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廖祖文

1958年2月,李荒(前排右)陪同毛澤東視察撫順露天煤礦
2014 年12 月4 日,深受干部群眾愛戴的中共遼寧省委原常務書記李荒與世長辭,享年98 歲。李荒的一生,實踐了一位共產黨員的崇高信仰和執著追求,展現了一名共產主義戰士的忠誠和本色。歷風霜雪雨而心若磐石,經千磨萬擊而信仰彌堅,他猶如一座巍峨的豐碑聳立在人們的心間。
李荒1916年出生于遼寧省營口市,曾在東北大學附中、東北兵工廠兵工學校讀書。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后,離開家鄉,就讀于北平東北中學、東北大學。1935年12月,參加“一二·九”學生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后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7年9月,赴晉察冀革命根據地,曾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組織部部長。1944年4月任《晉察冀日報》副主編。1945年7月,任東北前進工作委員會委員,參與創辦《東北日報》,先后任總編輯、副社長、社長。1953年1月,任遼西省委副書記。1954年8月,任遼寧省委副書記。1955年9月至1966年9月,任遼寧省委書記處書記。“文化大革命”期間,受迫害停止工作7年。1973年3月,任大連工學院黨委副書記。1977年4月任旅大市委第二書記。1978年3月任遼寧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1979年4月,兼任旅大市委第一書記。1980年1月,當選為遼寧省政協主席。1981年4月任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1982年4月,任遼寧省委常務書記,主持省委工作。1983年4月,主動提出退出領導崗位。
在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李荒保持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忠于黨,忠于人民。1937年8月,他參加抗日宣傳活動,在天津被日本憲兵隊逮捕入獄,面對日寇的威逼和毆打,他堅貞不屈,保守黨的機密。“文化大革命”中,他被下放到省“五七”干校勞動,批斗和關押沒有消弭他的信仰和意志。他如饑似渴地研讀《資本論》等經典著作,對“文革”進行理論反思,從精神上關心幫助其他受迫害的同志。
李荒有堅強的黨性,時刻維護中央權威,自覺同黨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1983年,他響應中央干部年輕化的號召和建立老干部離退休制度的決策,主動提出退出領導崗位,并堅持一退到底,不再兼任任何職務,不再參加政務、事務性活動。他對其他老同志動情地說,不退,新的就上不來。新的上不來就有一個危險性,有朝一日我們黨就會老化。他是全國第一位主動退出領導崗位的正省級干部,他的這一舉動在黨內外引起強烈反響,為順利實現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新老交替發揮了表率作用。
退出領導崗位后,他保持著一名老共產黨員對黨的一片赤誠,學習不止,思考不輟,仍然“用最大的熱情”關心黨的建設。1983年4月,他明確提出黨內存在“夫人參政”或“家屬參政”的現象,一些領導干部的夫人或親屬插手黨務政務,亂發議論,甚至橫加干預,用家庭關系來代替、干擾和損害黨的原則,并指出對這種不健康的現象“必須引起注意,迅速糾正”。他的觀點得到中央和中組部領導的高度評價。
李荒長期擔任新聞輿論和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職務,對意識形態工作有高度的敏感性。原遼寧省委第一書記郭峰曾稱贊他說:“離休后,他的武器——筆,為黨的基本路線服務,發揮作用。”他曾用15個筆名,在《人民日報》 《經濟日報》 《遼寧日報》 《共產黨員》等報刊上發表80多篇、14萬字的文章,許多文章在全國影響甚廣。1990年10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他撰寫的《同志頌——一個共產黨員的心聲》,指出“在革命隊伍里,同志這個稱呼,比什么稱呼都崇高、尊貴、親切和友愛,因為彼此是由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革命任務聯系在一起的”,并呼吁“為什么我們要把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同志這個崇高的稱呼,淡化它,以至改掉它呢?”這篇文章在全國引起了較大的“轟動效應”。
