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和交通銀行在北京簽訂“征信互認銀稅互動”合作框架協議。此次與交通銀行的合作,是稅務總局聯合金融機構支持守信企業健康發展,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又一重要舉措。今后,交通銀行將根據稅務機關提供的企業納稅信用評價結果,向守信企業提供小額信用貸款、出口退稅賬戶托管貸款等信貸及相關金融服務,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總局網站)
今年以來,我國稅務部門更加積極地參與應對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行動計劃、聯合國國際稅收規則制定和稅收情報交換國際規則制定,有力維護我國及發展中國家的稅收權益。截止11月上旬,稅務總局已與聯合國、OECD、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25個國際組織和區域稅收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與11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雙邊稅收合作機制、103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以減少跨國企業的重復征稅、與有關國家雙邊磋商190多例,為跨國企業消除國際重復征稅近300億元。
(經濟日報)
10月1日起,企業注冊登記“三證合一”,告別工商、質檢、稅務分別核發證照,只需領取統一代碼的營業執照即可的時代。截止目前,全國已經建成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5000多個,越來越多的納稅人可以享受到“進一家門,辦兩家事”的便利。
(中國政府網)
國家稅務總局透露,今年以來,開展專項反避稅調查立案250件,預計補繳稅款600多億元。作為G20的創始成員國和2016年即將召開G20的舉辦國,我國積極參與G20國際稅制改革。國家稅務總局專門成立了G20稅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了打擊國際逃避稅、自動情報交換共37項具體工作任務。目前,出臺一般反避稅管理辦法、修訂完善非居民享受協定待遇管理辦法等26項工作任務已經完成。
稅務部門以落實“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為契機,制定了《創新稅收服務與管理助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工作方案》,助力企業“走出去”,公平參與國際競爭。此外,建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稅收溝通機制,充分利用稅收協定項下的雙邊磋商,開通稅務糾紛受理專門通道,為跨境納稅人挽回稅收損失,有效維護了跨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法制日報)

財政部、國稅總局近日發布通知,明確煤炭采掘企業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有關事項。通知規定,煤炭采掘企業購進巷道附屬設備及其相關的應稅貨物、勞務和服務;用于除開拓巷道以外的其他巷道建設和掘進,或者用于巷道回填、露天煤礦生態恢復的應稅貨物、勞務和服務等兩個項目,其進項稅額允許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證券時報)
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再次重申:“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建議》中關于財稅改革的內容,全面延續了三中全會的決定。《建議》重點突出了中央和地方之間的財政體制改革。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這部分表述中,關于央地關系的內容在字數上占到了全部表述的約三分之一。對此,有專家表示,先解決中央和地方之間的收入劃分,是破解央地財政體制難題更可行的切入口。而隨著《建議》出臺,中央和地方之間的收入關系將面臨重構,分稅制也將面臨重大的調整。
(華夏時報)
近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三部門聯合發文,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新政,鼓勵企業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在2008年開始實施的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中作了明確規定,企業的研究開發費用除了當期的費用可以據實扣除之外,還可以加計扣除50%,即按照150%的比例實行扣除。科技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研發費用占GDP的比重達2%。
(光明網)
11月上旬,北京市正式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16個區縣的市民新申請辦理的將不再是過去的“房本”,而是不動產權證書。
11月6日,北京市國土資源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聯合發布了《關于整合本市不動產登記職責的通知》,規定自2015年11月9日起,北京啟用不動產登記簿證,即日起受理的不動產登記申請,將按照不動產統一登記程序辦理并頒發不動產權利證書。房屋、林地等不動產登記職責統一交由市國土局承擔,不動產的管理職責仍由原相關部門承擔。之前受理的各類房屋登記、土地登記申請仍按原有工作程序頒發房屋、土地等權利證書。

(中國新聞網)
12月10日,湖北省國稅局發出設立精準扶貧專項基金的倡議,啟動了該局精準扶貧工作計劃。三年來,湖北省國稅局先后在鄂州梁子鎮的3個貧困村駐點開展“三萬”活動和新農村建設,在恩施鶴峰縣下坪鄉開展“616”工程對口支援。全省各級國稅機關成立工作專班351個,對口幫扶670個村,對口幫扶1.84萬戶,幫扶特困學生3767人,直接投入扶貧資金2694.59萬元,協調其它途徑引入資金1715.5萬元,組織稅務干部個人捐款158.25萬元。該局局長張國鈞帶頭捐款2500元。
(新華網)
全國首家“稅+智能辦稅體驗中心”日前在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國稅局正式啟用。“稅+智能辦稅體驗中心”是一項將線下實體辦稅服務廳與線上虛擬網上辦稅服務廳相結合的智能辦稅場所,納稅人在一個體驗中心內,就可自助完成代開發票、稅務回單、繳納稅款等所有涉稅事項,平均每項花費1分鐘就可以完成。
在熟悉操作流程之后,納稅人可在家中或單位提前登錄“稅+智能辦稅體驗系統”,進行預約辦理,免去了去服務大廳排隊的時間。
(網易新聞)
未來五年,深圳將進入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020年,深圳60歲以上戶籍人口數將從2015年末的25萬人左右增加到2020年末的40萬人,常住老年人口數將從49萬人增加到76萬人。近日,《深圳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征求意見稿)》在深圳市民政局官網上征集意見。
(中國經濟網)
江蘇省南京市國稅局近期查處一起重大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17.68億元(其中銷項發票7742份,金額8.28億元、進項發票6597份,金額9.4億元)。該案在2015年4月21日正式成立專案組,歷時5個多月檢查,查獲了一個以浙江麗水籍人員為核心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犯罪團伙。該團伙利用他人身份證件,自2011年以來在南京成立23家貿易企業,從外地非法購買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稅款,再對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牟取暴利。目前,該案的兩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抓獲,并正式批捕,另有8名受票企業的法人和8名虛開發票中間人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總局網站)
據《經濟學人》報道,2011-2013年西班牙政府對大型企業和跨國公司實行優惠的財稅政策以吸引投資。但2014年開始一些優惠政策被裁減,西班牙政府財稅改革使企業稅稅收從2011年的166億歐元增加至2014年199億歐元,增加近20%(西班牙政府逐步提高大型企業稅平均稅率,2011年為3.8%,2012年5.3%,2013年6.3%,2014年7.4%)。

(環球網)
據《先驅報》報道,津巴布韋稅務局日前表示,對外資企業采取稅收優惠政策無異于放棄國家的征稅權,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根據津巴布韋5年經濟發展規劃,津政府已經確定將建立經濟特區作為國家戰略來促進經濟增長。政府將對經濟特區相關產業,如制造業的企業提供優惠的稅收政策,以此來吸引外國直接投資。

(環球網)
近年來,遍布在世界各地的美國人欠稅成風,讓美國政府很是頭疼。據美國《華盛頓郵報》日前報道,為讓那些遲繳或不繳稅款的人盡快繳稅,美國國會最快將于下月批準一項議案,賦予美國國務院權力,注銷或拒發這些遲繳或不繳納稅款的人的護照。如果順利通過此議案,將于2016年1月1日生效,并適用于現在的稅款債務。稅款項目聯合委員會預計,該措施將在未來10年內推動欠稅人繳納3.98億美元稅款。

(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