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櫟仁 陳德敏(江西省產權交易所,南昌330077)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3月9日在安徽代表團關于規范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的重要講話,第一,說明中央對于過去這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特別是那些足以令人痛心的教訓,已經十分清楚,不允許這樣的事件再次發生。第二,警告某些人不要以改革為名“拉大旗作虎皮”,用混水摸魚之類的種種邪招來謀取私利,別想以犧牲國有資產為代價,用“暴利”中飽私囊。第三,如果說過去國企改革中有慘痛的教訓發生,那么其中的要害之一,莫過于是有人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或利用手中權力一手遮天,或互相串通賤買賤賣等等。或許在當時,他們拉的也是“公開透明”的大旗,但事實上,卻是在黑幕籠罩下的“暗箱操作”。在建設法治社會的今天,這些違紀違法行為是絕對不能允許的。我們應該深刻領會習近平同志講話精神,總結經驗,修正錯誤,更好地推動江西省國企改革和產權有序流轉。
2002年以來,江西省為加強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相繼頒發了《江西省產權交易管理辦法》(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 117 號)、《關于國有、集體產權交易活動中違紀行為紀律處分的規定》(贛紀發[2003]3號)、《江西省國資委關于進一步規范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有關問題的通知》(贛國資產權字[2009]150號)、《江西省產權網上交易管理試行辦法》(贛發改財金字[2012]2949號)等,確立了江西省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的法規體系。《江西省產權交易管理辦法》規定,“本省所屬國有、集體產權的交易,必須在江西省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江西產交所”)進行。”《江西省產權網上交易管理試行辦法》規定,“本省國有企業、金融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產權和集體產權,應當通過江西省產權網上交易系統交易”。這些法規文件,明確了全省產權交易的場所,確立了全省企業國有產權交易規則和監管制度,為加強江西省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提供了制度保障。
2009年以來,江西產交所根據《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操作規則》和省國資委《關于進一步規范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有關問題的通知》修訂了《產權交易項目受理及合同審核辦法》、《產權轉讓和受讓審核要件清單》和《會員管理辦法》,印發了《產權交易資金統一進場結算的通知》,修改了《掛牌申請書》、《產權受讓申請書》、《交易合同》、《交割單》和《統計報表》等文本,形成了內部自律管理制度。
2004年11月19日,江西省國資委在江西日報發布《關于選擇并確定江西省產權交易所為江西省從事全省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活動的產權交易機構的公告》。公告稱,根據《江西省產權交易管理辦法》以及國務院國資委《關于做好產權交易機構選擇確定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選擇并確定江西產交所為江西省從事全省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活動的產權交易機構。本省所屬企業國有產權的交易均須到江西產交所進行。江西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對江西產交所從事的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活動進行監督。2010年3月26日,江西省財政廳印發《關于確定江西省產權交易所承辦全省金融企業國有資產交易業務的批復》(贛財金[2010]10號),確定江西產交所作為江西省承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交易業務的交易機構。
江西省發改委是全省產權交易市場的主管部門,負責統一制定產權市場發展規劃,指導和監督產權市場規范運作,與國資、監察、財政等相關部門形成了日常聯系制度,及時解決市場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全省產權交易市場規范發展。省國資委、省財政廳從出資人角度進行監管,負責選定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對國有企業產權進場前、進場中、進場后的全過程實行監督。省監察廳負責檢查監督,對不進場公開進行國有、集體產權交易的違紀行為進行查處。各級工商、房產、土地等部門負責交易過戶監管。省工商局規定,凡國有、集體產權轉讓,必須憑省產權交易所出具的交易憑證方可予以辦理變更手續。南昌市和一些設區市房產、土地管理部門也規定,國有、集體房屋產權、不改變使用性質的土地轉讓,必須憑江西產交所出具的交易憑證方可辦理變更手續。各設區市的有關部門則通過管理江西產交所在屬地的辦事處對產權交易進行相應監管。
2008年11月,江西省委印發的《江西省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實施辦法》提出,按照“統一交易平臺、統一信息發布、統一交易規則、統一交易憑證、統一收費標準”的原則,加強全省產權交易市場建設。2004年以來,江西產交所按照“五統一”原則,在各設區市設立辦事處。設區市和區縣國有集體產權,在遍布全省的會員機構的撮合下,通過辦事處進入江西產交所統一交易。目前,已在上饒、九江、景德鎮、宜春、鷹潭、新余、撫州、共青城市設立8家辦事處。現在,江西產交所的服務功能已延伸全省各地,無論是設區市還是區縣,都可以通過辦事處和會員方便地進行產權交易。
