有被尊重。褚館長的這句話之所以感動了那么多的人,不僅僅是因為他給了弱者以尊嚴,更是給了社會一把眾生平等的標尺。
今日話題:關于杭州圖書館允許乞丐進入,你是支持派還是反對派?
結語: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目前的杭州圖書館,也正在努力朝這個方向邁進。公共圖書館本就是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它的職能就是保障每一個公民自由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權利,任何人在享受圖書館服務上都是平等的。所以,在我們眼里,不應該有所謂的特殊讀者,任何一個有夢想的人都值得尊重!
本刊編輯部整理
欄目主持人:向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