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三日那天,北京城艷陽高照、藍天如洗,全中國的目光都聚集到天安門城樓前。
這是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盛大閱兵:鮮紅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習近平主席乘坐紅旗轎車駛過長安街旁站立整齊劃一的軍人隊伍,抗戰老兵方隊乘坐汽車向現場的觀眾揮手敬禮,受閱方隊踏著完美的步伐展現軍人的英姿,海陸空軍事武器一一亮相,七萬只和平鴿飛向藍天……
有人感慨,我們國家已經擁有了如此先進的軍事武器,早已不是當年的“東亞病夫”;
有人說,你看曾經的領導人,即使白發蒼蒼站在城樓上依然挺直了脊梁;
有人心酸,下一個十年的閱兵儀式,也許再沒有老兵的方隊;
有人想起了周恩來總理,“當年送別您的十里長街,如今已是十里繁華”;
有人目不轉睛的盯著屏幕,想要把這一幕幕永遠記在心里;
而我聽到國歌奏響的時候,便紅了眼眶。
滿溢出心底的驕傲與自豪讓我想像艾青一般高呼“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人類會老去,時間會消失,然后這段記憶將會永遠鮮活、不可磨滅,存在于你我的心里,存在于攝影機記錄下的影片中。
傾全力支持拍攝
作為三大主要視頻拍攝媒體,中央電視臺所用的部分設備、八一電影制片廠軍事片部和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的拍攝用機均為銀河星光提供。張老師表示銀河星光幾乎“掏空了家底”為此次拍攝提供最優的拍攝器材。
隨著膠片的衰落,數字化的崛起,八一電影制片廠正處于轉型中。為了延續八一電影制片廠一貫的電影風格,銀河星光為其提供了全套的技術保障。“我們為八一電影制片廠提供了20臺ARRI的攝影機,其中包括ALEXA 65、ALEXA MINI、AMIRA等型號;另外還搭配了25套索尼PHW-F55 4K數字攝影機,用電影攝影機加上電影鏡頭營造畫面的景深感和質感。”因為天安門城樓的雄偉和長安街的寬闊,還提供了包括佳能50-1000mm、富士99倍和安琴24-290mm等一系列60多支專業鏡頭,在拍攝中突出隊伍點與線的美感,為拍攝錦上添花。
銀河星光的團隊為滿足本次拍攝中央電視臺90個機位拍攝的要求,還提供了多只長達20米的電影級搖臂,波蘭產的45英尺頂級電影電動伸縮臂和斯坦尼康等專業輔助拍攝設備。
此外,他們還為用膠片進行拍攝的中央新影集團提供了15套REDEPIC和一只20米搖臂。
除去上述基本的拍攝設備,銀河星光還為八一電影制片廠軍事片部提供了他們壓箱底的,最頂級的輔助拍攝設備。其中首屈
指的便是Shotover F1六軸陀螺儀。這款陀螺儀產自于美軍工技術中,其穩定性相當好,前幾年甚至對華禁售,本刊在今年6月封面人物——臺灣金馬獎獲獎導演齊柏林的專訪中,他就曾使用過這款設備拍下臺灣的壯麗山河。Shotover六軸陀螺儀可以準確的鎖定拍攝對象,習近平總書記乘坐紅旗車檢閱軍隊時一直在移動,為了保證畫面的穩定,將一臺F1倒掛在第三臺紅旗車上,內置一臺索尼PMW-F55 4K數字攝影機,保證拍攝畫面的穩定。此外,拍攝空中畫面的直升機上也裝載了一臺F1,當飛機滑翔在天空的時候,攝像機便能記錄下平穩高清的畫面。值得一提的還有烏克蘭軍工技術轉民用生產的Flight Head五軸陀螺儀,用高速旋轉的陀螺保證鏡頭的穩定,畫面的優質,裝載在央視20米大搖臂上。
那就是光榮
七月,張建軍帶領著銀河星光團隊光榮地接受了這次勝利日大閱兵拍攝的任務,他帶領十幾人的團隊進駐了位于北京市昌平區的閱兵村。在和天安門廣場1·1建造的閱兵村里,他們與參與閱兵的軍人們朝夕相處,提供拍攝的技術保障。
采訪中,張建軍拿出手機向我們展示在閱兵村中拍下的照片,照片中那些年輕的臉龐或充滿堅毅的神色或青春四溢的笑著。“在閱兵村里,看著軍人們刻苦的訓練,真的能感受到他們就是最可愛的人,為這次的閱兵服務就是一件光榮的事情”是啊,正是千千萬萬的他們在保衛著我們的祖國,穿上軍裝再苦再累都值得。
