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牙體牙髓科老年患者的護理分析
張倩瑩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江蘇南京210029)
摘要目的:探究對牙體牙髓科老年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100例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將這100例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分為2組,實驗組以及對照組。對照組50例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均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實驗組50例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則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對實驗組以及對照組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經不同護理后的治療效果以及護理的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對實驗組的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其在抑郁自評量表評分以及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明顯比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存在優勢,采用護理干預的實驗組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100.0%)明顯大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老年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84.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可以明顯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少患者出現復發的情況,增加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值得廣泛推廣應用于臨床。
關鍵詞牙體牙髓;老年患者;護理干預;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8
本文主要對老年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在治療的整個過程中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作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100例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將這100例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分為兩組,實驗組以及對照組。實驗組老年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為30例,女性患者為20例,年齡在64歲-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0.01±6.25歲,文化水平為小學及以下的患者18例,初中文化20例,高中文化8例,大專及以上文化4例;實驗組老年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為31例,女性患者為19例,年齡在63歲-8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0.51±6.05歲,文化水平為小學及以下的患者19例,初中文化18例,高中文化9例,大專及以上文化4例。經比較,實驗組以及對照組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文化水平等一般性資料方面均無明顯的區別,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實驗組以及對照組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均進行常規的基本治療以及常規的護理,主要為: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告知患者治療的注意事項等。實驗組老年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以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護理人員對老年患者進行護理時要主動、熱情并且要面帶微笑,積極的告知患者有關牙體牙髓病的知識,如發病的原因、注意的事項等,多給老年患者鼓勵,減少患者的緊張、焦慮心理,讓患者以最佳的狀態接受治療。
1.2.2 護理人員要認真仔細的做好為患者治療前的準備,并且隨時注意老年患者的情緒變化,向老年患者認真仔細的介紹具體的治療流程,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疼痛等不適,讓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并且對患者實施有效的干預(播放廣播等)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減少患者的疼痛。
1.2.3 老年患者在結束牙體牙髓病的治療之后,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復查的時間。
1.3 評價指標 對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通過抑郁自評量表以及焦慮自評量表測定情緒狀態,臨界值為50,并且分數越高,患者的抑郁、緊張越嚴重。
將老年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分為3個等級,十分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滿意率=(十分滿意+一般滿意)/本組總例數×100.0%。
1.4 數據處理 兩組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護理情況的研究數據,在本次研究結束后,均準確無誤地錄入SPSS19軟件中進行統計數據處理,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為計量資料,對比方法為t檢驗,使用例數(%)為計數資料,對比方法使用x2檢驗。當P<0.05時,表示兩組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之間,對比護理的效果數據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實驗組的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其在抑郁自評量表評分以及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明顯比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存在優勢,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如下表:

表1 兩組老年患者的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比較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2 采用護理干預的實驗組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100.0%)明顯大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老年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84.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如下表:

表2 實驗組以及對照組老年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對比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目前社會的老齡化,使得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也在不斷的增多[1]。牙體病即牙髓病,是患者的牙齒硬組織發生病變的情況[2]。一般情況下,老年患者在治療牙體牙髓病的過程中會出現焦慮、緊張等不良的心理,對老年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減少患者的不良心理,讓患者保持良好的狀態接受牙體牙髓病的治療[3-5]。
本文結果:在抑郁自評量表評分以及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方面,實施護理干預的實驗組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明顯比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老年患者存在優勢;實驗組的老年患者通過護理干預對護理的總滿意為100.0%,而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老年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僅為84.0%。結果表明,對牙體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可以明顯的減少患者接受治療時的不良心理,提高治療的效果,增加老年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值得廣泛推廣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包芳,姚聲.四手操作配合心理護理干預對緩解牙科恐懼癥的作用 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5):115-116.
[2]袁素珍.牙體牙髓科老年患者的護理分析[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6(10):526-527.
[3]路芝瑛,鄧曉紅.牙體牙髓科老年患者心理反應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9,22(2):56-57.
[4] 王安娜,王芳云,黃繼玲,等.合肥市孕婦齲病和4種牙體非齲性疾病的調查分析[J].全科護理,2014,(29):2769-2770.
[5] 王振川,孫佰潔,許萍,等.可樂麗菲露修復齲齒和牙體非齲性缺損時聚羧酸鋅墊底的必要性探討[J].交通醫學,2013,(6):695-695,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