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昵
當前,我國經濟金融的發展正在面臨諸多挑戰,處于一個既復雜又深刻的發展環境之中,經濟金融的發展呈現出了很多以往沒有的新特點。經濟金融新常態的出現,不僅會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更會給我國的金融公司帶來很多影響,如公司的業務模式、業務風險等。金融公司要想在新常態背景下得以順利運行,就需要針對其帶來的影響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
一,經濟金融新常態概述
“新常態”一詞,最早是在2010年的達沃斯年會上被提出的,當時是被用來描述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經濟發展狀況。在經濟領域范圍內,金融危機發生之后經濟的逐步恢復過程被稱作為“新常態”。目前,“新常態”一詞一般被用來描述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狀況,“新”說明我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常態”則表明我國經濟發展仍然處于穩定。我國經濟金融新常態,內在蘊含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也表明了我國經濟正在進入轉型時期,需要相關部門及人員給予高度重視。
二,經濟金融新常態對金融公司的影響
經濟金融新常態的出現,給很多領域帶來了重要影響,其中,對金融公司的影響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行業業務層面影響
經濟金融新常態對金融公司的影響首先就體現在行業層面方面。金融公司的主要行業業務有向經濟個體進行小額貸款,但是,這類貸款不可以吸收存款,這與商業銀行提供的貸款是有著嚴格區別的。金融公司根據行業層面劃分,可以分為消費金融公司、銷售金融公司、商業金融公司。與此同時,金融公司的主要客戶一般都集中在某一行業領域之內,如房地產行業、礦產行業、能源行業等,也有一定數量的個人用戶。但是,隨著經濟金融新常態的出現,我國整個金融體系都會隨之發生改變,這樣就會造成金融公司所涉足的行業層面發生重大變化,自身的發展形勢、客戶來源、業務模式等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二)資金影響
金融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有股東的股本金、歷年的利潤、銀行貸款等。金融公司主要是非銀行信貸性質的機構,金融公司自身的負債端,主要的資金一般來自于銀行借款。在經濟金融新常態的影響之下,商業銀行未來的存款很有可能降低,這樣一來,金融公司的資金成本就會明顯提高。與此同時,經濟金融新常態會使我國財政部門出臺很多新的經濟政策與相關條例,資金的流動性會被進一步壓縮,金融公司的融資、籌資等工作都會面臨很多困難。這樣一來,金融公司外部資金渠道得不到合理的發展運行,會給公司未來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礙。
(三)風險影響
金融公司主要的業務與發展空間一般都集中在了房地產行業、礦產行業,這些行業雖然能讓金融公司獲得相對較高的利潤,但與此同時也存在相應較高的風險。在經濟金融新常態的影響之下,我國經濟發展會進入新的運轉形式,房地產行業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周期進行調整,礦產行業也會進入調整周期。這樣一來,金融公司的信用風險就會被相應的提高,甚至會比商業銀行自身的風險還要高,這就給金融公司在未來規避風險、化解風險方面帶來了很大困難。
三.金融公司應當采取何種策略應對新常態
金融公司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就需要針對現存的經濟金融新常態采取針對性較強的應對策略。
(一)側重財富管理
在經濟金融新常態的背景之下,我國的金融公司不能再像過去一樣依靠比較單一的業務主線進行發展,而是應該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之上對內部業務進行豐富和革新。金融公司業務范圍內的資產收購、重組、投資、融資等都應當真正實現資產的有效管理。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金融公司可以將業務拓展至財富管理方面,這樣不僅可以解決資金對于金融公司發展的約束,還能有效擴大公司的自身規模,使公司具備較強的行業競爭力。
某金融公司在當前經濟金融新常態的背景之下,為了使公司發展與新常態相適應,在公司內部業務方面增加了財富管理內容。該公司的管理者為了保證公司是朝著真正的資產管理方面發展,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成立了財富管理方面的子公司。這樣一來,該公司在財富管理領域就得到了新的發展,具備了一定的品牌效應,這不僅使該金融公司的業務得以豐富,還保證了資產管理工作的多樣化與個性化,使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具備了較強的綜合價值。
(二)重視風險
金融公司在經濟金融新常態的影響之下,一定要重視公司風險。在存量業務風險方面,公司可以對金融抵押物進行更為合理、細致的評估,還要實行風險報告制度,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進行隔日報告,并且要在工作中加強風險問責的力度。在流動風險方面,公司可以拓寬融資渠道,使資金的來源變得更加豐富,還要保證負債管理與資本管理工作的實際效果。在增量業務風險方面,可以對準入體系進行完善,嚴格控制相關業務的審批工作。金融公司做到這些,就能有效防范可能出現的業務風險。
(三)謀求轉型
金融公司在面對新常態所帶來的相應影響的時候,還可以主動謀求轉型,金融公司可以對金融市場進行細致、深入的分析,對公司自身的業務進行合理創新,以此實現合理轉型。
某金融公司在經濟金融新常態的影響之下,決定主動轉型。該公司的管理者在對市場進行分析之后,決定對業務進行合理創新,使業務向房地產業務產業鏈的深入部分進行延伸,實現產融結合。除此之外,該公司在運行過程中認識到“債轉股”的重要性,在公司發展中進行資產與債務重組工作,還進行“問題企業”重組工作,并將公司內部的業務向新興領域及第三產業領域進行擴展。長此以往,該公司的內部業務范圍得以擴大,內容變的更加豐富,公司實現了合理轉型,不僅適應了新常態所帶來的影響,還獲得了更高的利潤,實現了深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