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海濤
近年來,龍城區已經成為朝陽市非公企業聚集區和現代服務業聚集區。目前,全市新組建的五大產業園區有兩個坐落于此,龍城區非公企業總數259戶,黨員880名。同時,還有個體工商戶3000多戶,黨員120名。龍城區委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舉措,努力打造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新亮點。
強化組織領導 龍城區委對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高度重視,區委常委會定期舉行例會研究,在每次基層黨建工作會議上都把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作為重要內容,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園區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在領導力量上,由區委書記負總責,明確區委非公企業工委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各園區全部成立了非公企業工委,對所轄非公企業實施歸口管理。全區38名正副縣級黨員領導干部每人聯系2戶規模以上非公企業,對黨建和生產經營工作進行全方位指導,要求務必把聯系點建成黨建工作示范點。
加強協調調度 龍城區委認真落實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全力以赴抓好“雙覆蓋”工作。區委組織部設立臺賬,對259戶企業的“雙覆蓋”工作實行銷號管理,并在園區推行黨建工作“五同步”工作法,即企業登記注冊同步宣傳黨的政策、廠房建設同步規劃活動陣地、招聘人員同步招收黨員員工、籌備管理團隊同步考慮黨組織書記人選、竣工投產同步建立黨組織。通過采取單獨建、聯合建、掛靠建、派駐建等方式,全區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率達到100%,單獨組建率達70%以上。
加大投入力度 為實現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規范化建設,龍城區通過派、選、聘等方式,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規模較大、黨員人數較多的還配備了專職副書記。同時,實行“六建六送”,即建支部送支部牌、建活動室送活動室牌、建陣地送黨旗、建宣傳欄送圖板、建閱覽室送黨建書籍、建制度送軟件。對非公企業黨員上繳的黨費全部返還,還視企業開展黨建工作情況予以補貼。為解決部分中小企業黨員開展活動無場所問題,去年,區里用黨費在朝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豪德貿易廣場等建立了黨群活動服務中心,配備了圖書、文體用品,裝備了代表委員工作室等,深受黨員群眾歡迎。
促進提質升級 龍城區委堅持每年召開一次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經驗交流會,定期組織黨代表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進行專題視察并提出意見、建議,適時組織非公企業黨組織負責人參觀黨建工作先進典型,組織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同時,對各園區黨建工作排名在后三位的黨組織,通過縣級領導幫扶、區直部門對口指導、調整黨組織書記等手段進行整頓,對提升全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朝陽市龍城區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對黨員先鋒崗進行授旗表彰
堅持示范帶動 龍城區在全區重點選樹了朝陽立塬新能源有限公司、朝陽宏達機械公司等黨建工作示范點,對這些非公企業實施“一對一”指導包扶。近年來,3戶非公企業黨組織獲省、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1名黨支部書記獲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18名黨支部書記擔任省、市、區三級“兩代表一委員”,5名黨員獲省、市級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創新活動載體 本著“企業需要、黨員歡迎、職工擁護、業主支持”的原則,積極在創新活動載體、增強活動實效上下功夫,努力實現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互動雙贏。號召黨員亮身份、比奉獻、樹形象,為全區非公企業黨員配發黨徽。在堅持常年開展黨員先鋒崗、技術攻關等活動的基礎上,區委還統一在全區非公企業黨組織中開展了“聚合力、增活力、添動力、建新功”以及企業、區直部門和村三聯系活動,為經濟發展獻計出力。3年來,黨員累計為企業提出合理化建議1200多條,黨員帶頭完成技改攻關項目27個,創直接經濟效益1500多萬元。同時,積極引導企業黨組織履行社會責任,真情奉獻社會。園區非公企業援建希望小學1所,為災民及弱勢群體捐款、捐物合計1200多萬元,無償獻血2萬多毫升,安置下崗失業職工及農村剩余勞動力近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