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霞
2014年初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增速持續放緩的大形勢,我市緊緊圍繞“轉型發展、綠色跨越”的發展目標,抓項目、穩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平穩增長。
一、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運行特點
(一)投資總量持續攀高,投資增速趨于平穩
2014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96.1億元,同比增長20.1%,在邢臺第一平臺縣市中總量排名第一,增速高出邢臺市平均增速3.9個百分點。
(二)一產和三產占比提升,二產下降
2014年,第一產業投資10.8億元,同比增長304.6%,比上年提高344.3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5.5%,比上年比重提高3.9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投資155.3億元,同比增長12.6%,比上年回落7.2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79.2%,比上年下降5.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155.3億元,占第二產業投資的100%,是全市投資增長的主要支撐。第三產業投資30.1億元,同比增長32.4%,占全部投資的15.3%。
(三)民間投資保持增長,對全市投資貢獻突出
2014年,我市民間投資完成181.9億元,同比增長19.1%,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92.7%,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88.8%,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9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完成民間投資10.8億元,同比增長304.6%,占民間投資比重為5.9a/o,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5.5%;第二產業完成民間投資154.3億元,同比增長15.3%,占民間投資比重為84.9%,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78.7%;第三產業完成民間投資16.8億元,同比增長3.8%,占民間投資比重為9.2%,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8.5%。
(四)新開工項目個數增加,平均投資規模有所縮減
2014年,新開工項目113個,比上年增加30個,增長36.1%;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36.3億元,比上年縮減20.1億元,下降12.9%;新開工項目平均規模12059萬元,比上年縮減6784萬元,下降36.0%;新開工項目投資完成87.1億元,比上年增加4.9億元,增長6%。其中,億元及以上新開工項目25個,比上年增加8個,增長47.1%,占全部新開工項目的比重為22.1%;億元及以上新開工項目平均規模34658萬元,比上年縮減38346萬元,下降52.5%。近六成新開工項目集中在工業,其中,采礦業21個,比上年減少2個;制造業47個,比上年增加20個。
(五)高新技術、文化產業發展強勁,高耗能行業投資增速回落
2014年,我市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完成21.8億元,同比增長42.3%,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11.1%0其中,新材料產業投資完成16.1億元,同比增長48.8%;高端技術裝備制造投資完成3.9億元,同比增長49.9%;環保產業投資完成1.0億元,同比增長72.8%;新能源產業投資完成0.8億元,同比下降40.1%。
2014年,我市文化產業投資完成9.5億元,比上年增加1.7億元,同比增長21.0%,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4.9%。
2014年,我市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完成94.5億元,比去年減少18.7億元,同比下降16.5%,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48.2%,比去年下降21.2個百分點。
二、當前我市投資需要關注的問題
2014年,我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體呈現平穩較快增長態勢,但仍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點關注的問題。
1、投資規模制約投資快速增長
2014年我市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543.2億元,同比下降4.1%,項目的投資規模出現下降趨勢,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投資的增長。
2、新開工項目尤其是大項目規模縮減,投資增長缺乏牽引力量
2014年,我市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36.3億元,同比下降12.9%。尤其是大項目投資規模縮減的問題更為突出,億元及以上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下降30.2%,10億元及以上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下降85.1%。全年新開工項目尤其是大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較低,對2015年投資增速帶來直接影響。
3、主體行業投資回落,投資增長基礎薄弱
一是工業投資特別是制造業投資增速回落較多,對投資支撐力下降。受宏觀經濟影響,工業投資特別是制造業投資,增長持續放緩,對我市投資增長的支持作用明顯下降。2014年,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2.6%,比去年同期回落0.6個百分點,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9.2%,比去年同期下降5.2個百分點。
二是城市基礎設施投入持續下降?;A設施與居民生活關系密切,建設好基礎設施對方便居民生產生活意義重大。2013-2014年我市城市基礎設施投資連續兩年投資增速下降40%以上,直接影響了我市固定資產投資投資的增長。2014年,我市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完成7.1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2億元,同比下降42.1%(去年同期下降44.8%),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6%(去年同期7.5%).
4、內涵擴大再生產的投資比重明顯下降
2014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中,代表外延性投資的新建、擴建項目投資完成115.5億元,同比增長50.3%,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8.9%,比去年同期上升11.8個百分點;而代表內涵性投資的改建和技術改造項目投資完成80.7億元,同比下降6.7%,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1.1%,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目前我市投資增長仍然主要依靠外延擴大再生產,還沒有完全走上內涵擴大再生產的道路。
三、2015年投資形勢的不利因素
從目前的情況看,2015年我市投資實現平穩增長既面臨不少發展機遇,同時也存在一些困難,即投資增長的不利因素:
一是外部經濟依然不景氣,工業投資可能持續低迷。由于部分行業已經出現產能過剩,工業企業經濟效益下降,發達國家經濟仍低迷,需求減弱,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出口形勢不容樂觀等因素影響,2015年工業投資可能持續低迷。
二是資金不足對投資制約加大。2013-2014年投資資金增速明顯小于同期投資增速,投資資金不足問題一直制約著投資增長。企業感到資金緊張,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各行業普遍存在,資金流出實體經濟的問題比較突出。資金增速與投資增速的差距拉大,反映了當前投資資金的緊張局面。
三是目前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基數較大,在此基礎上實現較快增長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同時投資結構調整也面臨較大壓力。
綜合投資增長的積極因素和不利因素,預計,2015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會出現回落,小幅增長。
四、若干建議
一是積極主動適應新常態,努力提升投資增長質量和效益。新的一年,面對經濟增長從高速轉入中高速增長新形勢、新常態,全市上下要轉觀念、換思路、出舉措、謀發展,積極主動適應新常態,把提升投資質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繼續發揮好投資對全市經濟增長的關鍵和引領作用。
二是繼續抓好項目招商、推進和建設,強化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發揮好重大項目對投資增長的拉動和支撐作用。投資增長關鍵在項目,尤其是重大項目。按照“六個圍繞”,即圍繞傳統產業、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新型城鎮化建設、園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方面抓投資上項目,促進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
三是優化投資結構。著力推進主導產業與優勢產業的高端化提升發展,結合產業發展布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謀劃長遠,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打造產業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