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鵬/編
生死巴斯托尼
王南鵬/編
1 1944年12月16日凌晨5時30分,德軍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突襲了盟軍,西線戰事烽煙再起。平靜的巴斯托尼小鎮接到了緊急疏散的通知,部分鎮民認為戰爭已經過去,德國納粹已無力回天,他們不希望因為小題大做而再次離開自己的家鄉。
2 然而這次絕不是小題大做,德軍兵分三路向比利時南部挺進,企圖切斷盟軍的補給線。盟軍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不到一天時間就被俘虜了七千多人,這是美軍在歐洲戰場上遭遇的最嚴重的一次失敗。
3 12月18日,德軍第五裝甲集團軍向交通樞紐巴斯托尼小鎮逼近。小鎮是阿登南部七條公路的交匯點,它若被德軍占領,德軍可順利西進馬斯河,將比利時、荷蘭境內的盟軍攔腰切斷。盟軍將會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
4 12月21日,德軍對巴斯托尼進行了數日的強攻。寒冷、饑餓,藥品缺乏成為每一個參加過巴斯托尼保衛戰士兵的痛苦回憶。這種痛苦遠遠超越了德軍晝夜不停的炮火,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守軍們浴血拼殺,用鮮血和生命固守著每一寸陣地。
5 12月23日清晨,籠罩在巴斯托尼上空的陰霾終于散去。盟軍的空中補給伴隨著一縷陽光投向了巴斯托尼的大地,守軍們嚴重缺乏補給的境況得到了短暫的緩解。
6 12月26日16時50分,美軍裝甲部隊終于殺開一條血路沖進巴斯托尼城內,與守軍勝利會合。接著,大批部隊及救援物資沿著打開的通道源源不斷地運進城內。至此,德軍對巴斯托尼長達七天的合圍宣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