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的文藝青年們或許對高夏蓉不太熟悉,但卻一定或直接或間接地受過她的影響:她是TD音樂的創始人和經營者,早在十多年前,在互聯網還不普及的時代,她開設的唱片店“TD音樂”,幾乎是閩南一帶文藝青年的音樂百科全書,在鼎盛時期,閩南三地總計有接近十家門店,在十年時間內風騷無兩。即使在全國范圍內也經得起褒美和考驗,是公認全國最專業的唱片店之一。
而當TD音樂站上這個區域市場的頂峰之后,后來受到網絡時代數字音樂的沖擊也就越嚴重。人們不再購買實體唱片,讓這個市場在短時間內大量萎縮。但即使是這樣,高夏蓉依然在這兩年分別在泉州和廈門開了TD的新館“好廳”。如同十年前一樣,像一面旗幟,頑強地插在閩南唱片行業的土壤之上。
現在坐在我對面的高夏蓉,在陽光正好的時候,煮兩杯咖啡,在她即將正式開放的“番仔鋪”的陽光房里,聊她在海滄的生活。換做以前,她應該起個大早忙忙碌碌度過一天,高夏蓉也許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今天生活的狀態。
高夏蓉現在住在馬青路一處私密性很好的小區。她搬到這個小區居住六年了,和之前創業時給人的女強人的姿態不同,現在的她忙時打理家務,閑時打理院子的花草、陪伴家人,單身公寓換成了現在的雙層小樓,從喧囂的島內抽身,多少有一點要退隱江湖的意思。
因為家庭,或許也因為這兩年行業難做,在高夏蓉的在海滄日常里,“生活”變得更加重要。她現在居住的這個小區很適合生活,不算大,卻住著不同國家的人。人和人之間沒有太多的猜疑和隔絕,門時常是開著的,可以隨意走到鄰居家泡茶聊天,她很滿意這樣的生活,不用起早貪黑,有時間陪伴家人。不同于早前在公寓樓的門戶緊閉,現在她開始關心左鄰右舍,開始關注生活的細節。如果說還有一點忙碌的事情,可能就是她把房子改造成了一間小小的鋪子,在小圈子里售賣她從國外淘回來的古董和洋玩意。和以前還住在島內的生活截然不同,住在海滄,除了生活以外,無關其他。
高夏蓉所居住的海滄,就像是近幾年來廈門新興中產所向往的生活的縮影:工作之外能夠遠離城市喧囂,更關注生活的細節與品質,讓家庭在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可否認的是,在地價愈發瘋狂、氣場更為喧囂的廈門島內,很難找到一方土地與之相比。盡管早就有了“新中產”式的資本,但高夏蓉不認為自己過去是過著“新中產”的生活。在她看來,“新中產”的定義并不是單純的資產累積,而是一種生活的狀態的體現。從島內到海滄,從TD音樂到現在小小的“番仔鋪”,高夏蓉在海滄的生活狀態,或許就是未來越來越多的“新中產”們選擇海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