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素描”一詞原本來自意大利文的“Design”和法文的“Dessin”,原意都有“構思設計”“隨手畫”的意思。可是,目前有許多“素描”背離了原本,成了枯燥無味的程式和所謂的繪畫“基礎”……,如何更好地理解素描,感受原本的素描?中國兒童中心書畫部的老師帶領同學們來到北京中間美術館,進行了一次“勇往直前”的素描探索實踐活動。
看,帶隊的龍念南老師借助美術館中不同風格的素描展覽作品,將“素描”分解成一個圓球的“核”、“殼”與“皮”,深入淺出地將素描的表現形式、表現手法、發展歷史、核心訴求等一一向同學們講解,幽默的表達讓同學們在開心愉快的氣氛中,感受到了素描的魅力。
聽完講解,同學們兵分兩路,在美術館的二層展廳互動區開始了行動。高年級的同學來到互動區的三面展墻邊。展墻上的創作主題分別為反對種族歧視、反對戰爭、反對陰謀論。相互交錯的影像,視覺沖擊力巨大。同學們對展墻上已有的素描作品進行再次創作,體驗著這種有別于課堂素描學習的趣味性。創作時,大家填補展墻的空白部分,將已有的作品進行再次覆蓋創作,還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觀看。
低年級的同學則拿著炭筆和素描紙進行繪畫寫生。美術館的各個角落,都能看到認真繪畫的小小身影,完成作品的同學開心地拿著自己的素描找到老師指點,時不時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一張張稚氣認真的小臉,是美術館里最可愛的風景。
看看同學們的收獲吧!在這些寫生作品中,像與不像已經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回歸到素描的原本,體驗到了“我手畫我心”的快樂。