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黃墨
程明亮:肝纖維化是可以逆轉的
本刊記者:黃墨
人物檔案

程明亮:貴州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醫藥防治傳染病國家重點研究室主任、中國醫師協會感染病分會常委、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委、貴州省感染病與肝病學會主任委員。
先后主持和參與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20余項,其中有科技部重點項目,傳染病防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及國家“973”基礎研究計劃重點課題;先后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在國外發表被SCI收錄論文52篇,單篇論文影響因子15.8;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其中二等獎以上8項;研制創新藥物2個,獲發明專利1項。
著有中英文專著12部,其中The Basic Study and Clinical Research on Hepatic Fibrosis 2002年在美國出版;主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規劃教材2部(傳染病學英文版及案例版教材,分別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和科學出版社出版)。
首批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新世紀首批國家百千萬人才,國家杰出專業技術人才,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共中央聯系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省管專家、核心專家,貴州省十大優秀科技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大項目、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委,并擔任多家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編委。
記者:程院長,您好。感謝您接受《肝博士》雜志的專訪。我們今天主要想請您談談患者比較關心的幾個有關肝纖維化的問題。很多肝炎患者,特別是乙肝患者,都對發生肝纖維化非常擔心,特別是“乙肝三部曲”,讓很多患者都背上了沉重的病情發展包袱。作為患者,應該怎么去看待從肝炎到肝硬化這一問題?
程明亮:很多肝炎患者,特別是乙肝患者對肝纖維化發生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慢性乙肝的感染比較隱匿,一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也沒有定期的到醫院進行診治或隨訪,有的甚至出現了肝硬化失代償才到醫院就診。這部分病人就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這種情況使許多患者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作為患者應該怎樣去看待從肝炎、肝纖維化到肝硬化這個問題呢?一般感染慢性乙肝后,發生肝纖維化、肝硬化的自然過程也要數十年的時間(重型肝炎除外)。我想,如家庭成員中有慢性乙肝患者,就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因為乙肝的傳播主要是血液及母嬰垂直傳播,并且乙肝還有家庭聚集現象。
記者:我們都在說,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那么是否有一些癥狀提示患者,肝臟可能已經現出纖維化了呢?
程明亮:肝纖維化缺乏特異的、較為明顯的臨床癥狀,也沒有更多典型的體征,因此患有慢性肝炎者就應該定期到醫院找肝病專科醫師隨訪。在隨訪中可以監測肝功能,上腹部B超看肝內光點、門靜脈直徑及脾臟大小是否已經有改變,也可以進行肝臟彈性值(FibroScan)的測定。一般這樣就可以初步了解肝纖維化的情況。對于肝功能正常的乙肝、丙肝患者,為了評估是否出現肝纖維化,也可以進行肝活檢。
記者:在我們做檢查的時候,經常有患者一看到B超提示肝實質回聲增粗,就覺得自己是不是已經出現肝纖維化了,這種擔憂有沒有道理?
程明亮:這種擔憂是有一定道理的,慢性肝炎患者如果B超提示肝實質回聲增粗,就意味著有早期的肝臟炎癥反應及纖維化的初步形成,需引起高度重視。為了明確是否存在肝纖維化,就應該做進一步的檢查。
記者:還有一個患者朋友非常關心的問題,就是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有沒有可能得到逆轉,逆轉的機會有多大?
程明亮: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是可以逆轉的,逆轉的機會也是很大的。首先應該針對病因進行治療,若是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首先要抗病毒治療,若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就需要注意適量運動和飲食結構的調整。大量飲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纖維化就需要嚴格控制在健康飲酒的標準內。藥物引起的肝纖維化應該及時停藥,自身免疫性肝病所致的肝纖維化應該積極采取有效的治療。臨床上還發現一些中藥復方制劑對肝纖維化和早期肝硬化也有較好的逆轉作用。總之,肝纖維化或早期肝硬化只要得到及時診治,絕大多數是可以發生逆轉的。
記者:如果真的出現了肝纖維化,那在日常飲食中應該注意些什么呢?有沒有一些具有抗纖維化的食物推薦給大家?
程明亮:根據目前國內外的研究報道,肝纖維化的發生發展與人體的氧化應激直接有關,有幾種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的食物如藍莓、蘋果、咖啡、綠茶、茅臺酒(健康飲酒的標準內)等對肝纖維化有較好的輔助食療作用,肝纖維化患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食用。當然還要經常補充一些優質的動植物蛋白質如魚類、雞蛋、瘦肉、香菇等,可以為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提供較好的物質基礎,這樣肝纖維化就可以得到更好的逆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