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8月28日,85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著名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會同河南農業大學水稻團隊來到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現代農業試驗區,對超級雜交水稻“百千萬”高產攻關示范工程進行收獲前預評估,看到一片片金黃色的稻谷,撫摸著一束束稻穗,袁老非常高興地說:“百畝片過一千公斤有把握,千畝片過九百公斤是有希望的。”
光山縣地處我國南北過渡帶的秦嶺淮河線上,優越的氣候條件和豐沛的水源,使這里成為著名的稻米產地。光山縣稻谷產量已占全省糧食總產量的80%以上,是以稻米為主的全國產糧大縣,這也是袁隆平院士和河南農業大學不約而同地選擇這里作為超級雜交稻聯合攻關的主要原因。
(資料來源:大河網)
2015年10月15日下午,記者和國家科技部、江西省科技廳工作人員及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水稻專家一行驅車來到了由江西農業大學選育、江西現代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獨家開發的超級雜交早熟晚稻新組合五豐優T025在奉新縣的千畝示范基地進行現場觀摩考察。
示范基地位于江西省奉新縣赤田鎮下羅塘村,地處奉新縣東南部,東鄰安義,南毗高安,素有奉新縣“南大門”之稱。到達千畝示范基地現場后,一下車,記者抬眼望去,在陽光的照射下,只見無邊的稻田里像蓋了一層厚厚的黃毯似的,沉甸甸的稻穗光彩奪目。風吹稻浪,猶如在演奏著一曲曲動人的樂章。
項目技術負責人——江西農業大學賀浩華教授在觀摩現場介紹說,五豐優T025于2008年通過了江西省品種審定,2010年通過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和農業部超級稻確定,具有早熟、高產、穩產、適應性廣、適合拋秧等輕型生產特點,全生育期112~114天。江西省區試兩年平均產量比對照增產8.76%;國家區試增產極顯著,生產試驗比對照增產13.99%。米質達國標優質1級。
記者在觀摩現場了解到,奉新縣綠康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社承擔了江西現代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農業大學下達的雜交早熟晚稻五豐優T025大面積核心區1050畝、輻射區11030畝的示范任務。
江西現代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研究發現五豐優T025具有株葉形態理想、穗粒兼顧,庫大源足流暢,群體自動調節力強,旱后緩沖力強、復水恢復性好,弱化種苗大田反彈補償生長力強等特點。2012—2015年累計在江西省寧都縣、南城縣、宜黃縣、永新縣、蓮花縣,海南省三亞市等地安排了10個高產制種示范片;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安排了25個高產制種示范片,其中萬畝示范片2個、千畝示范片4個、百畝示范片19個。通過項目實施,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協作創新機制,實現了在品種選育、技術研發、示范推廣、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等方面相互協作、深度融合。在項目實施期間,公司累計生產五豐優T025雜交良種174.13萬公斤,在江西、湖北、浙江、安徽等省累計輻射推廣170萬畝。8700畝制種基地,農戶增收522萬元;170萬畝栽培基地,農戶比種植其他水稻品種增收2.21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刊記者 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