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麗彬
(漳州市實驗幼兒園,福建 漳州 363000)
讓幼兒在適宜的環境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呂麗彬
(漳州市實驗幼兒園,福建 漳州 363000)
孩子對于每個大人來說都是降臨在世間的天使,孩子給自己的家庭帶來歡聲笑語,孩子是天真的、單純的、可愛的。孩子不僅是父母的希望,是老師們的希望,而且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孩子就像一張純潔的白紙,需要一個好的畫家在這張白紙上繪畫出美麗的風景。家長和老師的角色尤為重要,家長和老師就是那位好畫家,孩子的未來是家長和老師決定的。家長和老師要對孩子負責,負責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本文對要為孩子們生活的適宜環境方面和如何在這些適宜的環境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行探討。
幼兒教育 適宜環境 良好生活習慣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全都要靠這些孩子們來創造,祖國需要孩子們來點綴,祖國在等孩子們的成長,等待孩子們的綻放,綻放出美麗。一朵花要能綻放得美麗,離不開園丁們的精心的呵護,也離不開肥沃的土地和營養的肥料。孩子就像這朵花,老師們和家長們則像園丁一樣精心呵護著他們。孩子們能否健康成長,就要看他們能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很愛學,對于生活的地方處處充滿好奇,什么都可能會學,不知道好壞,只要他們感到好奇就會學。這時就需要有人引導他們,告訴他們什么該學什么不該學,然而這個人的角色就需要家長和老師扮演。老師和家長要給他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現出不好的習慣,否則孩子們也許會在你不經意的時候養成壞習慣。
1.老師要給孩子創造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老師們給孩子們創造出干凈的生活環境,讓孩子生活在干凈整潔的地方。孩子的健康對父母來說,比自己的命還重要。傷在兒身痛在母心,看到孩子們生病時難受的樣子,父母恨不得替他們受。教師不僅要考慮孩子的健康,而且要考慮家長們的感受,否則家長們就不會放心將孩子交給學校。細菌在干凈的環境下是生存不了的。教師們要經常打掃衛生,經常將孩子們蓋過的被子拿出去曬曬,太陽是可以殺死一些細菌的,也要在吃飯前帶著孩子一起洗手,避免病從口入。這樣減少了孩子與細菌接觸的機會,孩子生病的次數就會大大減少,甚至不生病也有可能。
2.老師要為孩子創造溫馨的生活環境。孩子們的思想比較單純,有可能會為了搶一個玩具而起爭執,孩子們還很小下手是沒有輕重的,為了避免受傷,老師要及時出現將他們分開,用其他事情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力。其實孩子們是很聽話的,只要老師平時都關注孩子,就會很輕易看出孩子們的喜好,只要抓住孩子們的喜好就不難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力。這樣就不會有打架的場面出現。老師平時要對孩子們微笑,不對孩子們亂發脾氣,孩子們還小需要慢慢教,孩子們每天看到老師的微笑也會很開心,孩子們開心了,就會樂意來幼兒園上學,家長們也會很開心,放心忙工作。教師給孩子創造溫馨的生活環境是很重要的。
3.老師要創造出美麗的生活環境。幼兒園就像童話的樂園,讓孩子感受到幼兒園美麗的校園環境,給予孩子美的環境熏陶,美麗的花朵、小草、樹木,在墻壁上畫些可愛的動物和植物,因為孩子是調皮的、愛動的、愛玩的,操場上娛樂設施像滑梯、蹺蹺板、蹦蹦床等讓孩子們在這里感到開心、愉快。孩子們會在這里度過一天,要均衡營養,也要將孩子們午休的地方布置得可愛一點,讓孩子可以在這里睡好、吃好,這樣孩子們才不會排斥上幼兒園。
4.老師要幫助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校是孩子們學習新知識的好地方,孩子們會在這里學習很多知識,孩子們能集中學習的時間不是很長,但要好好地利用孩子能集中學習的這段時間,教他們一些知識。要讓孩子多動手、對孩子們要多表揚、不對孩子們兇,孩子們雖然小但是很愛聽好話,夸夸他們會讓他們更樂意學習。小孩子們很喜歡學別人,要引導孩子們,讓他們樂意學習。老師們可以編一些歌謠幫助孩子們學習,或者用看動畫的方式幫助孩子們學習,或者以做游戲的方式幫助孩子們學習。老師們還要教孩子們一些才藝例如畫畫、跳舞等,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們的愛好和興趣,讓孩子們快樂地學習。