2003年4月以來,江西產交所作為省國資委和省財政廳選擇確定、并報國務院國資委和財政部備案的江西省唯一從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的省級產權交易機構,堅持按照國家和江西省產權交易法規規定,特別注重遵循國務院國資委頒發的《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操作規則》、財政部頒發的《金融企業非上市企業國有產權交易規則》和省國資委頒發的《關于進一步規范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有關問題的通知》,認真做好審核登記工作、轉讓價格管理工作、受讓條件審核工作、轉讓信息發布工作、意向受讓方登記工作、轉讓方式選擇工作、向企業管理層和外商轉讓的合規性審核工作、轉讓價款進場結算工作、統計報告工作、檔案保管工作,保證了全省國有集體產權規范交易。
2008年12月10日,江西產交所接入信息監測系統后,按照規定將每宗股權交易項目的掛牌價格、轉讓標的信息、公告時間、受讓方登記、交易方式確定、成交確認及簽訂交易合同等關鍵節點數據及時全面的錄入監測系統,使國務院國資委、省國資委通過監測系統,能及時檢索江西產交所交易系統中的關鍵數據,全面監管江西產交所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情況。
2003年3月,省紀委、省監察廳《關于國有、集體產權交易活動中違紀行為紀律處分的規定》,要求對本省所屬國有、集體產權交易單位,江西產交所及其主管部門,產交所經紀會員中的共產黨員、國家公務員,以及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違反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
截至2013年12月,江西產交所共交易企業國有產權2249宗,成交金額214.55億元,增值20.94億,增值率達10.82%,競價成交884宗,競價率達39.31%。除受江西省國有資產總量較少造成交易額較小外,其他各項數據均排在全國省級產權交易機構前列。
江西產交所開業以來,成功策劃了一大批優秀案例。2003年8月,萍鄉鋼鐵廠評估值為4.83億元整體資產,以6.5億元成交,增值1.67億元,榮獲2004年中國上海工業博覽會產權交易策劃金獎;2005年4月,當地三度拍賣不出去的九江鋼鐵公司部分破產資產,在江西產交所以2000萬元實現變現重組,榮獲2005年中國上海工業博覽會產權交易策劃三等獎;2007年12月,撫州汽運公司經營性整體資產通過兩段式競價,評估值為1.09億元國有資產以1.5億元成交,國有資產增值4000多萬元。
在江西省,一些地方和部門違反國家和本省產權交易法規的問題還比較嚴重。有的設區市國資委擅自印發違反國務院國資委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法規和《江西省產權交易管理辦法》的文件,自行交易本部門管理的企業國有產權;有的設區市違反國務院國資委規定,越權選擇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有的設區市違反省物價規定,非法收取交易傭金;一些違規交易機構工作人員沒執業資質就上崗受理業務;更嚴重的是這些違規機構不執行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的交易規則,甚至不按規定在省級媒體上公告轉讓信息。
據統計,江西產交所上饒辦事處2013年全年成交國有集體產權項目89宗,成交金額達17.28億。以上饒市為基數,全省有11個設區市,加上省國資委和省財政廳直管企業的國有資產交易量,2013年(以0.8系數折算)全省國有集體產權成交項目應為854宗,成交金額應為165.9億元。但據江西產交所統計,2013年全省進場交易的企業國有產權項目175宗,成交金額39.94億元。數據告訴我們,江西省國有集體產權場外交易數額巨大,比例奇高。
個別設區市印發文件,規定該市本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申報、審核、批準、評估、告知、轉讓等程序性工作,均由該市國資委一家操辦。這說明,在該市,交易國有資產只由該市國資委自己批準、自行轉讓、自行出具交易憑證,而且,沒有該市國資委出具產權交割書或相關證明,未按該市規定轉讓的企業國有產權,“財政、房管、國土、工商、公安等部門不得擅自辦理產權變更、過戶手續。” 這屬典型的自批自賣。
個別市印發文件規定,本市產權交易由該市產權交易中心“審核、鑒證產權交易合同,出具產權交易憑證”。由此,人們可以得出三個結論。第一,該市違背國務院國資委《關于做好產權交易機構選擇確定工作的指導意見》,越權選擇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第二,該市的國有集體產權交易,可以不執行國家法律和《江西省產權交易管理辦法》;第三,該市的國有集體產權,只有在該市產權交易中心交易才有效,在江西產交所交易反而無效。在江西,還有設區市同樣存在違規選擇確定交易機構的行為。
目前,江西產交所已在上饒、景德鎮、鷹潭、撫州、九江、宜春、新余和共青城市設立8家辦事處。有些未設辦事處的設區市,不執行省政府117號令,自行制定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辦法,違規選擇交易機構,致使省監管部門對這些設區市國有產權交易無從監管、無法監管,全省統一的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體系無法形成。
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一些轉讓項目進場后的不規范行為,例如:信息披露中受讓條件的量身定做問題。有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項目在進場以前就已經有了擬受讓對象,轉讓方則有意設置苛刻條件,設法排斥其他意向受讓方;有的轉讓方按照自己的意愿確定受讓方資格等。
2003年3月,中共江西省紀委、江西省監察廳印發了《關于國有、集體產權交易活動中違紀行為紀律處分的規定》,也曾經組織過多次檢查,但除處理過一兩家違規評估機構外,沒有對全省普遍存在違規機構、違規交易、場外交易等進行處理,從而導致違法違規現象愈演愈烈。
