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咨詢

近年來,東盟旅游業發展迅速。2013年吸引游客總數為9800 1萬人,增長率與前一年持平,約為9.8%0其中域內訪客4322 4萬人,同比增長8.5%;域外游客5477 7萬人,同比增長10.9%。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是東盟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國,2013年三國分別吸引游客2654 7萬人、2571 6萬人和1556 8萬人,合計占總數的69.2%。中國、歐盟、韓國、日本和美國是東盟旅游業的主要客源地,2013年來自上述五地的游客占東盟域外游客的64.2%。
不過,東盟旅游業在蓬勃發展的背后,也存在不少問題。首先是產品同質化嚴重。除了內陸國老撾外,目前東盟其余國家主打的旅游產品是清一色的海岸旅游,宣傳的重點都是陽光、沙灘和海鮮,給國外游客的感覺是普吉島、沙巴、巴厘島和宿務都沒有什么區別。同質化的結果就是引發價格戰和無序競爭,最終降低當地旅游業的吸引力。其次是缺乏專業人才。東盟十國除新加坡外普遍缺乏高素質的旅游業從業人員,這也是影響這一產業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泰國和馬來西亞旅游業較為發達,國民受教育水平較高,但其服務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尚且存在明顯差距,其余七國的情況則更差些。另外,基礎設施發展滯后。東盟很多航空企業安全記錄不佳,這給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尼的旅游業帶來了負面影響。而缺乏良好的道路和充足的水電供應,是制約緬甸、老撾和柬埔寨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東盟旅游業要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下大力氣改進提高。一是要深挖旅游資源,體現差異化。印尼和菲律賓除了陽光、沙灘外,應該把火山游作為一個推介重點;緬甸要開發一條成熟的佛教游線路,讓外國游客深切感受到該國古老的佛教文化;泰國、越南也要圍繞本國特色節日,提升文娛旅游的品質。二是加強旅游產業規劃。一個景點的興起,可以依靠短期的大規模投入和宣傳實現,但一條旅游線路的經久不衰,只能依靠良好的規劃和管理。東盟各國應加強對本國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合理規劃產業布局,不斷提高景點和線路的吸引力,這比單純引進幾家酒店、開設幾個游樂設施重要得多。三是要加大對旅游業的投入力度。一方面,道路交通基礎設施是旅游業發展的關鍵,應提前布局。另一方面,在人員培訓上也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四是要保障社會穩定和安全。因此,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對于吸引外國游客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