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坤,楊顯朝,張潤清,趙燦芬,劉娟,朱兆榮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動物醫學系重慶402460)
腳踏實地與仰望星空的中獸醫生涯
——訪中國著名中獸醫教育家鄭動才教授
李益坤,楊顯朝,張潤清,趙燦芬,劉娟*,朱兆榮**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動物醫學系重慶402460)
在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動物醫學系系主任劉娟教授的帶領下,參加實施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西南區傳統中獸醫搶救與整理(項目編號:2013FY110600),對西南區中獸醫專家教授和基層老中獸醫進行了采訪,其中,在2014年3月26日,采訪了中國著名中獸醫老專家鄭動才教授。
采訪組:鄭老師,您好!我們是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動物醫學系中獸醫班的采訪組,了解到您是從我們學校畢業(原四川畜牧獸醫學院)的,并為我國獸醫、中獸醫的發展創新做出了許多貢獻。今天能夠采訪到您真的很榮幸。請問您是哪一年入讀我們學校?
鄭動才:我1952年入讀四川省榮昌畜牧獸醫學校的,1955年2月份畢業的,我們那時是中專,學校還沒有本科,直到1978年才改成大學,即四川畜牧獸醫學院。當時學校的辦學條件相當簡陋,與當時的農村幾乎一樣,但是師資力量相當雄厚,像蔣德軒、羅作威、馮振盛等一大批元老都是40-70年代中國著名的獸醫老專家,辦學傳統,學生思想單純,以學為主,學習氣氛濃厚。我很珍惜那時的學習機會,畢竟那個年代求學太不容易。
采訪組:您何時開始工作?
鄭動才:1955年,我畢業并留校任教,就這樣開始了我的教學生涯。1958年上語文課,學校老師也不多,所以1959年我一個人就兼教獸醫學、解剖學還有組織胚胎學等幾科,既要教西獸醫課也要教授中醫課,后來于1992年評上教授。當時學校條件不好,出版教材少,很多都是手寫手刻,然后再油印成教材,寫教案更是常常花費我大量的時間,寫好教案之后還要幾級領導簽字才能正常上課。
采訪組:鄭老師,請問我們學校是什么時候開辦中獸醫專業?
鄭動才:我們學校在1960年開辦了中獸醫專業,創辦這個專業是我教學生涯中感到最驕傲的事。近代,我國沒有官辦中獸醫專業教育,因此,開始我對中獸醫專業了解也不深,直到我從參加了農業部全國中獸醫師資訓練班第一期進修回來之后,學校給我指示,創辦中獸醫專業,工作的需要,促使我學習專研中獸醫,干這一行才慢慢地喜歡上這一行。中獸醫教育,在我校逐步辦出特色,師資力量逐步增多,越辦越有吸引力,在20世紀70-80年代,吸引了全國許多中獸醫專家學者來校參觀、講學、辦會,中獸醫在我校成為中國獸醫教育中最具影響力的專業之一,1978年教育部將原四川省榮昌畜牧獸醫學校(四川省重點中專)改為四川畜牧獸醫學院(大學本科)。
采訪組:鄭老師,能給我們談談您于1959年參加了農業部全國中獸醫師資訓練班的經歷嗎?
鄭動才:農業部全國中獸醫師資訓練班共辦了五期,我是第一期,那個時候為了培訓人才,農業部從全國有名的8位中獸醫中給我們請了6位為我們進行培訓。由于場地不夠,就在食堂里占了一塊地方當做我們的教室,大概培訓了3個月。北方的冬天是特別的冷,而我是南方人,對寒冷的感受特別深,但那時確實學到了不少中獸醫專業知識,雖然身冷卻心熱,這是我中獸醫生涯的起點,終身難忘!
采訪組:能分享一下您出國去吉爾吉斯農學院講學的經歷嗎?在有語言文化的差異情況,你們是怎么溝通的呢?
鄭動才:我去了兩次。第一次是1993年,是他們的60年校慶,邀請我們去參加并進行講學。第二次和黃朝義老師一起去的,主要講針灸。我們配有翻譯員,但是因為所講的內容是針灸、中藥等專業知識,我們需利用俄語詞典,把詞逐字翻譯理解和講解,雙方溝通有一定難度,不像國內教學。
采訪組:您在治療動物疾病或給動物做手術這方面最擅長的或是特別的技能是什么呢?