夏天溜走,秋意漸濃,兩個月的訓練時間很快就結束了;當八月最后一天的日歷被撕下,9月1日晚拍攝設備正式進駐閱兵現場,放置于金水橋和旗桿下,為拍攝領導人的畫面在天安門城樓下的橋窩里搭建了四座高臺;9月2日晚10點全部參與拍攝人員經世紀壇統一安檢后入場,為閱兵做最后的準備。為了方便管理,現場所有的媒體都由中宣部統一調配,每個人都有定點的位置,可移動范圍不能超過方圓三米,除上廁所外不得離開。那天晚上,張建軍坐在屬于他的位置,天安門城樓東觀禮臺27排,靜靜的等待9月3日朝陽的升起。
萬眾期待中,閱兵儀式正式開始。張建軍把持著一臺ARRIALEXA 65攝影機負責拍攝駛過的飛機,為八一廠制作的閱兵紀錄片《勝利大閱兵》提供素材,為了保證此次拍攝的順利,軍事片部采用了一套虛擬技術,也就是在拍攝前對實拍場地用電腦建模,讓攝影師在拍攝前便能夠直觀了解自己所要拍攝的畫面。據張建軍介紹,八一電影制片廠軍事片部的攝影師常年拍攝軍事紀錄片,他們的視角很特別,知道如何拍出軍人最好的畫面,在此基礎上運用新技術,閱兵拍攝的效果更加出色。
作為在現場直擊這一大盛事的中國人,張建軍覺得很光榮,也深深的被現場的氛圍所震動。“我座位的旁邊便是軍樂團,當軍歌響起,那激昂的曲調震撼了我,這是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到的感受。”他的團隊成員也有著同樣的感受,雖然為了此次閱兵公司的業務幾乎停掉,但當閱兵儀式真正開始的那一刻,他們便知道,這一切都那么值得。
4K是潮流,科技必勝
閱兵儀式拍攝中使用的索尼PHW-F55是一臺4K數字攝影機,雖然最后影片的輸出是2K,但張建軍堅持著這樣的觀點“大型的有時效性的事件只有一次,我們必須采用最好的設備最先進的技術去拍攝,哪怕這項技術現在看來是超前的未普及的。”
4K對張建軍來說算是老朋友了,在他看來4K有以下三大優點
1、具有電影感、景深感
2、寬容度大
3、色彩色域寬
這三點也是張建軍在多次使用4K技術拍攝制作中得出的結論。今年早些時間,銀河星光的團隊運用4K拍攝了田沁鑫導演的話劇《生死場》,話劇現場場景十分暗,也不能外加光影響話劇演出的效果,此時4K攝影機的效果就體現的淋漓盡致。“我使用的索尼PHW-F55色彩還原效果非常的好,在感光度開到IS03200的情況下仍然能得到很好的色彩。另外臺游機松下VariCam35的低哚效果非常理想,在拍攝中這兩臺4K機器給了我很大幫助。”6月18日“京東618音樂節”上,張建軍帶領他的團隊也進行了全程4K轉播。眾所周知,音樂節一般在傍晚時分開始,那時候太陽落山,天比較灰暗,轉播的大屏幕又很亮,在只能保證一個因素的情況下拍攝出的畫面不太理想。而618音樂節上,使用4K解決方案的張建軍發現轉播的畫面特別透亮,甚至還有觀眾驚奇的發現轉播屏幕上的畫面比現實的畫面還要好看。即將上演的中英合作戲劇《戰馬》,張建軍也會繼續使用4K解決方案進行拍攝。
4K是如今拍攝技術發展的潮流,但張建軍認為只有緊跟科技的潮流才不會落后。除了在網上搜集最新的科技信息外,張建軍還是各大展會的常客,今年NAB展會上張建軍便見識到了8K技術的先進,巴西世界杯上使用8K拍攝的素材在NAB 8K電影院中播放時,他有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視覺到聽覺都是極大的享受。而在剛剛過去的BIRTV上,張建軍不僅訂購了最新的設備——外掛實時自動定焦設備,利用紅外線在拍攝時可鎖定拍攝對象;其公司還作為展商出展,將他搜集的這些世界領先的器材設備向觀眾展覽。
年少的時候喜歡席慕蓉的散文,尤其喜歡她說她能感受到自己血脈里奔騰流淌著這片土地的血液。那時候的我雖然不懂,但仍然捧著書本憧憬著這份血脈的涌動,好似奔跑在曠野一般自由熱烈。
而今,當我長大。當我明白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意義,血脈里流淌著中國大地的血液,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永恒的記憶,這不應該被遺忘的歷史。
責編/王可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