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認識十年的朋友來找我,是跳槽的事。還沒聽3句話我就堅定地說,當然跳,干嘛不呢?他原來在一個傳統行業做公關,一個公司待了六七年了,這個行業也就這樣,死不了,活不好。新的地方是做高端美容整形的,莆田系四大家族的背景,如今正規了,挖了不少4A的人,當然也包括他這樣做甲方的人。新地方行業前景一片美好,新成立的公司人事斗爭問題又小,領導正雄心勃勃,當然薪水翻番,各種公費跨國旅游的機會,我還真不明白我這朋友腦子怎么想的,居然還需要找我斟酌。
“我當然也是很想去的”,這話一聽就有“But”跟著,果然“But,現在的工作比較穩定比較安全。”
“穩定你個頭”,仗著十年老友的身份,我說話一點不客氣。“你們那行業,你們公司都算混得好的了,別家更慘。也就意味著,如果你在行業內跳槽,幾乎不可能。新的行業發展蓬勃,你做個一段時間,隨便去哪家競爭對手的地盤都是香饃饃。”
“But,這個新行業我完全不懂。”
“人家都敢招你,你有什么干不了的。別說你做的是公關,哪一行區別不算太大,就算是讓你操刀子給人隔雙眼皮,為了高薪你也應該拿小兔子小老鼠做實驗,然后拍著胸脯說老子可以。”(當然,我不確定小兔子小老鼠到底有沒有眼皮)
“But,可能會很辛苦”。
“當然會比現在辛苦,不過你都三十好幾了,過幾年公司一裁員加上你老婆現在還沒工作你上有老下有小,那時候你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辛苦。”
結果當然不必說,其實我們這么多年的朋友,他知道我是什么樣的人,既然選擇找我商量,不用說,他內心深處早就是做好決定了,無非是希望我再罵幾句,堅定信心罷了。
還有一個故事。另外一個認識的人,跳槽的時候面臨兩個機會,一家是比較新的電商,一家是惠普。周圍的人口水說盡說那家創業型的電商機會好。可是因為是女生,依然決然去了比較穩定的惠普。這事兒還沒過1年了,現在好,惠普全球大裁員1萬多人,她這種剛進去的估計就是第一批被勸退的主兒。
真正的職業價值來自于什么地方,有些人當然會說知識和能力,也有人會說人脈關系什么的。在我看來,你的職業價值來自于你的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資源稀缺性。
在穩定的行業和職位上,除非是公務員這種半壟斷性質的行業,否則你存在大量的競爭對手,你很容易被輕易替代。說難聽點,我那個朋友之所以在傳統行業六七年安安穩穩,那是因為根本很少人愿意去那個位置去替代他。而一旦有需要,他立即可以被替換掉。而在新興行業,由于從業人員少,有經驗的從業人員更少,而整個行業需求又很大,因此,能力不是十分出眾的人也得以脫穎而出。
有很多人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創業公司,頂頭上司的能力根本沒有自己強,因此覺得忿忿不平。嘿,千萬別,那是因為你的頂頭上司當年沒有把穩定和安全感作為借口,他承擔了一定的風險,因此得來這份收益。而你呢,因為追求安全,所以只能落于他手下干活。
身邊的小故事,引發的一些小感慨,不用再寫總結陳詞,相信大家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
反過來,你當然可以說,甘冒巨大風險的人都已經死了,沒錯。不知風險所在盲目冒進的人確實也可能死掉了,一個硬幣總有兩面,我說的是這一面。
在原始社會,那些覺得不安全的人,拼命讓自己跑得更快,力量更強大。而那些追求安全感躲在洞里的人……我猜他們的基因應該沒有遺傳下來吧。
(柴識途薦自《城市晚報》)
責編: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