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4月7日的中國青年網報道:近來,“中國崩潰論”再度甚囂塵上。針對這一現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長江講座教授王紹光表示,所謂“中國崩潰論”的根源在于西方政體思維方式導致的“政體決定論”,即只有以多黨競爭為特征的所謂“民主”政體才是好政體,一切其他的政體都或遲或早必然垮臺。“我們常常聽到‘過去30年,中國只有經濟改革,沒有政治改革’的說法,這是在用政體思維看中國。實際上中國政治在過去30年發生了巨大的變革,但在一些人看來,只要中國沒有出現兩黨或多黨競爭這種所謂‘民主政體’的標志性特征,中國發生的任何變化都不算政治變革。”王紹光表示,西方政體思維方式使得西方,也包括部分國內政治學者認為,中國政體的非“民主”必然會導致“中國崩潰”。王紹光指出,如果僅從政體的角度分析政治現象,會受制于政體思維的三大缺陷:把全方位觀察復雜的現實化約為只看一兩個簡單的指標,或幾個簡單的標簽,如“民主政體”“專制政體”;重形式,輕實質,認為政權的形式決定政權的實質。因為只關注一兩個指標、只關注形式,政體思維很容易忽略政治體制其他方方面面的變化,導致用靜止的眼光看變化的現實。“此外,還有大量證據表明,實行‘民主’政體的國家,其政體與經濟增長、社會平等、幸福等也并無必然關系。”王紹光舉例稱,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之后經歷轉型的28個東歐國家中,只有5個國家的人均GDP在十年內勉強達到其在1989年水平,現在仍有6個國家的人均GDP仍未恢復到轉型前水平?!斑@意味著,‘好’的政體不一定有好的國家治理能力?!蓖踅B光認為,政體思維這種過時、無用的思維方式完全無力把握中國政治中的深刻變化,注重治國理念及治國方式的中式政道思維,才是更為開闊的政治學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