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林 ,魏凡童,張大楊
(1.重慶郵電大學通信新技術應用研究中心,重慶400065;2.重慶信科設計有限公司,重慶400065)
LI Xiaolin1,2* ,WEI Fantong1,ZHANGDayang1
(1.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Research Centre for Application of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Chongqing 400065,China;2.Chong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Co.,Ltd,Chong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Co.,LTD,Chongqing400065,China)
圓極化微帶天線具有極化旋向正交性而具備很強的抗多徑干擾能力,因此在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近年來,在極化隔離、抗多徑特性要求較高的衛星導航領域,系統對微帶天線提出了多頻段多種極化工作的要求,特別是雙圓極化性能。雙頻雙圓極化天線在不同頻段輻射正交的圓極化波,實現了天線的收發共用從而提高了通信容量。
目前,實現多頻圓極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種:一是單層介質多貼片結構[1-3],通過各貼片的尺寸來確定頻率點,兩貼片分別工作于主模和高次模,這種結構較為簡單、剖面低且便于工程實現;二是采用雙層或多層貼片的層疊結構[4-7],各層貼片分別輻射不同頻段的電磁波,這種天線由于多層結構導致剖面增加且加工較為復雜。
在研究比較了這些結構之后,提出一種新型的可以覆蓋北斗導航系統收發3個工作頻段的天線,采用線極化和圓極化多種極化方式組合的形式。其結構為在單個圓形貼片上開環形槽,兩個圓形貼片相互嵌套,內外兩部分貼片分別諧振高低端頻率,從而實現雙頻的性能,在兩部分貼片上分別開成對的微繞凸口,兩對凸口呈正交位置,從而使兩個頻段分別輻射不同旋向的圓極化波;而另一線極化波工作頻段則通過開孔耦合饋電的形式實現。利用單饋形式實現圓極化,由于不需功分器等饋電網絡而結構簡潔、緊湊,其設計難度遠遠超過多點饋電圓極化微帶天線。
依據此設計方法,進行仿真分析與優化后,提出了天線最終結構,給出最佳尺寸,并對天線進行了加工和實測。
根據北斗導航衛星終端收發共用天線的要求,發射天線上行極化方式為左旋圓極化,中心頻率為1 616 MHz,接收天線下行為右旋圓極化,中心頻率為2 491 MHz。
設計的天線結構如圖1所示,由兩層印刷銅箔的介質板、空氣層和接地板構成。上下層介質板均采用相對介電常數為2.65的聚四氟乙烯材料F4B265,介質板半徑均為55 mm。其中上層貼片實現雙頻雙圓極化性能,通過圓形貼片左右對稱位置上突出小矩形產生微擾,通過內外層的微擾量,調節兩諧振點處的圓極化性能。通過對矩形深度L1L2,寬度W1W2W3的優化設計和饋電位置的調節,分離出兩個空間正交、幅度相等、相位差90°的簡并模,實現兩個頻段左右旋圓極化信號。下層貼片實現另一線極化工作頻段,采用在圓形輻射貼片上挖孔,通過與饋電探針的耦合實現,通過調節挖孔的位置和半徑R5,即可實現良好的阻抗匹配。饋電方式采用單個探針底饋結合容性托盤耦合饋電,一層很薄的空氣層的引入,降低了介質層的有效介電常數,降低了微帶天線的Q值,以達到增加帶寬的目的。由于空氣層的引入,饋電探針較長,較大的感抗使得阻抗特性惡化,于是,通過加入容性圓鐵片,可有效地抵消探針的電感,在實現多頻性能的同時,還有效地拓寬了微帶天線的帶寬。這款天線著重實現北斗三頻天線,同時達到良好的輻射特性及圓極化性能。但未詳細研究天線小型化,在后期工作中還需做進一步研究。

圖1 天線結構圖
通過由微帶線空腔模型理論,可初步計算得到天線的貼片尺寸。由腔模理論可知,工作在TMmn模時圓形微帶天線的諧振頻率與貼片尺寸之間的關系為

式中,a為貼片的物理半徑,c為自由空間光速,εe是介質板的介電常數,令Jm(χmn)'=0,χ'mn為m階貝塞爾函數Jm導數的第n個零點,由于該天線諧振在基模 TM11,這里取 χ'11=1.841,fmn為貼片諧振頻率,介質基片上貼片的低頻和高頻諧振頻率分別由R1和 R2確定,R1、R2可通過式(1)初步確定[8-9]。
建立天線模型,經過反復優化調整,通過調節各個參量,確定天線最終的尺寸為:
h=1.5 mm,hair=6 mm,t=11.7 mm,R1=38.2 mm,R2=30.8 mm,R3=31.8 mm,R4=5.1 mm,R5=17.9 mm,R6=36.25 mm,L1=3.4 mm,L2=4.17 mm,W1=7.2 mm,W2=10 mm,W3=6.2 mm。
通過調節各個參量,經過仿真優化,得到了比較滿意的仿真結果,根據仿真優化參數,加工出微帶天線的實物,天線上下板子分別打4孔,用塑料支撐柱和塑料螺絲加以固定,如圖2所示。為了驗證仿真結果的準確性,采用Agilent E8803A矢量網絡分析儀進行了電測量,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未能對天線的方向圖、軸比等電參數進行實際測量,僅測量了天線的S參數,并將實測和仿真結果進行了對比。

