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剛
從1994 年大連市開發區供熱公司成立伊始,畢萬鳴就擔任供熱班班長,一干就是20年。在7000多個日日夜夜里,他就像供暖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默默地扎根奉獻在供暖一線,真心誠意地把用戶當成親人一般看待,在寒冷的冬季保障千家萬戶溫暖如春。
大連市開發區供熱公司負責的供熱面積達640萬平方米,涉及4個街道、5.5萬戶居民、192家企事業單位,供熱管網約80多公里。面對如此龐大的數據,一般人聽起來都迷糊,可畢萬鳴卻能對供熱管網線路了如指掌,不管哪里的管網出了問題,他這個供暖管網的“外科醫生”絕對能“手到病除”。
2012年入冬后,紅星海小區建成后第一年供熱。沒想到,在供熱的前一天晚上就發現主管網漏水了,畢萬鳴馬上帶領班組成員連夜查找漏點,可因一直下雨影響了聽漏。為了不耽誤按時開栓供熱,畢萬鳴和班組成員徹夜不眠,次日凌晨3點多鐘,雨剛停便馬上繼續查漏……一直忙碌到5點多鐘,滿身泥漿的畢萬鳴終于找到了漏點。
類似這樣的漏點,畢萬鳴平均每年能查到160多處,為公司節約維修費用十幾萬元。“不足3平方米、50℃高溫的小井,是我最常去的地方。我多受點苦,老百姓就少遭罪!”談及艱苦的工作環境,畢萬鳴卻表現得格外自豪。
在每年供暖初期,由于管網運行不穩定,有的用戶室溫不達標,每天求助電話最多時達300多個。“解群眾所急所盼,是我的職責所在!”畢萬鳴就整天吃住在單位,連續十幾天不回家,為用戶修暖氣、堵漏點、調流量,保證每家每戶的溫度達標。畢萬鳴和同事們經常從早忙到黑,吃盒飯的時間也只有短短幾分鐘,困了、累了,就直接倒在單位的長條椅上睡一會兒。面對繁重的工作、各種突發狀況,其他工友輪流休息,但畢萬鳴卻連續奮戰,帶完這個班,再帶下個班,被工友們稱為“鋼鐵戰士”。
偶爾也會遇到情緒激動、不容解釋的用戶,畢萬鳴總是真誠面對、耐心解釋,從不激化矛盾,最終換來用戶滿意的笑臉和真誠的致歉。畢萬鳴坦言:“我也有疲憊不堪的時候。可疲勞時多想想用戶,將心比心,堅持一下就過去了。”據粗略統計,20年來,畢萬鳴累計放棄休息日300余天,10余次因處理突發事件而放棄和家人團聚,60多次連續加班3天以上。不僅愛崗敬業,畢萬鳴還主動鉆研供熱技術,針對“熱網水力失調”“大流量運行耗能”等問題總結出許多寶貴的經驗,大大提高了供熱質量,每年節省運行成本50余萬元。

畢萬鳴在調整供熱閥門
工作之余,畢萬鳴總不忘記關心那些需要特殊照顧的弱勢群體。每年采暖期,他都主動聯系社區,上門走訪“空巢老人”,查看他們家的供暖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就立即著手排除故障,保證老人溫暖過冬。不僅如此,除了維修供暖設施,遇有其他需要幫助的情況,畢萬鳴也隨叫隨到,從不拒絕。他的善舉得到了一方百姓的廣泛認可,開發區公安局授予他“110‘空巢老人’服務之家先進個人”稱號。
2013年,畢萬鳴在走訪時發現杏花里小區一位用戶家的暖氣不熱,家里還有臥床的病人,他馬上為其免費檢查并對暖氣管路進行改造。忙碌了一整天,供暖效果得到了徹底改善,用戶心存感激,特意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飯,卻被畢萬鳴婉言謝絕了:“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有問題隨時來找我!”這句話,畢萬鳴不知對用戶說了多少遍,更不記得額外做了多少好事。
二十年如一日工作在供熱一線,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畢萬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理想和信念,他先后榮獲了“大連市優秀班組長”“大連開發區勞動模范”“大連開發區先進工作者”“金州新區優秀志愿者”等稱號。“在我眼里,供暖服務無小事,我們不僅要當溫暖的‘搬運工’,還要當溫暖的‘創造者’。”畢萬鳴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