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益
花生具有滋補益壽之功,因而被人們譽為食物中的“長生果”,正如民間諺語所說:“常吃花生能養生,吃了花生不想葷。”花生富含植物固醇、白藜蘆醇、異黃酮、抗氧化劑等植物活性化學物,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1.保護血管、心臟。花生油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環,起到“動脈清道夫”的作用,對預防中老年人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有明顯效果。
2.延緩人體衰老。花生含有豐富的鋅,因此花生不僅能提高味覺、促進食欲和增強性功能,而且可激活中老年人腦細胞,增強大腦的記憶能力,有效地延緩人體過早衰老,具有良好的抗老化作用。
3.促進骨骼健康。花生含鈣量豐富,鈣是構成人體骨骼的主要成分,可以促進兒童骨骼發育,并可減緩老年人骨骼退行性病變的發生。
4.預防腫瘤發生。花生中的白藜蘆醇具有良好的抗腫瘤功能。
5.促進養血通乳。花生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油、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對產后乳汁不足者有良好的養血通乳作用。
相關鏈接:
五類人少食花生
花生香脆可口、營養豐富,是男女老幼都喜歡的食物。但屬于以下幾種情況的人則不宜多吃花生:
1.痛風患者。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患者有高尿酸血癥。由于高脂飲食會減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風急性發作期應禁食花生,痛風緩解期也只能適量進食。
2.膽囊切除者。人吃飯后,膽囊收縮,將膽汁排入十二指腸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對膽囊刺激最強,使膽汁大量排放。膽囊切除后,膽汁無法儲存,勢必影響對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脂肪的消化。
3.胃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患者。此類患者多有慢性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癥狀,飲食上宜少量多餐、清淡少油。花生屬堅果類,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過高,很難消化吸收,故此類患者應少吃或不吃。
4.跌打瘀腫者。花生含有一種促凝血因子,因此跌打損傷、血脈瘀滯者食用花生后,可能會使血瘀不散,加重腫痛癥狀,妨礙病體康復。
5.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花生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多吃會加重病情,易導致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危害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