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啟科魏冬東王維仝潔
從實際中來 到實際中去
——小麥聯合收割機作業質量的調研及提高對策
黨啟科1魏冬東2王維3仝潔4

自2004年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頒布實施《農業機械化促進法》10年來,陜西省寶雞市農業裝備水平和農業機械化水平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截至2014年底,全市農機總動力已達265.8萬kW,農機具總量已達15.4萬多臺件,其中拖拉機5.7萬多臺,小麥收割機5 126臺;10年來農機總動力增長了2.06倍,農機總量增長了70%多;農業機械化耕種收綜合水平達到74.2%,10年增長了18百分點,同比高出全省14百分點,其中小麥機收水平已達到87%。寶雞的農機化發展已步入高級階段。
然而,如今農民離不開、群眾信得過的小麥機收,因作業質量、機具老化等問題,已到了令人擔憂、不可小視的地步。筆者與同仁通過對寶雞市在用小麥聯合收割機作業質量的現場測試、調查了解、對比分析、實際驗證,對如何提高和改善小麥機收作業質量提出建議和意見,供參考。
1.1 調查實測
小麥聯合收割機損失率實際測試數據見表1。表中反映出:最大損失率為1.77%,最小損失率為0.45%。雖然最大損失率沒有超過NY/995-2006行業標準要求的2%,但是在測試過程中,個別點樣損失率偏高或超標,個別點樣的最大損失率達到2.44%。

表1 小麥聯合收割機作業質量、作業參數測試及相關因素調查結果
1.2 損失率及影響因素分析
經過測試、數據處理和分析,認為:由于所測小麥聯合收割機品牌、動力性能等不一,單從使用年限、駕駛員素質、作物產量、割茬高度、作業速度等因素作損失率比較沒有可比性;但是,在實際測試和調查中發現,下列因素對損失率有較大影響。
(1)由于當年新機磨合作業、調試不當,6年以上舊機磨損嚴重、技術狀態低下,損失率普遍偏高。
(2)產量較高的田塊收獲損失率偏大。
(3)作物濕度偏大,則收割損失率偏高。如表1測試序號2,比正常收割早3 d,秸稈水分高出34%,平均損失率1.39%,個別點樣最大損失率高達2.44%,損失麥粒多集中在排草帶。
(4)駕駛員操作熟練程度及作業速度對損失率影響較大。特別是地頭或轉彎處,作業速度掌握不當,偏高或偏低都會產生較大的損失;中高產田作業速度偏高,損失率偏大。
(5)作業質量檢查與否,收割損失率大不一樣。測試過的田塊平均收割損失率都未超過2%的標準,夏播后麥青明顯不多;而未測部分田塊仍然麥青稠密,很是顯眼。筆者認為:收割機性能測試過程無形中對駕駛員也是個督查的過程,所以檢查與否對收割損失率而言大不一樣。
1.3 使用情況調查
在測試調查的16臺收割機中,除本省戶縣、四川雙流2臺外地機車外,其余均為本地機車。以福田系列居多,福田谷神5臺、金旋風1臺。駕駛員一般在夏收前會檢修保養,大多進行換件修理,維修的方式自修和他修近乎均等。易損部位大多集中在軸承、輸送槽、擺環箱、皮帶、電路、清選部位等。在測試中,對當年新機沃得.駿龍-2000、使用3年的福田谷神機車(表1序號8)和使用5年的東方紅-4LZ2.5收割機進行了油耗測試,測試結果分別為8.64、18、12 kg/hm2。
據對16名機手調查,全年平均作業時間為46 d,平均作業面積為33.3 hm2,平均收費750元/hm2,年均修理費3 107元/臺,年均純收入18 486元/臺。16臺機車中僅有1臺機車(表1序號3)全年跨區作業時間長達240 d,橫跨6個省,作業面積133.3 hm2,平均收費40元/hm2,年純收入8萬元,年支出修理費8 000多元。除此機車外的一般機車全年平均作業31 d,平均作業面積25.6 hm2,平均收費50元/hm2,年均修理費2 730元/臺,年均純收入13 754元/臺。

2.1 對收割機應加強作業質量檢查
“三夏”大忙,農民群眾龍口奪糧,搶收心切;而駕駛員因受經濟利益驅使,也“搶收”心切。這“雙搶”后面就無形中掩蓋和隱藏著收割作業質量問題,最為突出的就是機車帶“病”作業、收割損失高。在測試調研中,發現這種情況較為普遍,甚至發生糾紛。因此,建議“三夏”期間對收割機應加強作業質量督查,做好中介服務和技術指導等工作。
2.2 定型推廣、強制淘汰
小麥收割機械化技術經過20多年的示范推廣,在小麥生產收獲環節上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作業,技術先進、機具成熟、群眾接受、發展迅猛,對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富裕和現代農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機型品牌繁雜、機車超期服役等現象突出,對收割損失率影響較大。建議:選型、定型推廣小麥聯合收割機;小麥聯合收割機已不推自廣,因此必要時可采取適當補貼政策加強選擇性推廣;盡快制定“小麥聯合收割機報廢標準”及“強制報廢辦法”,加速小麥聯合收割機更新換代。
2.3 加強對小麥聯合收割機的技術檢修、調整保養和駕駛員技能提升培訓
小麥聯合收割機技術狀態、駕駛員操作熟練程度對小麥收割損失率影響較大,因此建議:加強對小麥聯合收割機的檢修、調整,確保作業技術狀態完好;加強對小麥聯合收割機駕駛員技能提升培訓,提高駕駛操作水平。
2.4 對農機作業用油實行補貼
農用柴油價格上漲幅度較大,作業成本偏高,作業費用增加。據調查,參加跨區作業的機手年均增加作業成本2 000元以上;但是,由于聯合收割機快速增加,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因此農機作業收費基本沒有因柴油價格的上漲而上調,有的地方甚至還出現下降,作業成本的增加由機手自己消化,機手作業效益普遍下降,從而影響了更新換代、購機用機的積極性。建議認真貫徹落實《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對農機作業用油實行補貼,采取“對象不變,方式改變”的辦法,即補貼對象仍為廣大農民,采取發供油票或作業優惠券、農機專業合作社“保姆式”托管、家庭農場承包等形式,確保農機作業用油補貼能真正補貼到農機作業上來,使農民和機手(組織)雙方都能得到實惠,推動農機化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作者信息:1高級工程師,寶雞市農機局;2寶雞市農機局3鳳翔縣農機推廣服務中心;4寶雞市陳倉區農機推廣服務中心:陜西,7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