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喬木和可樂王來到編輯部,編輯姐姐給他們各倒了一杯透明的飲料,“來,請你們喝點好東西。”喬喬木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皺起了眉:“這不就是很普通的涼白開水嗎?”“就是,什么味兒也沒有。”可樂王也在一旁幫腔。
“就是什么味兒也沒有才好,這可是純正的長江水哦。”“編輯姐姐,你去南方出差了?還背了長江水回來?”喬喬木好奇地問。“這水不是我‘背’來的,而是南水北調工程引來的,無數個小水滴跑了大半個中國才來到這里!”
南水北調為哪般
按照國際標準,人均水資源低于500立方米(以下簡稱方)就被認定為水危機。我國黃河的常年平均徑流量僅540億方,華北地區長年缺水,其中天津人均水資源160方,北京只有102方。與此同時,長江常年平均徑流量為9600億方,而長江流域的實際用水量只有6%左右,剩下的94%都流向了大海。“南水北調工程”于2003年破土動工,是把長江水抽調一部分送到華北和西北地區,從而改變中國南澇北旱和北方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的重大工程。
南水北調大事記
1.1952年,毛澤東主席首先明確提出“南水北調”的想法。
2. 1978年,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正式提出“興建把長江水引到黃河以北的南水北調工程”。
3. 2002年12月27日,東線工程開工。
4. 2003年12月31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開工建設。
5. 2005年9月,丹江口水利樞紐加高工程開始,穿黃工程開工建設。
6. 2012年8月,丹江口庫區34.5萬移民搬遷任務完成。
7. 2013年11月,東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8. 2013年12月,中線干線主體工程完工。
9. 2014月10月,中線工程通水運行。
南水北調工程的十一宗“最”
1.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之一—— 橫穿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四大流域。
2. 世界上供水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之一—— 設計年調水量為448億立方米。
3. 世界上距離最長的調水工程—— 東、中、西線干線規劃的總長度達4350公里,已建成的東、中線一期工程干線總長為2899公里。
4. 世界上受益人口最多的調水工程—— 僅東、中線一期工程的縣級以上城市就有253個,直接受益人口達1.1億人。
5. 世界上受益范圍最大的調水工程—— 供水區域控制面積達145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陸地面積的15%。
6.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泵站群—— 東線泵站群。
7. 世界首次大管徑輸水隧洞近距離穿越地鐵—— 北京西四環暗涵工程。
8. 世界規模最大的U型輸水渡槽—— 湍(tuān)河渡槽。
9. 國內最深的調水豎井—— 穿黃工程豎井。
10. 國內規模最大的大壩加高工程—— 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
11. 國內文物建筑單體頂升高度之最—— 武當山遇真宮山門、東宮門、西宮門整體頂升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