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凡杰(大連市輕工業學校 遼寧 大連 116023)
目前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運動療法康復的報道很多,多采用動力性運動療法。對于康復運動的程序,認為程序康復是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比較合理的治療方法,國內外許多醫務工作者對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推出具有參考價值的程序康復方案。如:美國1973年推出14步程序,并于1982年簡化為7步;日本厚生省1983年推出適合國情的心肌梗死住院4周康復程序;我國自1992年河北省醫院及福建省泉州市第一醫院分別對7例及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制定2周康復程序取得了滿意效果后,各家醫院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進行康復治療的報道逐漸增多。查閱我國從1995—2002年發表的近百篇報道中分析,均主張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康復,對于沒有并發癥的患者一般從第2天開始在床上自主活動,6—7天床下活動,逐漸增大活動量,14天活動量達到步行500—1000m,或上下1層樓梯,稱為2周康復程序,如果上述運動目標3周完成,稱3周康復程序,這與日本學者提出的心臟康復2周方案(14天可做雙倍Master運動試驗)相對保守,與其所提出的3周康復方案所達到的運動量大致相同。所報道文獻中共對1844例無并發癥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進行了觀察,實施2周康復程序的為653例,實施3周康復程序的為571例,而且大多數均與非采取程序康復的病人進行對照(375例對照),結果兩組在病死率,心律失常發生率、心絞痛發生率及再次梗死發生率上比較沒有明顯差異,而康復觀察組在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上卻優于對照組;在左室射血分數、平均運動耐受時間、心臟功能容量(METs)等方面也均優于對照組。說明早期康復治療,不但具有安全性、可行性,而且可以明顯提高全身的運動能力,增加心血管儲備能力,改善心功能。
首先,根據病人的情況,年齡,體力確實符合康復程序條件,以及康復程序時間的長短,組成和日程安排?,F就住院期運動療法的主要程序扼要敘述如下:(1)運動類型:開始時是被動、主動關節運動,以后是自己料理生活動作(自己洗臉、剃須、進食等),下床,走步。(2)運動強度:我們采用運動平板試驗的方案,一般不超過5METs(2-4周出院),住院病人運動強度靶心率確定,我們以立位休息心率+10-20次/分為運動靶心率,在住院期康復療法前幾天,關節運動和步行時心率通常比休息心率增加不超過5-10次/分,關節運動和步行時的血壓和休息時比較上升≤3.9kPa,如果運動時,收縮壓下降,可能意味著運動引起左心功能不全應立即停止運動。(3)暫??祻突顒又刚鳎孩倩顒右鹦那皡^不適,疼痛,氣短或心悸;②心率>休息心率+20或>110次/分;③活動后收縮壓較休息水平上升≥2.6kPa;④活動后出現眩暈,頭昏等腦缺血癥狀;⑤心電圖ST段缺血下降大于0.2mv或較安靜時下降≥0.1mv,ST段抬高0.2mv;⑥出現嚴重心律失常;⑦自覺疲勞。
運動后6-8min呼吸、心率不能恢復到運動前狀態或引起失眠、長時間疲勞、體重迅速增加(水腫),說明運動強度過大,應降低運動強度或暫時停止運動。對于急性心肌梗塞早期不合并嚴重高血壓(血壓<23.9/14.7kPa),甲亢,貧血,嚴重的肺部疾病,神經及運動系統疾病的病人,對于有較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絞痛發作及心源性休克等并發癥經治療控制病情穩定者,符合上述條件的患者經患者及家屬同意且能合作者10例,我們進行早期康復指導,并在監護儀條件下為其制定了嚴格的早期活動康復程序、計劃。
在患者每次康復訓練過程中,必須在心電監護且由醫護人員嚴密看護下進行,除觀察每次訓練前后患者心率,血壓和心電圖變化外,還應仔細詢問和觀察患者訓練前后的主訴和不良反應,一旦發生暫停康復活動指征中其中任何一項,應立即停止運動程序,同時要備好搶救藥品和除顫器。在對10例患者觀察中有1例在康復活動中出現偶發房性早搏,經休息后很快消失。1例在做平板試驗中出現不典型心絞痛和疲勞感,均被及時發現,停止運動休息片刻后癥狀消失。
在李紅贊的研究中觀察組4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2周康復程序而出院,無一例運動中出現心臟意外。5例溶栓冠狀動脈再通率80%;除2例患者住院期間仍有輕度抑郁外,其余患者情緒均較穩定,基本消除焦慮、恐懼等情緒,積極配合藥物及運動康復治療;掌握了冠心病應急處理及合理調整飲食的方法;吸煙患者均戒煙。患者出院后定期門診隨訪1個月~5個月,40例患者均能生活自理,35例患者能堅持參加步行鍛練及家務勞動。

?
在蔡尚郎兩周運動康復療法對急性心肌梗塞的療效觀察中康復組1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順利完成兩周康復程序出院,平均住院日數16.3±6.9日,較對照組明顯縮短 (對照組平均住院日數23.5±9.2日),11例患者在住院第14-18日完成上、下1層樓梯活動,6例完成室外行走100-200米,無嚴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心絞痛、再梗塞和猝死發生。患者出院后隨訪1-6月,康復組發生心力衰竭1例、心絞痛1例、無再次心梗發生。對照組發生心力衰竭2例、心絞痛2例、再次心梗1例、心臟性猝死1例??祻徒M患者16例生活可以自理,11例可以堅持參加適當的步行運動和家務活動。對照組15例生活可以自理,8例能夠堅持參加步行運動和家務活動。說明康復治療可以減少心肌梗塞的并發癥、改善預后、提高生活質量。(附:兩周康復程序)
姜紅急性心肌梗死45例早期運動康復指導體會中10例患者經過三周康復訓練后,明顯地縮短了住院時間,其平均住院日為21d,亦為國家和個人節約開支,其具有良好社會和經濟效益。三周康復訓練是以日常生活為主要康復內容,既簡便又實用,患者樂于接受,嚴守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活動量的原則,既安全又可靠,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為我們康復事業提供了先進條件,可以讓病人更方便地接受完美生動形象教育,盡可能的早日康復,回歸家庭,至使心臟事業得到廣泛推廣。
[1]劉江生.康復心臟病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2]劉培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實施早期康復方案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