為規范企業國有產權交易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產權交易領域中的腐敗現象,根據《企業國有資產法》、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金融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管理辦法》和省人民政府《江西省產權交易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就江西省加強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成立江西省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管理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包括省發改委、省國資委、省財政廳、省工商局、省監察廳、省金融辦、省委省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省發改委。聯席會議負責向省人民政府匯報整合和建立全省統一產權市場、進一步加強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督管理情況,負責全省統一產權市場、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督的政策制訂、重大問題決策、組織企業國有產權交易聯合檢查、處理違規違紀問題等工作。
省級國資監管部門和設區市國資監管部門,要對企業國有產權交易項目的清產核資、審計、評估進行監管,認真做好企業國有產權交易項目評估報告核準或備案、交易行為批準工作。在交易行為批準時必須明確所批準的企業國有產權交易項目應當在江西產交所交易。

進一步宣傳和貫徹《企業國有資產法》、《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辦法》關于“企業國有產權應當在產權交易機構中進行”和《江西省產權交易管理辦法》關于“本省所屬國有、集體產權的交易,必須在江西省產權交易所進行”的規定,進一步確立江西產交所全省國有集體產權交易法定場所的法律地位,加大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法律法規執行力度。要按照《江西省產權網上交易管理試行辦法》要求,全省國有企業、國有金融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產權和集體產權應當進入江西省產權網上交易系統交易,禁止未經省國資委、省財政廳選擇確定的機構違法從事國有集體產權交易活動和違規收費。
支持江西產交所加快在南昌、吉安、贛州建立分支機構,按照國務院要求,在全省建立“統一信息披露、統一交易規則、統一交易系統、統一過程監測、統一交易憑證”的“五統一”產權交易平臺,全省國有集體產權必須由江西產交所或分支機構履行項目受理、信息披露、受讓人征集、交易方式確定、交易合同簽訂、交易價款結算、交易憑證簽發職責。憑江西產交所簽發交易憑證辦理工商變更和產權變更手續。
各設區市國資監管機不得違規選擇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或場所,不得在江西產交所以外違規交易國有集體產權,不得收取或變相收取交易手續費、簽發交易憑證。沒有江西產交所簽發交易憑證的項目,不得辦理產權變更登記和工商變更登記。
按照國務院國資委提出的企業國有產權進場交易“應進必進,能進則進”的原則,以省政府文件明確全省國有集體產權進場交易清單:
(1)全省國有集體產權;
(2)中央在贛和全省非上市金融企業國有產權;
(3)全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
(4)中央在贛和全省企業實物資產;
(5)涉訴國有資產;
(6)國有集體企業增資擴股、國有集體資產租賃權和經營權、招商引資、大型設備采購和租賃、核銷資產處置等。
針對江西省國有產權場外交易比例奇高的嚴重問題,各級國資監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務院國資委和財政部要求,嚴格控制場外協議轉讓。對于國民經濟關鍵行業、領域的結構調整中對受讓方有特殊要求,或者所出資企業內部資產重組中確需采取直接協議轉讓的,國資監管機構要進行認真審核和監控。
江西產交所作為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省國資委和省財政廳選擇確定的省級產權交易機構,應當認真履行職責,進一步規范國有集體產權交易的業務受理、信息披露、受讓人征集、交易方式確定、交易合同簽訂、交易價款結算、交易憑證簽發等法定程序,堅決拒絕委托方或會員機構的不合理要求,努力規范國有集體產權交易程序,保護各方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
江西產交所應當應用好已有的國務院國資委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測系統,健全全省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測系統,盡快接通各級國資監管部門,保障通過監測終端,對企業國有產權交易項目進行全程在線監測。
省直有關部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江西產交所要定期對國有集體產權交易情況進行自查,并將自查情況報聯席會議辦公室。全省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管理聯席會議,要定期組織成員單位對省直有關部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江西產交所國有集體產權交易情況進行檢查。要撤銷違規設立或選擇的產權交易機構,清理和廢止違反《江西省產權交易管理辦法》等有關法規的文件,制止違規收費和變相收費行為。
要根據《中共江西省紀委、江西省監察廳關于國有、集體產權交易活動中違紀行為紀律處分的規定》,堅決查處企業國有產權場外交易、暗箱操作、失職瀆職、破壞正常交易秩序等行為,追究直接責任人員和主管責任人員的責任。對情節嚴重的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對觸犯刑律的要交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