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秉衛


函數奇偶性的高考要求是“理解函數的奇偶性,會判斷函數的奇偶性”。一般來講,在判斷函數奇偶性時出錯的主要原因有:“忽視定義域”、“函數形式沒簡化”、“判斷方法出錯”、“忽視函數既奇又偶的特例”、“判斷原則出錯”。下面針對這幾個方面進行舉例剖析。
一、注意“定義域”對稱否
在奇偶性的判斷中,確定函數定義域應放在第一位,因為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是函數奇偶性的前提,解題時不可忽視其作用。
錯解分析:上述解法忽視了對函數定義域的對稱性的判斷,因此產生了錯解。
由于定義域不關于原點對稱,因此f(x)為非奇非偶函數。
二、注意“函數形式”簡化否
判斷函數的奇偶性,能化簡的要先化簡,這樣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可以避免出錯。
三、注意“判斷方法”最優否
判斷函數的奇偶性,可用“求和法”或“作商法”。選擇恰當的方法十分重要,且可以簡化運算、提高解題效率。
四、注意“特例情況”處理否
函數f(x)=0既是奇函數,也是偶函數。有時函數解析式是以其他形式出現的,卻容易被忽視。
五、注意“判斷原則”出錯否
函數奇偶性的判斷有兩大原則:一是要注意定義域是否關于原點對稱,二是先化簡再判斷。對于比較復雜的解析式,應先化簡再判斷,在判斷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的基礎上再判斷函數的奇偶性。
錯解分析:上述解法忽視了分子對定義域的約束作用。函數的奇偶性的判斷主要有兩步:一是判斷函數的定義域是否關于原點對稱,二是對能化簡的解析式進行化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