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繼東
再接再厲,為肝病科普做出更大貢獻
文·賈繼東

賈繼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肝病臨床與科研工作,對慢性病毒性、自身免疫性、膽汁淤積性及遺傳代謝性肝病有較多的臨床經驗。現任國際肝病學會(IASL)主席、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副理事長等職務,曾任亞太肝病學會(APSAL)主席、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等職務。并先后擔任《中華肝臟病雜志》《臨床肝膽病雜志》《肝臟》、Liver International、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等國內外雜志副主編或共同主編。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實質性器官,其功能多樣且任務繁重,容易受到外界及人體自身不良因素的傷害而發生各種疾病。肝臟也是沉默的器官,通常只有損害到相當嚴重的程度時才會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因此不容易及時得到正確診斷。為滿足公眾和社會對肝臟健康和疾病科普知識不斷增長的需求,《肝博士》創刊以來堅持科普期刊應有的專業精神和社會責任,向公眾傳播了大量有關肝臟健康和疾病的核心知識和最新信息,值得充分肯定。希望《肝博士》再接再厲,繼續為廣大讀者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肝臟健康和疾病知識。
一、是繼續強調預防為主。大力宣傳和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對肝臟最好的保護。例如,不吸煙、少喝酒,健康飲食、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不隨意用藥、更不濫用藥,注意個人衛生,及時接種各型肝炎疫苗(甲型、乙型和戊型)。同時應強調,要避免盲目相信和過分依賴廣告夸大宣傳的所謂營養品、保健品和靈丹妙藥,也不要被各種打著高科技名號的噱頭所迷惑。
二、是既要重視病毒性肝炎等發展中國家的常見病、多發病,也要重視過去主要見于發達國家的自身免疫、膽汁淤積及遺傳代謝性肝臟疾病。前者診斷相對容易,故應強調長期、規范、系統治療和隨訪;后者發病率低、臨床表現復雜,診斷較為困難,應強調及時識別、早期診斷,并給予特效治療方法,以避免進展到終末期肝病而失去治療機會。
三、是既要宣傳現代醫學的威力也要告知公眾現代醫學的局限性。現代醫學可以預防、診斷和治療很多疾病,但對很多疾病仍然無能為力。要提倡,對于可以治療的疾病要堅定信心,進行積極、規范、系統的治療;而對于目前科技水平無法治愈的終末期肝病、惡性腫瘤等,通過醫患雙方的坦誠溝通,提倡采取理性、務實的態度,避免無謂的過度治療所帶來的資源浪費和不必要的痛苦。提倡敬畏生命、珍惜健康、科學應對疾病和坦然面對死亡的現代理念,為構建互信、互敬的和諧醫患關系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