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佳桂
摘 要 山麻鴨、黑山羊是山區農村發展養殖業的重要產品。通過分析山區農村發展小群飼養山麻鴨、黑山羊養殖方法以及優勢條件與不足,提出完善和發展馬山黑山羊產業開發的對策和建議,得出養殖山麻鴨、黑山羊具有較好的優勢條件和政策環境。
關鍵詞 山區農村;小群飼養;山麻鴨;黑山羊;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F326.3;F84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33--02
1 山區農村發展小群飼養山麻鴨分析
山麻鴨,俗稱龍巖麻鴨,屬鴨科河鴨屬,原產于福建省龍巖市龍門鎮,是優質的小型蛋用鴨品種。1985年被列入《福建省家畜家禽品種志和圖譜》。1988年被列入《中國家禽品種志和圖譜》,2003年列入《中國家禽地方品種資源圖譜》。
山麻鴨善于在山上活動,目前,廣泛分布于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區。山麻鴨只適合生活在溫暖的南方。
1.1 山麻鴨的外形特征
山麻鴨的公鴨,頭中等大小,頸長,眼睛圓大,軀干呈長方形。頭頸上部羽毛為孔雀綠,顏色鮮艷,在接近身軀的地方有一圈白色的羽毛,即白頸圈。胸前羽毛為棕色,腹羽呈現淺灰色,翅膀上的羽毛黑白相間。從背部至腰部的羽毛均為灰棕色,尾羽為黑色,并且有兩根勾起的黑色羽毛,是它們的性羽,這是公鴨專屬特點。成年公鴨平均質量1.40 kg。山麻鴨的母鴨:羽毛有淺麻色、褐麻色、雜麻色3種。與公鴨不同,山麻鴨母鴨的頭頸上部的羽毛是白色的,翅膀上的羽毛也是褐白相間,其他特征基本和公鴨相同。山麻鴨喙青黃色,脛、蹼呈紅色。成年母鴨平均質量1.43kg[1]。
1.2 山麻鴨的生產性能
公鴨在110日齡性成熟。母鴨108日齡開產,年產蛋280~290枚,蛋平均質量63~68 g,初生蛋質量44~48 g,山麻鴨產蛋率很高,公鴨配種力強,種蛋受精率85%~90%,受精蛋出雛率為90%~93%。山麻鴨與其他麻鴨相比具有產蛋早,年產蛋量高等特點。
1.3 山麻鴨的生活習性
山麻鴨的采食、飲水、休息、睡眠、戲水、理毛、舒展、啄逗、群居及放牧都具有一定的規律。山麻鴨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食性廣,覓食力強。山麻鴨合群性強,易建立條件反射。在圈養條件下,可利用其生態習性和行為以及對環境的要求,人為加以調節,建立科學的飼養管理制度,促進山麻鴨的生產。
1.4 場址選擇
1.4.1 地理位置
鴨場應建在地勢高燥,向陽背風,便于光照、通風和排水。種鴨場距居民區和主干道1 000 m以上、商品蛋鴨場距居民區和主干道500 m以上的地方。選擇鴨場場址要求交通方便,場內外道路平坦,以便運輸生產和生活物資。
1.4.2 土質
鴨場的土質最好是沙壤土,這樣能保持舍內外干燥,雨后能及時排除積水。
1.4.3 水源
雖然山麻鴨比較適合山區的生活,但水源也是鴨場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要求水量充足,水質無污染,水質清潔,符合飲水衛生要求。
1.4.4 電源
要保證鴨場供電正常,為管理提供方便。
1.5 鴨舍的建造
鴨舍分為雛鴨舍、育成鴨舍、產蛋鴨舍。如果條件允許,鴨舍最好分別建造,便于管理并能提高山麻鴨的生產率。
1.5.1 雛鴨舍
根據雛鴨比較怕冷的特點,雛鴨舍一定要有一個比較保暖的圈舍,圈舍內要安裝紅外線燈和照明燈,供其取暖和照明;圈舍的外面最好有一個供雛鴨活動和采食的運動場,圈舍和運動場都可以在室內,這樣不但可以給雛鴨一個遮陽避雨的地方,而且采食也不會受到天氣的限制。室外還要設置一個露天活動場,要設置戲水池,以方便雛鴨飲水。一般雛鴨舍的圈舍、室內活動場和室外活動場的面積是以1∶0.5∶1的比例設計。
如果條件有限,可以在育成鴨舍內用塑料薄膜搭建一個臨時的育雛舍,但是規格也要符合育雛鴨舍的要求。
1.5.2 育成鴨舍
育成鴨舍的具體結構和雛鴨一樣,要有圈舍、運動場、戲水池等設施,圈舍一般寬設計成8~10 m,屋檐離地面的高度是3 m,圈舍的長度可根據場地來進行規劃,一般1 m2的圈舍可以飼養11只山麻鴨。雛鴨階段一結束,山麻鴨就要來到育成鴨舍,直至被淘汰。