圖2 天線樣件
圖3、圖4分別給出了天線三頻點處的回波損耗以及軸比曲線。

圖3 天線在1 268 MHz、1 616 MHz、2 491 MHz三頻點附近頻帶的回波損耗曲線

圖4 天線在1 616 MHz、2 491 MHz兩頻點附近頻帶的仿真軸比曲線
圖3可以得出,天線在1 268 MHz頻段VSWR≤2的阻抗帶寬為8 MHz(約為0.63%),該頻段阻抗帶寬稍窄,但對于北斗窄帶系統而言依然適用;在1 616 MHz,頻段VSWR≤2的阻抗帶寬為97 MHz(約為5.9%);在2491 MHz頻段阻抗帶寬為120 MHz(約為5.4%),對于微帶圓極化天線單點饋電形式而言,阻抗帶寬均達到了設計要求。實物加工時,由于焊接操作誤差,基片介電常數的不均勻以及測試環境的影響,導致諧振頻率點略微有所偏移,但均在可控范圍,實測結果基本與仿真吻合,天線匹配良好。
圖4可以得出1 616 MHz及2 491 MHz頻段良好的圓極化性能,1 616 MHz及2 491 MHz頻點最大輻射方向軸比分別為1.5 dB、0.8 dB,其3 dB軸比帶寬分別為26 MHz(約為1.6%)和28 MHz(約為1.2%),完全滿足北斗導航左右旋圓極化的頻帶收發應用。
圖5給出了3個頻段的增益曲線,在1 268 MHz、1 616 MHz、2 491 MHz 三頻點處,增益分別為5.4 dB、8 dB、8 dB,(1 268 ±5)MHz帶寬內天線的增益約在5 dBi以上,(1 616±70)MHz和(2 491±60)MHz帶寬內天線的增益約在6 dBi以上。

圖5 天線在三頻帶上的增益曲線

圖6 天線在三頻點的仿真方向圖
圖6分別給出了天線在3個頻點處的歸一化輻射方向圖,其中0度方向為天線輻射面法線方向。1 616 MHz頻點,在θ=0°方向上,LHCP電平大于其交叉極化電平21 dB,在 -27°≤θ≤48°,LHCP 電平大于RHCP電平15 dB以上。2 491 MHz頻點,在θ=0°方向上,RHCP電平大于其交叉極化電平21 dB,在 -51°≤θ≤90°,RHCP 電平大于 LHCP 電平15 dB以上。可見,該天線具有很強的抑制交叉極化和抗多徑干擾的能力。
提出了一種單點同軸饋電的共口徑三頻三極化微帶天線,可覆蓋北斗系統的3個工作頻段。天線共兩層結構,可分別實現兩個不同旋向的圓極化頻段與線極化頻段。天線在1 268 MHz工作頻段阻抗帶寬為8 MHz(0.63%);在1 616 MHz工作頻段為阻抗帶寬為 97 MHz(5.9%),3 dB 軸比帶寬為 26 MHz(1.6%);在2 491 MHz工作頻段,阻抗帶寬為120 MHz(5.4%),3 dB 軸比帶寬為28 MHz(1.12%)。阻抗電測結果驗證了天線實用可行。而天線在1 268 MHz為線極化,在1 616 MHz實現左旋圓極化,在2 491 MHz實現右旋圓極化,因此適用于北斗導航終端收發共用,簡化了系統。且該天線只包含兩層1.5 mm厚度的介質基板和一層很薄的空氣層,具有低造價、低剖面等優點,使應用更加靈活,應用前景廣泛。
[1] 吳家國,周曉明.一種應用于GPS和WLAN的高增益雙頻天線的設計[J].電子技術應用,2012,38(7):113-115.
[2] 朱艷玲,劉琳琳,張福順,等.新型共口徑雙頻雙圓極化微帶天線設計[J].微波學報,2007,23(6):40 -43.
[3] 王玉峰,林鑫超,何帥,等.一種雙頻雙圓極化微帶天線的設計[J].微波學報,2010,26(S1):188-190.
[4] Oluyemi P Falade,Masood Ur Rehmanetc.Single Feed Stacked Patch Circular Polarized Antenna for Triple Band GPS Receiv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2012,60(10):4479-4484.
[5] Ding Kang,Yu Tongbin,GUAN Dongfang,et al.Stacked Tri-Bandcircularly Polarized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for CNSSApplications[C]//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 and Automation,2013:303 -306.
[6] Circularly Polarized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for CNSS Applications[C]//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 and Automation,2013:303 -306.
[7] 桂小英,裴進明,裴睿,等.層疊北斗雙頻微帶天線圓極化比較研究[J].微波學報,2012,28(S3):103 -105.
[8] 鐘順時.天線理論與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296-303.
[9] 林昌祿.天線工程手冊[M].北京:電子業出版社,2002:77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