1.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穿衣的習慣。孩子大了就應該學會自己穿衣服。當然不能著急,孩子是不會一下子就學會的,需要大人們的引導,要多次教他們,可以讓他們先從簡單的衣服開始學起,可以先讓他們穿夏天的衣服,夏天的衣服不太需要扣紐扣,很容易學會。在家的時候父母要教他們,一般孩子都很聽父母的話,父母教起來也很容易,孩子們樂意學。在學校的時候老師也要教他們,也許孩子們不樂意學習,這時就需要老師們有耐心。剛開始老師可以先告訴他們怎么做并親自示范,也可以以做游戲、看視頻的方式教他們,對做得好的孩子進行表揚,其他孩子看到也會很樂意學習。無論用什么方法,只要孩子們能養成自己穿衣的習慣就好。
2.要讓孩子們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讓孩子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是必不可少的,父母是不可能陪孩子到老,喂孩子食物到老的,要讓孩子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他們開始可能還不會用筷子,可以先讓孩子們先用勺子,讓孩子們一步一步地學習。孩子學會了自己吃飯的習慣,不僅讓父母省事了,而且讓老師們省心了,老師們不用擔心沒有來得及喂完幼兒而讓孩子餓肚子。
3.要讓孩子們養成刷牙、漱口的習慣。孩子生活在干凈整潔的環境下是不容易生病的,大人們要以身作則,教導孩子注意衛生,在家的時候早上起床家長們帶著孩子一起刷牙,吃完飯后要和孩子們一起漱口。學習時,老師們要在孩子們吃過飯后教孩子們漱口,可以用看動畫片的方式,讓孩子們從動畫片中看到早上不刷牙、飯后不漱口的話牙齒里會長蟲子,牙齒上也會出現大洞,這樣孩子們就會很樂意學習。
4.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孩子還在長身體的時候,不僅要讓孩子們吃營養的食物,而且要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更要讓孩子們有好的睡眠姿勢,只有姿勢正確了才能幫助孩子快點入睡,不要讓孩子們用被子蓋著腦袋睡覺,這樣不利于呼吸。可以給孩子們講故事或者唱催眠曲幫助孩子們快速入睡。
5.要讓孩子們養成樂意助人的好習慣。在課堂上,老師要教導孩子們樂意助人,并對那些樂意助人的孩子們進行表揚、獎勵。孩子們看到別的孩子受到了表揚,同樣想得到表揚,這時他們就會幫助他人。當然,家人要以身作則,孩子們也會跟父母學習,久而久之就會養成習慣。
6.強化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在幼兒園的校園內,我們有很多美麗好玩的娛樂設施,但是在玩樂中我們是無法預知孩子們會不會受到傷害,預防是做不了但是我們可以教孩子們怎樣預防傷害。例如:在孩子們蕩秋千的時候,老師要在一旁看著,并教孩子們不要把秋千蕩得太高,要用雙手緊緊地抓牢秋千,不要讓孩子們把秋千蕩得太高。在孩子們在玩蹺蹺板的時候,教育他們雙手要緊緊抓住前面的把手,不要松開,不要讓他們站在蹺蹺板上玩,那樣是很危險的。孩子們很單純,也很好騙,也許只是一顆糖就會被騙走,這就需要老師教導孩子們不要跟著陌生人走,要教孩子們記住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記著打爸爸媽媽的手機。
7.要使孩子們養成不亂丟東西的習慣。孩子們很好動,在手工課上,也許會有用到紙的時候,老師要準備好垃圾筒放在他們身邊,讓他們將不用紙放在垃圾桶里,不要隨手亂丟。在孩子吃飯的時候,要在孩子身邊放些垃圾桶,讓他們把吃剩下的骨頭或者水果皮、核、籽放在垃圾桶里,不要讓他們隨手亂丟。還有孩子們玩過的玩具,也不要讓他們亂丟,要在孩子們身邊放些筐,讓他們把玩過的東西放在筐里。
8.要使孩子們養成愛護動物、植物的習慣。幼兒園里會有些花花草草的植物,孩子們有可能會在草叢里奔跑,在不經意之間就破壞了花草,老師要告訴他們這些花草是有生命的,他們是有感覺會感到疼痛的,我們應該愛護他們,給他們澆澆水。有些孩子對于喜愛的小貓、小狗,有時會提著它們的脖子,老師要告訴他們這些小動物是我們的朋友,這樣提著他們,他們會不舒服,教育孩子們要愛護朋友——小動物。
9.使孩子們養成謙讓的習慣。孩子們表達喜愛的方式很直率,對于喜愛的東西他們有可能會直接搶,老師要教育孩子們學會謙讓,給他們講講孔融讓梨的故事,用講故事的方式告訴他們不要爭搶,養成讓的習慣,會讓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小孩子們都很喜歡被叫好孩子,他們會很樂意接受老師的教導。
良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要從幼兒時開始抓起,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教導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對孩子們的終生有益。
[1]徐洪艷.幼兒園中班幼兒生活習慣培養淺談[J].遼寧教育,2014(16).
[2]張丹田.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06).
[3]吳曉芬.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策略[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