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這一天,發生了很多大事。在這一天,谷歌宣布改名Alphabet的消息登上了全球各大媒體的頭版,然而在中國真正的大新聞還是阿里巴巴283億人民幣入股蘇寧。
雙方的消息顯示,阿里將以約283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蘇寧,成為第二大股東;蘇寧將以140億元人民幣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的阿里新發行股份;雙方將打通線上線下全面提升效率,為中國及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商業服務。
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和中國最大的零售企業強強聯合,認識兩月還沒互相了解就閃婚,實在讓人詫異,其金額也創造了中國零售和互聯網領域最高紀錄。8月10日晚間到8月11日上午,筆者接到不少媒體的采訪電話,詢問對此事的看法,筆者總結了下大家的提問,在此就大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統一做下分析。
后續展望:天貓或合并蘇寧易購
8月10日雙方宣布聯姻后,馬云和張近東沒有足夠詳細地闡述合作的后續展望,只說明了“打通線上線下,全方位的融合”,這就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間。
在筆者看來,不久后蘇寧易購或將并入到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平臺,蘇寧易購的團隊劃歸到天貓業務單元,減少之前不必要的競爭,達到資源效率最大化。根據速途研究院發布的《2015第二季度B2C市場分析報告》顯示,天貓占據了中國B2C市場的55.6%,京東占了23.5%,僅此兩家企業就已經占到中國B2C市場規模的79.1%,排在后面的唯品會和蘇寧易購等在短期內無法追趕上。蘇寧易購發展多年,成績雖然尚可但遠遠沒有達到張近東預期目標,與其拼命和京東、天貓廝殺,還不如雙方合并,構建更高的競爭壁壘,通過規模優勢徹底拉開和京東的差距。
馬云、張勇是聰明人,不會想不到這一點。而蘇寧易購歸入天貓,也可以實現價值最大化,解決之前和蘇寧線下店面左右互搏的歷史問題。從這幾個方面來看,雙方的利益都可以滿足,合并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京東不哭 站起來繼續拼斗
“阿里牽手蘇寧,劉強東已經哭暈在洞房”這段時間社交網絡上到處充斥這樣的段子,大部分人認為阿里和蘇寧的聯盟是對京東最大的打擊,8月10日晚間,京東股票大跌6%以上,悲觀的情緒籠罩著京東。
但在筆者看來,阿里和蘇寧結婚從士氣上的確可以影響到京東,但從實際業務上對京東沒有沖擊,京東沒必要在意這種資本層面的聯姻。中國一年的GDP超過60萬億,整個電子商務以及O2O的潛在盤子也已達到20萬億以上,中國市場完全可以同時容納10個左右的萬億級別的巨頭。未來不僅僅是阿里和蘇寧,京東、百度、美團、去哪兒、騰訊以及幾個大的B2B平臺都可以構建一個萬億級別的第四方信息和交易平臺。
京東這幾年通過發力物流、開放平臺、信息系統等,已經建立起來了一套自己完善的打法。一句話:只要中國電子商務產業持續增長,京東就可以高速發展。
物流的新想象力:再造阿蘇
細心的朋友或許已經發現,8月10日雙方合作的大會上,菜鳥物流的老總童文紅也到場。相比支付寶、天貓、螞蟻金服、阿里巴巴B2B等平臺,菜鳥物流是阿里系中最低調的一塊業務,但對中國經濟了解的人知道阿里系最有價值的業務其實就是菜鳥物流。
前文講過,中國GDP大概是1年60多萬億人民幣,在中國所有的產業里面,最大的板塊不是房地產、不是教育、不是醫療,而是物流。中國去年60萬億GDP里面,物流占比超過10萬億人民幣。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物流是一個第四方的平臺,這個平臺通過信息系統和大數據等手段,整合第三方物流,提升第三方物流的運營效率,而蘇寧的物流就是一個典型的第三方的物流。
蘇寧物流現在有452萬平方倉儲面積,覆蓋40700個鄉鎮,90%以上區域實現次日達,260條干線運輸路線,同時還有接近一萬個未來服務站,這個物流體系可以成為阿里菜鳥物流的重要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