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美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國孩子的特色興趣班,既有技能型,如賽車、烹飪班,又有氣質責任心型,如寵物班、領導人訓練班等。面對這些奇葩興趣班,我帶著孩子好好體驗了一把,發現這些興趣班培養的不僅僅是“興趣”。
美食興趣班,食育培養從娃娃抓起
美食,誰不愛?孩子更不例外。
在給豪豪找暑假興趣班時,我無意中發現了幼童美食興趣班,5歲以上兒童就可以參加,5歲以下的兒童需父母陪同。讓孩子體會一下做飯的辛苦挺好,我饒有興趣地問豪豪要不要參加。豪豪很好奇地問我:“小廚師是做什么的?”我認真地回答他:“小廚師就是食物魔術師,你看,你平時不是很喜歡幫媽媽做飯嗎?這個興趣班就是教你怎么把這些食物變得更加好吃。”豪豪樂壞了,拉著我的手說:“那我們去吧。”
剛走進美食興趣班,豪豪就被熱鬧的氛圍給吸引了。這堂課要做的是一道色拉拼盤,已經有幾位父母帶著孩子在幫老師準備食材。老師先給每一個隊發放了菜譜,然后對小朋友說:“先去水池那邊把蔬菜洗干凈給媽媽,好嗎?”豪豪和我們隊的另一個小朋友瑞克拎著小籃子歡快地跑去了水池邊。老師在一旁對小朋友講解著,不同的蔬菜該怎么洗干凈。豪豪拿著洗好的西紅柿跑回來,興奮地舉著給我看,“媽媽,你看我洗的西紅柿是不是好干凈呀?”他做了一個想咬一口的動作,瑞克的媽媽和我都大笑了起來。
豪豪和瑞克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我笑著把兩個煮好的雞蛋遞給豪豪和瑞克:“請兩位小廚師幫忙把雞蛋皮剝了。”豪豪在家每天都自己剝雞蛋吃,他很耐心地教著瑞克:“你拿著雞蛋在桌子上敲幾下,然后滾一滾,就能把雞蛋殼剝下來。”瑞克學著豪豪的樣子,敲打著雞蛋:“豪豪,雞蛋破了一個洞了。”豪豪也大笑著舉著自己的雞蛋對瑞克說:“你看,我的雞蛋也沒有衣服穿了。”這兩人邊表演邊玩鬧著,好在雞蛋還是很完整地遞給了我們。色拉很快就完成了,家長只做了些輔助工作,大部分工作都是由小朋友自己完成的。開吃的時候,豪豪突然說:“媽媽,今天的色拉特別的好吃,我要吃兩大碗。”
在美食興趣課上,孩子不僅結交了新朋友,還認識了多種蔬菜和調料。他們從色拉的制作過程中體會了做菜的辛苦,萌發了對食物的熱愛,感覺特別的有成就感,對食物也明顯不再挑剔了。
動物訓練班,讓孩子體驗責任心
教孩子制作食物,確有一定的可取之處;教孩子養狗,算是怎么回事?美國養寵物的家庭不少,幼童寵物訓練班的出現也就不奇怪了。寵物訓練班,并不僅僅是讓孩子玩,反復細致的訓練讓孩子明白:照顧狗狗需要很強的責任心,要做很多工作,喜歡是一回事,盡到責任卻很難。
豪豪總是時不時哀求我和豪爸,想要養只小狗。養狗之難,孩子還完全不能體會。豪爸就說,“等你會獨立照顧狗狗了,我們才能答應讓你養狗。”無知者無畏,豪豪滿口答應著。拒絕還是答應?我想先讓豪豪體驗一下養狗的感覺,嘗試搜索了一下,在附近很順利地找到了寵物訓練班。
我跟老師說家里還沒有小動物,想讓孩子先體會下養寵物的過程,老師很爽快地答應了,并給豪豪安排了一只可愛的狗狗。老師說要贏得小狗的信任,就得邊撫摸腹部邊和它們說話。豪豪開心地逗著小狗,感覺舒服的小狗直接躺在地上露出自己的肚皮讓豪豪撫摸。老師開始教孩子們訓練小狗坐下,豪豪看得很認真。輪到他對著狗狗發號指令時,豪豪很有耐心地一連嘗試了十幾次,可狗狗一次也沒有搭理他。
后來,老師又開始教小朋友給狗狗梳頭,豪豪學著老師的樣子,一邊對著狗狗說,“不要怕,我會輕輕的。”然后很輕巧地梳理小狗的毛發,可能是太輕了,總是被卡在那里。后來在我的幫助下,豪豪總算幫狗狗梳理好了毛發。豪豪偷偷地對我說:“每天都要給狗狗梳頭嗎?”“是呀,狗狗要干凈了才不會生病。”豪豪顯然沒想到照顧狗狗會這么麻煩,小臉泛起了紅暈。
回家的路上,豪豪對我說:“媽媽,上課真有意思,以后可以經常來嗎?”自從上完動物訓練課后,他倒是更愿意去上課,但是每次路上碰到狗狗時,他卻只是開心地逗著玩一下,沒有再提要養狗狗的話題。有一天,我問他:“你不要狗狗了嗎?”“等我學會怎么照顧狗狗,我們再買吧。”他很認真地回答我說。
棒球教練訓練班,培養領袖氣質
除了關心孩子的責任感以外,美國家長很在意孩子體格是否健壯,是否有獨立的思想,甚至是否能成為領袖,美國有一些培養領袖品格的訓練班,棒球教練班就有這種特性。棒球教練培訓班可不僅僅是一個游戲,孩子們不僅學習棒球的規則和理論,激發起學習棒球的極大興趣,同時還要激勵他人,這對孩子來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樣的訓練,讓孩子更關注他人,心態更積極,更自信。
前段時間,豪爸參加了一個棒球教練集訓班,為了照顧義務教練的“家屬”,組織者也給孩子們準備了棒球教練訓練班,課堂就設在棒球草地上。上課的是一位棒球俱樂部的老教練員,說話很風趣,一來就和孩子們一一擊掌,孩子們很快就進入了快樂的學習氛圍中。
老師首先提問:“誰知道棒球場上有多少個裁判?”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手搶答,有人說6個,有人說1人。豪豪正好坐在最前方,他把手舉得高高的,老師點了他的手說:“你說到底有幾個人。”豪豪大聲地回答說:“1個裁判。”老師又接著問豪豪,“你為什么認為是1個裁判呢?”豪豪理所當然地說:“爸爸帶我去看球賽的時候,我只看到一個裁判在說話呀!”老師笑著說:“豪豪看到的是主要裁判呢。”在小朋友的一番爭論中,老師給出了正確的答案。
老師接著安排小朋友們輪流做教練,每個小朋友都有次機會帶著其他小朋友練習。豪豪之前看過爸爸如何當教練,輪到他時,倒是一點不怯場,學著爸爸的樣子安排小朋友的位置和出場的次序。在比賽開始前,他會對著他的隊員說著:“加油,加油!”在攻擊時,他又跑過去對擊打球的隊友耳語,要站在哪個位置比較好。訓練結束的時候,老師特別表揚了豪豪。
回到家后,豪豪有點小得意:“媽媽,你覺得我像一個教練嗎?我可以做一個棒球教練嗎?”此后的幾天,他天天給我惡補棒球知識,還會對我的棒球技術進行點評,甚至給我布置家庭作業。每次我們倆玩棒球結束時,他就會對我說:“媽媽,你進步很快,要多鍛煉才能打得更好。”這口氣,簡直是把自己當成了真正的教練了。同時我也發現,他每天練習打棒球也越來越自覺了。
—本文摘自《父母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