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霍俟明 欄目主持_大 衛
黑色木風箱
文_霍俟明 欄目主持_大 衛

此時,故地的菜園
并沒有昨夜高速路上貨運卡車的轟響
我再次回到故鄉的風箱
我熟悉那黑色的暗門
經常在秋天撥開那小小的橫擋
盡管它磨損得厲害
是的,里面一直有一座
夜晚的花園
不是斑馬,是一匹黑馬在黑夜里
那些花朵,父母親手栽過的
高過了紅色的稀疏房頂
高過了銀色鐵片抖動的樹梢
我喜歡聽風箱唱歌的聲音,喜歡它渾厚的大嗓門,它把話都說給火聽,而少年是寂寞的,童年也是。風箱是勞動的一部分,它把空氣不停地輸送到灶膛里,它讓麥秸、稻草、玉米稈、樹葉、木柴長出炊煙,它憑三寸不爛之舌(風箱是有舌頭的),讓這些農作物拿出它們心中最溫暖的部分,而那些燃燒后的灰燼,仿佛睡去的馬群。這首詩在純粹、簡潔、安靜中藏著凜冽與顫抖。時下的農村,風箱已經成為記憶的一部分,與它一同消失的還有故鄉、童年、炊煙……作者感嘆那是“一匹黑馬在黑夜里”,這是一個給人無限聯想的句子,我們常感慨,時光流逝若白駒過隙,而“一匹黑馬在黑夜里”,是夢迷失在夢里,風消失在風里,是花瓣落在薄薄的影子里。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聆聽編輯的傾情朗誦。我們很樂意分享你的朗誦版本或聆聽感受,歡迎通過微信發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