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文 葛磊 馬靜 尚山淞
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療效觀察
張紅文 葛磊 馬靜 尚山淞
目的 觀察腦卒中合并吞咽障礙患者實施康復護理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住北京軍區北戴河療養院康復醫學科腦卒中合并吞咽障礙患者12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實施神經內科常規護理,治療組實施康復護理方法,治療4周后評價療效。結果 治療組治愈率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 <0.05)。結論 康復護理對于腦卒中合并吞咽障礙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改善患者進食困難和飲水嗆咳,增強了患者康復的信心。
康復護理;腦卒中;吞咽障礙
吞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常見并發癥,發生率高達50%[1]。主要表現為進食或飲水后嗆咳、咽下困難、流涎等,極容易引發營養不良及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合并吞咽困難的腦卒中患者病死率、致殘率增加,住院日延長,花費增加,康復效果不佳,本研究運用康復護理手段干預吞咽功能,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科腦卒中合并吞咽障礙住院患者120例,均經CT、核磁確診。其中男74例,女46例,
腦梗死79例,腦出血41例,年齡45~73歲,其中45~50歲37例,51~60歲62例,61~73歲21例,將120例患者按照隨機對照表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1.2 診斷標準及排除標準
診斷標準:符合1996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診科研協作組制定的《中風病診斷療效評定標準》(試行)中的有關診斷標準[2]。病例選擇滿足以下條件:存在吞咽困難,飲水嗆咳癥狀。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其他嚴重原發性疾病(心血管、肝、腎系統等疾病)。(2)排除認知障礙、持續性植物狀態患者。(3)排除真性球麻痹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神經內科常規護理,治療組實施康復護理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進行才藤氏吞咽功能評價[3],向患者及家屬告知評價結果及治療方法、療效、注意事項,介紹成功病例,提高患者康復的信心。(2)根據患者吞咽評價情況調整飲食,1~2級給予鼻飼飲食,3~6級給予粘度適中、易變形且不松散的食物,如菜泥、果凍、蛋羹等。最佳溫度為40℃~60℃[4]。食物性狀依次為糜爛食物+糊狀液體、碎狀食物+濃液,如米糊、牛奶等,7級進食正常食物與稀液[5]。(3)入院第二天起由責任護士根據吞咽運動分期[6]進行“一對一”感覺、認知刺激訓練。先用冰棉簽刺激軟腭、舌根及咽后壁,誘發吞咽反射,再引導患者感知食物的色、香、味,刺激食欲,鼓勵患者充分張口接受食物,感知食物味道、形狀并進行咀嚼。利用頰肌、舌肌的運動將食團推進到舌根部,激發吞咽反射,將食團擠壓進食道,用匙背輕壓一下舌部,鼓勵患者反復吞咽,訓練結束前使用冰鹽水棉球口腔護理,重點擦拭咽、舌根部,清除咽部殘存食物。(4)治療體操每日2次,呼吸肌訓練:深吸氣—憋氣—咳嗽;頸部旋轉訓練:訓練患者咽下同時頭部轉向麻痹側,減小麻痹側咽腔;舌、口唇、面部肌肉運動訓練:舌伸出口外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運動,每日2次;反復做鼓腮、吹氣、叩齒運動,每日2次。
1.4 療效判斷
治療組患者康復護理每天1次,連續7天為1個療程,休息1天進行下1個療程,兩組患者分別于治療4周后進行才藤氏吞咽障礙[7]評價并統計療效,治愈為吞咽功能達到7級;顯效為吞咽功能提高達到3~5級,有效為吞咽功能提高達到l~2級,無效為吞咽障礙無變化。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3.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治愈率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吞咽障礙是由于雙側大腦皮質或者雙側皮質腦干束受損,或者吞咽神經、迷走神經、舌下神經核或核下性損害引起,大約57%~73%的腦卒中患者發生吞咽困難[8]。
我科針對有吞咽障礙的患者采用康復護理措施干預,首先通過與患者和家屬就吞咽障礙情況溝通與疏導,獲得家屬積極配合,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根據患者吞咽功能情況改變食物的性狀、溫度、及進食順序,降低了不當進食造成的嗆咳與誤咽的發生次數,增加患者成功進食的成就感,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認知、感覺刺激訓練可有效改善患者對的食物信息判斷能力 、進食的配合能力,提高感知覺和注意力[9],通過運用冷刺激作用于咽部肌肉粘膜,激發其主動收縮,提高對食團敏感性,同時防止吞咽肌群失用性萎縮,有利于咽部感覺恢復[10];治療體操使吞咽相關肌群緊張度下降,協調性增強,建立排除異物的各種防御反射[11],提高呼吸道反應能力,防止誤吸發生。
本研究運用康復護理干預方法,擴大了大腦皮質感覺區,同時加速腦血流量的改善 ,促進病灶周圍組織或健側腦組織的重組或代償,極大地發揮腦“細胞的可塑性”[12]通過治療組與對照組的療效比較,可以看出采用康復護理干預,改善了患者進食困難和飲水嗆咳,增強了患者康復的信心,臨床效果顯著。
[1]梁冰蓮.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早起康復護理[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9,15(4):124-126.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作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6,19(1):55-56.
[3]汪潔.神經源性吞咽功能障礙的評價[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1996,11(1):38-41.
[4]王翠萍,陳輝,劉春霞.腦卒中患者吞咽困難的康復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09,4(16):2512-2524.
[5]朱鏞連.神經康復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553.
[6]朱鏞連.神經康復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547.
[8]張維,劉志順.孫書臣針刺治療中風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礙機理探討[J].中國針灸,2002,22(6):405-405.
[9]郭君,張青,安巧.認知功能訓練在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病雜志,2013,16(14):52-53.
[10]劉海波,耿愛香,趙冬英,等.冰刺激聯合康復療法治療腦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礙患者療效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2):2025.
[11]石鳳英.康復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94.
[12]崔燕,元小冬.急性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的早期康復[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3):255-256.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Dysphagia After Stroke
ZHANG Hongwen GE Lei MA Jing SHANG Shansong, Beijing M ilitary Area Beidaihe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Qinhuangdao 066000,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stroke patients w ith dysphagia.Methods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120 patients w ith dysphagia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troke, Swallow ing disorder
R 47
B
1674-9308(2015)28-023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28.171
066000秦皇島,北京軍區北戴河療養院康復醫學科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 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thod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 after 4 weeks.ResultsThe cur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Rehabilitation nursing has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swallow ing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 ith dysphagia,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patient's eating difficulty and drinking water, and increases the confidence of patients' rehabil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