圈舍的外面要設計運動場,運動場最好有一定坡度,這樣可以保證山麻鴨有一個比較干燥的休息場所。戲水池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用水泥砌成。深度為1 m。
鴨舍、運動場、戲水池的面積比例一般為1∶2∶2。這3個主要設施可以根據地形的限制,進行不同的排列,需保證規格不變。
2 山區農村發展小群飼養黑山羊分析
2.1 外貌特征
黑山羊背毛多以黑色居多。種公羊纖毛較長,如蓑衣狀,絨毛較多。閹羊和母羊纖毛短而絨毛較多,公母羊頜下皆有須。體軀近似長方形,頭大小適中,額前凸。鼻梁平直、兩耳稍直立,大多數有角,呈倒八字型。頸長短適中,鬢甲稍高,背腰平直,胸寬而深,肋微拱,尾粗而上翹。四肢短而結實,蹄質堅實、黑色,母羊乳房發育中等,乳頭2個,排列整齊。
2.2 繁殖性能
公羊5~6月齡性成熟,8~9月齡便可配種。母羊7~8月齡初發情,發情周期18~20 d,發情持續期1~2 d。妊娠期150 d,產后第1次發情在3個月,3~5歲繁殖力最強,母羊2 a產3胎。雙羔率占10%~20%。能繁母羊繁殖率為98%;每頭均產羔2.5窩,每窩平均產羔1.5只;羔羊成活率達到95%以上;努云雜交能繁母羊培育期為6月齡,出欄體質量為30~45 kg[2]。
2.3 生長及產肉性能
黑山羊出生質量為2.0±0.9 kg,商品肉羊出欄時間為10~12月齡,出欄體質量為40~45 kg。成年公羊平均體質量38.50 kg,母羊32.90千云嶺黑山羊發展前景較好,羯羊41.50 kg,胴體質量17 kg左右,屠宰率43.48%。
2.4 黑山羊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及經濟效益分析
2.4.1 黑山羊的資源優勢
引入努比亞種公羊與選育的黑黑山羊雜交后,雜一代被毛黑亮,體尺增加,體格增大,生長發育加快。努云雜交羊與純繁的云嶺黑山羊比較,平均初生質量2.44 kg,提高14.60%。3月齡平均斷奶質量16.37 kg,提高15.80%。6月齡平均質量31.83 kg,提高17.80%。9月齡母羊質量36.48 kg,提高15.40%。羔羊成活率98.80%,提高8.9%,雜交羊在體尺發育上也較純繁羊快。
2.4.2 培植加工龍頭企業
依托資源優勢,憑著優越的發展條件和高效的引資政策,引進和建成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生產牛羊肉火腿、清真牛羊肉罐頭等食品[3]。
2.4.3 市場前景
《本草綱目》中曾將羊肉與人參相提并論,美其名曰“小人參”。目前,羊肉已成為我國廣大城鄉居民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近年來,雖然我國羊肉總量不斷增加,但在肉類總量中僅占4%左右,人均占有量僅為1.91 kg,
3 結語
山麻鴨的養殖必須要采取綜合性的措施,對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放松,只有實行科學養鴨,才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今后,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仍有很大潛力;就國際市場上看,據預測,羊肉在國際肉類貿易中的份額也將會不斷增長,市場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韓曉萍,劉林秀,儲怡士,等.3種不同飼養方式對山麻鴨生產性能的影響[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4(22):28-29.
[2]許玉德,王曉偉.福建山麻鴨LDH同工酶組織特異性的研究[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6):838-842.
[3]楊燕,呂慎金,陳炳宇.沂蒙黑山羊種質資源現狀及保護開發對策[J].家畜生態學報,2014(6):81-84.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