鄭動才:我校獸醫教育,歷來重視臨床,強調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常言道:“打鐵全憑墩子硬”,我作為教師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學高為師嘛,我是一名教專業課的老師,從事動物疾病臨床診療活動多,那個年代牛馬等大動物多,加上我校對周邊的影響力,動物疾病多在我校動物醫院進行診療,尤其是疑難雜癥及大型手術,因此,我最擅長的是牛的剖腹產,我能快速熟練地在很短時間內做好剖腹產手術。我也經常做牛心包切開,馬肺切開以及羊腸吻合術。而且在外科手術中能把皮膚、肌肉等一刀切到位。
采訪組:鄭老師您在臨床醫療過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藥方用的最多的是哪一個?
鄭動才:我在臨床醫療過程中,印象最深的是:當老百姓(養殖者)發現牲畜(豬牛羊等動物)不吃時,才知道牲畜病了,才請診療,衡量治療效果的標準也是看牲畜“是否開口吃飼料了”,所以,我認為給牲畜治病,首要任務是“治病先治吃”;藥方用的最多的自然是“平胃散”了,臨川用時可臨癥加減,靈活運用,如氣虛者,加黨參、黃芪,脾虛胃弱者,加白術、山楂等。
采訪組:鄭老師您在獸醫之路上經歷了這么多故事、擁有這么豐富的經驗,請您給正在學習或即將學習中獸醫的同學一些好的建議好嗎?
鄭動才:在我看來,中獸醫應該是前景很好,它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獸醫有自己的特色,會起著西醫不可比擬的作用,比如豬風癱適用中醫,而西醫效果就不那么好,還有牛、馬的肺氣腫,用白礬散效果較好。我的建議是:第一要有興趣,要學好中獸醫,要從古籍、經典學起,鉆進去了,愛好興趣慢慢就有了;第二要靈活變通,勤思苦學,敢于提出質疑;第三要學習運用好辯證論治,整體觀念;第四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特別是在大學階段;第五要勤于思考總結,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第六要有積極心態,陽光向上,眼光長遠。
采訪組:鄭老師,在學習中獸醫過程中,你有什么推薦的叢書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呢?
鄭動才:同學們可以讀《黃帝內經》《傷寒》、60年代農業出版社的《獸醫針灸學》、于船主編的《中獸醫針灸學》等古現代中醫中獸醫書籍,這些書都有利于你們更好的學習中獸醫。
采訪組:是什么動力讓您堅定的走繼承發展中獸醫這條路?
鄭動才:祖國傳統醫學博大精深,我喜愛中獸醫,愿意為其奉獻一生。當然,中間也有許多挫折與考驗,因此,才會對中獸醫學鐘愛有加,力圖精益求精。中獸醫事業,我已經堅持了一輩子,還會繼續堅持下去,也期待更多的年輕人致力于中獸醫學。
采訪組:感謝鄭老師接受采訪,我們相信有像您這樣一批熱衷于中獸醫事業傳承和發展的專家辛勤工作與創新,讓我們看到了中獸醫的前途和希望,振興中獸醫將不再會是一句空話,我們共同祝愿中獸醫的明天更加美好!
采訪后記:鄭動才教授,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將青春奉獻給了中獸醫教育事業,培養了劉娟教授、謝慧勝教授等一大批優秀的學生,可謂是桃李滿天下。在采訪鄭老師的過程中,我們見到的不是一個擁有無數榮譽光環的中獸醫專家,而是他那顆腳踏實地與仰望星空的心……最后祝鄭動才老師健康長壽!■(編輯:狄慧)
人物介紹:鄭動才,男(1936-),原四川省榮昌縣人。著名中獸醫學家,我國現代中獸醫學奠基人之一。多次應邀到有關國家和國內院校、師資培訓。參加了農業部全國中獸醫師資訓練班第一期進修(1959.09-1960.02)。曾任四川畜牧獸醫學院中獸醫研究所所長、部主任、系主任、省、市政協委員。中國獸藥典委員會一、二屆委員及中藥專業組副組長,全國中獸醫學分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重慶市畜牧獸醫學常務理事、中獸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長期從事中獸醫藥的系統研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為中獸醫事業的發展做出成績”榮譽證書、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中獸醫學分會中獸醫功勛獎等諸多榮譽。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參編國家級著作14部、省級4部、主審6部中獸醫方向書籍。合作主持制定國家標準《獸藥規范(草案)》(二部)1979年版部頒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二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規范》(二部),填補了國內外獸醫中藥標準的空白。

鄭動才教授拍攝于2014.10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1.038
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2013FY110600-03)。
李益坤,男(1992-),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為中獸醫學,E-mail:yikunli@foxmail.com。
*通訊作者:劉娟,女(1961-)教授,從事中獸醫藥研究,E-mail:liujuanb@163.com。
**通訊作者:朱兆榮,男(1958-)副教授,從事中獸醫藥研究,E-mail:zzr5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