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井陘縣南部的南良都村,每年二月初二龍抬頭,這里都要上演一項精彩的“斗活龍”活動。只要那“斗活龍”的鼓點響起,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必定會一窩蜂地前往觀看。
村邊集貿市場旁邊的車庫頂已經搭起了高高的表演操作棚,一個高約八九米的架子被固定在二十米開外的一輛重型卡車上,通過十幾根軟繩與車庫房頂的表演操作棚連接起來。順著梯子爬上表演棚,只見一個精神矍鑠的老人正指導著幾個村民忙碌地調試著表演器材。
這位老人正是我們要尋訪的李善文,他是“斗活龍”的傳承人。老人已經八十多歲了,十二歲時就參加了村里的“斗活龍”隊伍。南良都村臥虎藏龍、人杰地靈。明嘉靖、萬歷年間,村里的李春芳、李鳴世父子先后在山西任職,因守城御寇、體恤民生、發展生產,當地百姓對其父子感恩戴德,經常在元宵節期間帶上各種行頭,不遠千里到南良都村表演節目慰問村民,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斗活龍”。后因旅途遙遠,跋涉艱辛,山西百姓就把“斗活龍”的道具制作工藝和表演技巧傳授給了南良都村民,時間也逐漸演變為農歷二月二,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歷史。
老人告訴我,光緒年間村民李家香吸收了木偶、皮影戲的特長,使“斗活龍”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表演項目也達到了40多個。那是南良都“斗活龍”最鼎盛的時期,后來因戰爭及歷史原因曾出現了反復起落,直到改革開放以后才得到了真正的復興。吳耐祥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任村長,他對“斗活龍”的傳承起了重要的作用。1956年,他率南良都藝人參加縣里的文藝匯演獲得一等獎。1979年,他又組織吳三丑、李善文等民間藝人,乘著改革的春風恢復了這項民間藝術,走出南良都,到南障城、微水、巖峰等地巡回演出,博得了各地老百姓的喜愛。目前斗活龍藝術團能演出二龍戲蛛、龍騰虎躍、魚躍龍門、神龜馱碑、二鬼爭帽、龍斗海螺、猴打跟頭、老虎吃羊等20多個項目。近年來,有關部門對民俗文化傳承越來越重視,2009年,南都良“斗活龍”被成功申報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李善文說,“斗活龍”表演看起來容易表演好卻很難,要經過長年嚴格的訓練才能上場表演。現在斗活龍藝術團有成員二十來名,但是50歲以下的只有五六人,最年輕的也四十多歲了,近年來村里的年輕人都忙著出去打工掙錢,沒有時間研習表演,所以面臨著后繼乏人的狀況。
我饒有興趣地觀看道具架上掛滿的十幾條不同顏色和樣式的火龍及猴精、蛇精、蜘蛛精、蝎子精等木偶。看我對此如此感興趣,李善文給我講起了道具的奇妙之處。這些火龍長短不一,長的約有兩米,短的有一米多,龍頭用上好木頭精雕,龍身用粗布縫制而成,龍身彩繪龍紋,內芯再用棉花填滿。表演時將煙花塞進龍嘴里,待到表演高潮時點燃煙花,火龍騰云架霧,煙花四射,像活了一般,令人目不暇接,非常好看。
李善文指著龍嘴里一個黑色塑料方盒說,以前放煙花都是在火龍嘴里煙花的“捻兒”上拴一截香,全憑香的長短來控制間隔時間,燃放的時機不好協同,有的放早了,有的放慢了,效果不好。現在有了電子焰火,用遙控器操縱,既具有傳統的煙花效果,又沒有明火,非常環保,還好控制。過去表演制作煙霧繚繞的情景,需要在場地上燃放柴草,現在村里購置了噴煙機、追光燈等設備,可以很方便地制造現場效果。
“活龍”是如何斗起來的?老人走近滑輪箱一邊示范一邊向我講解火龍的操作辦法:對面的高架上也固定一個和這個滑輪箱相同的滑輪箱,每個箱里并排固定著三組共九個滑輪,每組滑輪上都用一條繩子繞過左右兩個滑輪,再繞過對面對應的兩個滑輪上,形成一圈封閉的索道,如“回”字的外框;另一條繩子繞過中間這個滑輪,再繞過對面中間那個滑輪,形成“回”字的內框;在每組滑輪上部固定一根繩子,用于懸掛火龍道具。根據節目需要,表演通常要由4至6個人操作,表演者站在滑輪箱前,通過拉拽、提抖這五根繩子,實現火龍搖頭擺尾、扭身騰躍等各種動作。
晚上八點左右,表演場地已經里三層外三層擠滿了村民及外鄉來的觀眾,表演棚里的各位演員也早已各就各位。隨著鑼鼓響起,三條彩繪火龍張牙舞爪從表演臺中蜿蜒而出,第一個節目“三龍鬧海”上場了。此時場地四周的噴煙機向上噴出陣陣輕霧,只見那三條彩龍如騰云架霧一般,時而互相追逐,時而盤旋嬉戲,令人眼花繚亂。隨著鼓點節奏的加快,三條巨龍翻騰跳躍,越舞越勇,攪戰在一起。突然間這三條火龍口中煙花四射,瞬間照亮夜空,人群開始沸騰起來,叫好聲連綿不絕……
李善文雖然年過八旬,但是威風不減當年,仍然親身上陣,兩個四十多歲的藝人蹲立兩邊協助,三個人配合密切,前腿弓,后腿蹬,目光如炬,雙手緊握操縱繩,緊緊盯著場上的斗偶,拉送、提扯、抖動,動作嫻熟。
在觀眾的叫好聲中,長蟲吸蛋,猴打跟斗,狗鉆羅圈,龍追海蚌,龍鎮蝎妖……精彩的節目你方唱罷我登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整場“斗活龍”表演最后上演了壓軸大戲 “五龍鬧春巧翻八片”:在群龍乘云駕霧,口中噴射出炫目的焰火照耀下,一條鯉魚變成的八塊紙板巧妙地依次翻出“非遺精粹戲斗活龍”和“民間藝術大放異彩”的聯句,火光照亮了夜空,也映紅了觀眾的臉龐,太行山人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
(責編:劉建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