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是李荒革命生涯,特別是他擔任黨的高級領導干部經歷的真實寫照。他長期擔任省委領導,一度負責省委常務工作,始終堅持黨的實事求是優良傳統,每年都到基層調查研究,每次下去都輕車簡從,直接深入田間地頭。他曾經睡過養豬場的土炕,曾經被簡陋的機帆船顛簸得頭昏腦漲,還曾經被大雪困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荒郊野外,遼沈大地到處都留下他調研的足跡,留下他拳拳的愛民深情。1959年,中央發出干部參加勞動的指示,規定領導干部每年要到工廠勞動1個月。李荒來到安東市(今丹東市)農業機械廠,認認真真當了1個月工人。一到工廠,他就與廠領導“約法三章”,不公布身份,不要安全保衛,找個工人拜師學徒。他在廠里與職工做到“三同”:同吃,在職工食堂排隊買飯、啃窩窩頭;同住,與4名職工同住一個宿舍;同勞動,與工人一樣,一天工作8小時。許多職工對他這位虛心好學、肯于吃苦的“老工人”贊譽有加,直到離開也沒有幾人知道他就是省委書記。李荒是全省第一個走進工廠當工人的省級領導干部。在他的帶動下,各級領導干部普遍落實了參加勞動的規定。
李荒敢于堅持原則。1961年,任遼寧省委甄別領導小組組長期間,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對1958年至1961年反右等政治運動中受到批判、處分的黨員干部平反和撤銷處分,糾正全錯案件33764人、部分錯案28701人,調動了廣大干部的積極性。1977年,任旅大市委第二書記、革命委員會第一副主任期間,頂住各種壓力,為旅大市委原第一書記郭述申、書記付忠海案件和旅大市委候補書記、副市長陳少景案件昭雪,帶動了一大批冤假錯案的平反工作,為旅大市的改革開放奠定了良好的組織基礎。1979年6月任遼寧省委書記后,他積極支持為張志新平反,組織了張志新事跡展覽會,為展覽會剪彩。
李荒襟懷坦白,勇于解剖自己。他始終認為,能不能認真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能否成為合格黨員的一個標志。許多人不愿意批評與自我批評,怕影響個人威信,怕得罪人,這是一種庸俗的觀點,是一種歪風邪氣,必須打破它、改變它。經過批評與自我批評而改正了缺點錯誤,是政治上的最大收獲,會給黨帶來新成績,也會給自己帶來難以形容的愉悅。他表里如一,言行一致。20世紀80年代整黨過程中,他在“整黨小結”中對自己進行了深刻剖析:“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是連續犯過‘左’的錯誤的。在反右斗爭中,我是省委的領導小組副組長,傷害了不少好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我是受迫害的人,但是,我也有‘左’的思想和隨之而來的錯誤”……郭峰曾說,1983年整黨主要講“文革”前后的事,李荒已退下來,可以不必參加了,但他還是寫了書面檢討,主動檢查。
對黨負責、敢于擔當貫穿李荒為黨奮斗的一生。“文革”前,為了表示對毛澤東同志的高度尊重,文化部曾經通知出版毛澤東著作要用好紙。凡印刷不合格的老版書要收回銷毀。“文革”中揭發出遼寧銷毀過30萬冊毛澤東著作 (實為800萬冊) 的“問題”,“造反派”要求查清是誰批準銷毀的,并在第二天交代。為了顧全大局、保全省委,李荒主動把責任擔當過來,說“也許是我批的,也許不是我批的,不管是不是我批的,我都負有責任。”為此,李荒被“打倒”了。時任遼寧省委第一書記的黃火青同志后來說:“從這件事看出,李荒黨性強,能顧全大局,以黨的利益為重。”
1979年9月,李荒擔任省委“兩案”清查小組組長,曾為平反劉少奇的冤案作出過重要貢獻。遼寧是劉少奇早年戰斗過的地方,1929年劉少奇擔任滿洲省委書記時曾被國民黨逮捕。“文革”中,“四人幫”誣陷劉少奇投敵叛變,大搞逼供信,形成了所謂“劉少奇在滿洲充當內奸同敵特勾結罪行”的調查報告,制造了全國頭號大冤案。在認定劉少奇“叛徒”“內奸”的8份證據中,遼寧提供了7份。李荒本著對黨高度負責的精神,親自部署指揮,認真開展調查,查清了誣陷劉少奇的事實真相,及時報告給中紀委和中組部。1980年2月,中央做出為劉少奇徹底平反的決定。
1982年4月,李荒從中央黨校副校長調任遼寧擔任省委常務書記,主持省委工作。那一年,遼寧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春耕生產遇到空前困難。李荒回到遼寧后顧不上休息,立即趕往遼西視察災情。他一連走了十多個縣,察看抗旱播種情況、研究解決水源的辦法。建平縣領導向他匯報,承包責任制突破了上級關于在“三靠”(吃糧靠返銷、花錢靠借款、困難靠救濟)生產隊實行的限制,在全縣范圍內進行了推廣,取得了很大成效。李荒當即表態,只要能多打糧食,能讓老百姓吃飽飯,就是好辦法,就要干下去。他還說,不要怕“扣帽子”,有什么責任由上面擔。

1990年5月11日,李荒(左三)在遼陽紡織廠車間調研
李荒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始終踐行和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在1985年,他就提出,“治黨從嚴”是從實踐中得來的寶貴經驗,切中要害。許多人覺得“嚴”可怕,其實在規章制度、紀律、法律面前,大家一律平等,誰也不搞特殊,這樣的“嚴”不是對大家都有好處嗎?早在旅大市委主持工作時,李荒就曾對市委常委“約法五章”:一是市委同志到下面,不要當作客人招待;二是市委同志不接受下面送來的任何禮物;三是不搞脫離群眾的特殊化;四是把上照片、電視的鏡頭減少到最低限度;五是黨內同志間互相稱呼同志,不稱呼職銜。粉碎“四人幫”后,他先后在大連、沈陽、北京多地工作,每到一個新地方,他都及時騰出原來的住房。1979年6月到省里工作后,先在遼寧賓館住了一段時間,他多次叫有關部門盡快解決住房,說住賓館脫離群眾,費用也太高。解決住房后,又覺得房子大了,就將身邊兩名工作人員的家庭也安置在一個樓里,說這樣既節約住房,也方便工作。1983年離休后,他立即辦了幾件事:清理和交出辦公室,撤離警衛人員,調換了身邊工作人員,停止參加除黨的組織生活和黨代會之外的各種會議。

李荒晚年照片
李荒以身作則、嚴于律己。他經常語重心長地對身邊同志說,由于黨處于執政地位,可能有一些黨員忽略或忘記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傳統,甚至發展到利用掌握的權力去侵占群眾利益,這樣做必然會損害黨群關系,危害黨的事業。他把這種高度的自覺化為嚴格的自律。1977年底,在大連工作期間,他得了重感冒,一個干部弄了幾斤蝦,悄悄送到家中。第二天,他將工作人員叫到身邊說,這位同志關心我,我很感動,可不能白吃人家的蝦,你把這些錢和這封信送給他,說我謝謝他,以后不要再這樣做了。李荒到基層調研,每次用餐基本上是一菜一湯,不許酒席招待,不準上魚上肉。他常說,吃大盤子會吃壞黨的風氣。1982年5月,阜新市委往沈陽送來一小車西瓜,想給省委領導嘗嘗鮮,李荒當即讓辦公廳給阜新市委寫信,批評他們這種送禮的不正之風,要求把西瓜送回去,并發個通報。

1992年10月18日,李荒在中共十四大會場投票
李荒始終保持嚴謹的家風。他覺得,有的黨員干部能經得起艱苦環境的磨煉,卻經不起順利環境的考驗;有的在戰爭年代能將生命置之度外,卻在和平建設時期追求庸俗不堪的低級趣味,這是政治倒退、思想墮落。他不允許這樣的事在他和他的家人身上發生。他的3個孩子在“文革”中受到株連,恢復工作后,他沒有讓孩子借著自己的影響升學升官。大兒子在上世紀80年代初投奔親戚出了國。二兒子下鄉返城后一直是普通工人,曾有人提出讓他的二兒子當省委機關車隊副隊長,他知道后嚴肅地說,那樣做既不利于工作,對他個人也是個負擔,直到退休他的二兒子還是車隊修理工兼司機。三兒子退休前是大連市一名普通職工。3個孩子的婚事都是在家里置辦的。三兒子結婚的時候,他已經回到了省委書記崗位,但婚禮卻極其簡樸,花了83元錢從市場上買了一張床,全家動手做了一桌飯菜,客人只有司機和身邊工作人員。

1995年8月29日,省老領導郭峰(左一)、著名作家馬加(左二)在李荒(右一)家中
李荒的事跡和風范讓我們思考,共產黨人應該具有怎樣的信仰和追求,如何為了這種信仰和追求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全部精力乃至生命?黨員領導干部怎樣才能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如何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
斯人已去,風范長存。李荒的光輝業績將永遠被銘記,他的崇高風范將永留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